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嘉靖的脾氣究竟有多臭,竟惹得宮女組團殺他

由 讀史 發表于 影視2021-06-29
簡介在史上這獨一份的宮女謀殺皇帝案中,皇后方氏該說是嘉靖帝實實在在的救命恩人

帝君今天挨板子了嗎

嘉靖的脾氣究竟有多臭,竟惹得宮女組團殺他

文:寇研(讀史專欄作者)

01

傳統帝君後宮,皇帝坐擁佳麗三千。從皇后到幹粗活的底層宮女,名義上都是皇帝的女人。雖然皇后和女奴之間,堡壘森嚴,不知隔了多少等級,但在“母以子貴”這個至高無上的原則的統攝下,後宮所有女性的社會地位其實並不那麼牢固。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說,“任憑他是青樓婢妾,到得收他做了側室,後來生出兒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貴。”尋常人家尚且如此重視傳宗接代,何況天潢貴胄。

也因此,某種程度便可說高高在上的貴妃,與給她端洗腳水的粗使丫鬟,其實也在同一起跑線,真正的分野出現在能否生出兒子這樁事體上。

這在大明帝王史上也是得到實實在在的驗證的。十六代帝君中,有三位為名不見經傳的宮女所生,弘治皇帝(明孝宗朱祐樘),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還有在位僅一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也因“母以子貴”,這三位宮女在後宮的地位得到了火箭式上升。

由此可見,帝王后宮的競爭殘酷是事實,宮女命運的改變卻也經常發生……

做了這麼多鋪墊,只是想說明在古代“後宮”這個奇異的生態圈中,皇帝對宮女群體而言的神奇存在。只要他在,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也就難怪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的“壬寅宮變”,會成為幾千年來帝王史上“惟一的一件宮女謀殺皇帝案”了。

古代宮女的相關知識不用普及了,不過就像別人掌心的螞蟻,動動小指頭,便可隨意碾滅,動輒還搭上全家性命。

那嘉靖皇帝的脾氣究竟有多臭,竟招惹的宮女們使出這招空前絕後的“殺人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謀殺他呢?

02

為保大明王朝基業千秋萬代,開山祖師朱元璋早早就定下了兩個繼承原則:“嫡長子繼承製”居首,“兄終弟及”護駕。

1521年三月,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以“絕嗣”結束了自己的帝王使命。又因明武宗是名副其實的“獨子”,“兄終弟及”便無從提及。

朝廷大臣商議,又經明武宗的母親張皇太后允准,兩方意見達成一致,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被內定為皇位合法繼承人。

以堂弟身份、以藩王身份入繼大統,對朱厚熜,可算是天上掉餡餅了,但也許正因為之前不過區區藩王,只是在命運照拂中偶然坐上了皇位,本就心胸狹隘的嘉靖帝,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

此後近二十年中,除了求仙問道,嘉靖帝絕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兩件事:第一,和祖宗規矩較勁,第二,和張皇太后較勁。

他一面費盡心思與祖宗鬥與大臣鬥,想把自己的藩王父親也挪進皇室宗廟,躋身“先帝”隊伍,一面開啟了全方位氣死張皇太后的節奏。

張皇太后,也即弘治帝的皇后,也許是歷史上最寂寞的皇后和皇太后了。在他丈夫當皇帝的日子裡,因其是“一夫一妻制”的身體力行者,偌大後宮,只有皇后一人,宮鬥無從說起。到了獨子朱厚照當皇帝,沒有兄弟來搶皇位,後宮妃嬪均膝下無子,即便宮鬥也沒有了鬥爭焦點……想想那樣的後宮生活,從皇太后到各級嬪妃,該是多麼無聊。

大半輩子順風順水不知宮鬥為何物的張皇太后,可說不知何謂危機意識的。她雖也模糊懂得現在輪到堂侄做皇帝,自己不能太囂張,所以也有一些表示,比如派自家弟弟親迎新皇帝入紫禁城,以示投誠之意。但多年來過慣了被人捧在天上的生活,一時半會是難以落地的。

張皇太后自認為已紆尊降貴的讓步了,在嘉靖帝看來卻遠遠不夠,而她無意間延續的過去多年間的慣性思維,比如要求嘉靖帝母親覲見時行藩王妃下跪禮,比如繼續稱其為“妃”等細節,已經足夠心胸狹隘又大權在握的年輕皇帝將她記在黑名單了。

當然,嘉靖帝也明白,張皇太后在朝廷、後宮多年,根基遠勝於他這個初來乍到的皇帝,而她本身行止,也沒什麼大的可指摘之處,除了家裡兩個弟弟沾著姐姐的光,多年來驕橫跋扈,但當朝哪個皇親國戚不是這樣的?

