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影視2022-12-17
簡介2009年法網男單比賽,納達爾在第4輪比賽中意外敗給黑馬索德林,費德勒“順勢”在決賽中3∶0擊敗索德林,“幸運”地贏得法網冠軍,完成職業生涯全滿貫的壯舉,這也是他唯一獲得過的法網冠軍

鼓掌的意義是什麼意思

2022年9月24日凌晨,倫敦O2體育館,費德勒在上萬球迷的震天歡呼聲中和全世界球迷的注視下,揮淚告別賽場。310周世界第一、1526場單打比賽中1251場獲勝、103個ATP單打冠軍、6座ATP年終總決賽冠軍、28座大師賽冠軍、20座大滿貫冠軍、0次退賽,他為自己24年輝煌的職業網球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22年9月24日,費德勒宣佈退役,結束24年職業網球生涯。

在2022年9月15日釋出的退役信中,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寫道:“過去24年是一趟不可思議的冒險,有時感覺這段旅程只持續了24小時而已,但又覺得像是已經度過了圓滿又神奇的一生。”是的,這24年從那個1998年頂著一頭金髮、桀驁不馴、自恃有才的小夥子到來開始,到2022年皺紋已爬上眉梢的4個孩子的父親、戰果碩碩卻飽受傷病困擾地離開結束。費德勒完美地展示了天才的天資、王者的姿態,也用眼淚、失敗、遺憾詮釋了強者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他向我們證明,體育的偉大不止有獲勝。

年少成名

費德勒1981年8月8日出生於瑞士巴塞爾,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南非人,二人在同一家製藥公司工作。3歲時隨父母前往巴塞爾老男孩網球俱樂部,第一次接觸網球的費德勒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過人的天賦。年幼的費德勒愛好廣泛,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在循序漸進的嘗試中,他最終選擇了網球。

在退役信中,費德勒曾說:“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那是1993年,12歲的他在巴塞爾網球公開賽中出任球童。在贏得了2次12歲組瑞士全國青少年網球冠軍後,費德勒被瑞士網球國家發展計劃錄取,正式成為職業網球運動員,那一年他14歲。17歲時,他迎來了自己第一個豐收年,先是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澳網)青少年組打進半決賽,而後登頂溫布林登網球錦標賽(溫網)青少年組單打冠軍,接著又打進美國網球公開賽(美網)青少年組決賽,12月在收官的邁阿密橘子碗比賽中斬獲頭名,以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的身份結束青少年職業網球生涯。

澳網寶地:六冠軍貫穿生涯

每年1月南半球驕陽似火,墨爾本體育公園更是“熱火朝天”——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澳網率先在此拉開序幕,費德勒步入成年後的職業生涯正是從這裡起步。

1999年,18歲的費德勒參加澳網資格賽首輪遺憾出局。次年,19歲的他首次亮相澳網男單正賽,止步於第3輪。2002年,費德勒在首輪比賽即爆冷橫掃前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冠軍美國選手張德培。2004年,費德勒在墨爾本更是所向披靡,半決賽和決賽先後完勝費雷羅和薩芬,贏得了職業生涯第一個澳網冠軍,同時首獲世界第一的排名。

澳網不僅見證了費德勒的榮光與笑容,也記錄了他的遺憾與失敗。2009年澳網男單比賽,剛剛痊癒的費德勒(他曾患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感染,表現為發燒、喉嚨痛、頭痛和容易疲勞)一路挺進決賽,苦戰5盤,以2∶3落敗老對手納達爾,眼含熱淚目睹納達爾捧起個人首座澳網冠軍獎盃。那份拼盡全力卻還是功虧一簣的挫敗感,讓費德勒在賽後的頒獎儀式上忍不住失聲痛哭:“我傷心欲絕。”此話一出,全場支援他的球迷都不禁熱淚盈眶,納達爾也扶肩安慰。這份殘酷廝殺後的惺惺相惜,譜寫了澳網的一段佳話,也昇華了兩人的友誼。

2017年澳網男單決賽中,費德勒和納達爾成為繼2002年美網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之後第一對相逢大滿貫決賽的“30+”老將。最終費德勒在這場史詩對決中以3∶2力挫納達爾,時隔4年再奪大滿貫冠軍獎盃。捧杯的費德勒感慨道:“可惜網球沒有平局,否則我願意與納達爾分享這個冠軍。”在後來接受採訪時費德勒坦言,這場鏖戰的最後20分鐘是其職業生涯中最棒的時刻,全神貫注,孤注一擲。

在2018年澳網男單決賽中,費德勒3∶2擊敗克羅埃西亞選手西里奇,成功衛冕並斬獲個人第6個澳網冠軍,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20個也是最後一個大滿貫冠軍。

法網低地:紅土不敵納達爾

在巴黎西郊羅蘭·加洛斯舉辦的法網,每年5月都給巴黎帶來新的激情與活力。法網的紅土地更適合防守反擊型選手在底線對拉,對以費德勒為首的進攻型選手並不友好,費德勒之前的桑普拉斯、貝克爾和埃德伯格等一眾發球上網高手都“望法網興嘆”。儘管如此,費德勒還是憑實力4度打進法網決賽,但紅土打得比他好的還有“紅土之王”納達爾,因此費德勒連續3年屈居亞軍。

就在所有人覺得費德勒拿不到法網冠軍時,他對紅土的執著終獲回報。2009年法網男單比賽,納達爾在第4輪比賽中意外敗給黑馬索德林,費德勒“順勢”在決賽中3∶0擊敗索德林,“幸運”地贏得法網冠軍,完成職業生涯全滿貫的壯舉,這也是他唯一獲得過的法網冠軍。當天巴黎下著濛濛細雨,費德勒從阿加西手中接過獎盃,熱淚盈眶地說:“難以置信,這可能是我網球生涯中最偉大的勝利了!”

能在納達爾的地盤上“偷”得一冠,何其幸運。這也是費德勒職業生涯的寫照:天賦加堅持,終拼得屬於自己的“運氣”。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9年因納達爾爆冷出局,費德勒“僥倖”獲得唯一一座法網冠軍獎盃。

溫網福地:五連冠“草地之王”

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位於倫敦西南,1887年,俱樂部舉辦了第一個草地網球錦標賽——溫布林登網球錦標賽(溫網),它也是四大賽事中最古老的一個。溫網詮釋著英國的優雅,球員必須穿全白球衣,場外觀眾禮服禮帽。溫網的草地非常適合費德勒發球上網的打法,他溫文爾雅的風格與溫布林登的調性正相宜。

2001年,費德勒在第4輪爆冷擊敗衛冕冠軍、自己的偶像桑普拉斯,一舉成名,又在2003~2007年獲得五連冠,徹底征服世界網壇,也奠定了 “草地之王” 的地位。2003年溫網奪冠後,瑞士家鄉人民送給他一頭奶牛作獎勵,因此中國球迷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奶牛”。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7年費德勒實現溫網五連冠,奠定“草地之王”地位。

2008年溫網男單決賽也是費德勒最為經典的“戰役”之一。過去2年,納達爾均在決賽中敗給費德勒。此次3戰,他用強力上旋球壓制費德勒的單反(單手反拍)先下2盤,費德勒在比賽因雨暫停後連追2盤。就在所有人以為五冠王要上演大逆襲時,雨再度中斷了比賽。決勝盤鏖戰到第16局,納達爾3次拿到冠軍點,費德勒又3度挽救。天色漸暗,隨著費德勒正拍擊球下網,納達爾倒地慶祝自己首個溫網冠軍,也打破了費德勒六連冠的美好願景。這場歷時4小時48分鐘的鏖戰就像