這樣嘉靖帝只剩下一件事可做了:持之以恆的、堅持不懈的讓張皇太后鬧心、不痛快。

張皇太后有的一切,身份、地位或日常供需,嘉靖帝都要為自己母親爭取。同時,又不動聲色的壓制張皇太后的氣焰,比如降低太后生日宴的規格等等。

再就是,一個勁的慫恿言官舉報太后親戚貪汙受賄各種不法行徑,最後逮了太后弟弟關在牢裡,不說殺也不說不殺,讓太后天天惦記、氣鬱。

終於,張皇太后傲嬌了大半輩子後,在其晚年被自己親選的皇帝氣死了。

嘉靖的脾氣究竟有多臭,竟惹得宮女組團殺他

03

要說這張皇太后的缺點,無非就是性情上高傲了些。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不論她的家世還是後來弘治帝終其一生對她的專寵,都足以使她成為“何不食肉糜”的那類人。

她雖然德高望重,卻安居後宮,沒什麼政治野心,外戚仗著她的庇護幹些壞事,到底也沒有影響政局,壞處遠遠小於嘉靖帝倚重的嚴嵩等人。

但儘管如此,嘉靖帝對張皇太后的怨恨,莫名的深刻且久遠,不論在其生前還是此後。這怨恨不僅促使嘉靖帝本人處處給太后穿小鞋,也牽連到太后身邊的人。

嘉靖帝入繼大統時15歲,尚未婚配。依照當時的慣例,張皇太后主持了選婚,為年輕皇帝挑了皇后陳氏。因了太后這層關係,嘉靖帝日漸地不待見陳氏,陳氏如履薄冰地侍候皇帝七年後, 終於有了身孕。

皇后懷孕,怎麼也是件大喜事,喜當爹的嘉靖帝便也經常到皇后宮裡坐坐。有一日,夫妻倆和嘉靖帝另外兩位妃子張氏和文氏一起喝茶,當著皇后的面,嘉靖帝伸手去抓兩位妃子的手,眼前情景讓皇后的自尊心受不了,她重重擱下茶碗,作勢離去。嘉靖帝眼見得皇后在他面前如此耍大牌,暴怒大喝,痛斥皇后。

不過是被兇了一頓,按常理也沒多大要緊的,但皇后彷彿是看了比《午夜兇鈴》還恐怖一千倍的恐怖片,驚嚇過度,當夜流產,幾天後就去世了。

面對死去的妻子和孩子,嘉靖帝不僅沒有內疚,還異常憤怒皇后竟這般脆弱,他下令裁減了皇后喪禮的規格。

從這一細節,便可見嘉靖帝的性情促狹、暴虐到何種程度。

陳氏去世兩月後,後宮迎來了新一任皇后。新後張氏的德行在歷史上是有口碑的,史稱“張皇后在御數年,上方追古禮文之事,每歲皇后率從上分獻宗廟、率諸嬪御行出郊親蠶禮。九年,頒章聖太后《女訓》於天下,上命誦習,自宮中始,翰林院更撰內則新書合歌二廟,以興天下之婦教。是時,皇后日率妃夫聽講太后前……”

嘉靖帝與張氏原本也是“燕婉之好”,直至六年後某日,張氏因張太后弟弟被皇帝羈押之事,在皇帝面前為太后說了一句好話,嘉靖帝瞬間翻臉不認人,不顧六年夫妻情分,當即下旨廢黜皇后,幽系別宮。

從此,他對張氏不聞不問,任其在軟禁中慢慢死去。

04

從嘉靖帝對待張太后和兩任皇后的態度,便可推知一心向道的嘉靖帝睚眥必報、陰狠毒辣的性情。

太后和皇后均身份尊貴,不能動武,嘉靖帝僅僅動用冷暴力,便輕鬆將她們逼上絕路。而一向嗜好“廷杖”的嘉靖帝,在朝堂之上,動不動就對那些一品二品大員打板子,據載,“總計嘉靖帝一朝所杖殺的朝士,超過前代五倍多”。

對待有身份有地位的朝臣動輒杖殺,後宮那些身份卑微的宮女的命運可想而知。若說她們每天都是提著腦袋為嘉靖帝端茶倒水,應也不為過的。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忍耐到極限的宮女在沉默中爆發了,她們做了個驚天動地的決定:謀殺嘉靖帝。

這天晚上,嘉靖帝就寢在曹端妃宮中。宮女楊金英秘密串聯了其他宮女十六人,待嘉靖帝入睡以後,一眾擁上去,堵嘴的堵嘴,捆腳的捆腳,另外的人用繩子緊緊勒住嘉靖的脖子,齊心協力送這位暴君見閻王,這是一個歷史即將改寫的關口……

但一個叫張金蓮的宮女在中途退縮了,她害怕闖下彌天大禍,迅速密報嘉靖帝第三任皇后方氏。方氏緊急派人前來,方解除危機。

宮女畢竟沒有殺人經驗,外加心裡害怕,手慌腳亂,眾人鼓搗了半天,也只是把嘉靖帝勒昏了。

“宮婢犯人一十六人”包括企圖告密自保的張金蓮,皆被處死,梟首於市。歷史長河中,她們本是一群身份卑微的女子,在大內皇城中像草芥一樣自生自滅,沒人會記得她們姓氏名誰。但因這起謀殺案,她們在官方史料中留下了名字。

她們是:楊金英、楊蓮香、蘇川藥、姚淑翠、劉妙蓮、關梅香、黃秀蓮、黃玉蓮、尹翠香、王槐香、徐秋花、張春景、鄧金香、陳菊花。

在史上這獨一份的宮女謀殺皇帝案中,皇后方氏該說是嘉靖帝實實在在的救命恩人。但她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

方氏因此謀殺案發生在曹端妃宮中,曹氏難脫其責,便秘密將她處死。而曹氏剛好是嘉靖帝喜愛的妃子,於是,方氏儘管救了丈夫的性命,仍然上了他的黑名單。

五年後某日,後宮發生火災,皇后受困火海。嘉靖帝命眾人原地待命,不予施救,眼睜睜看著皇后被火光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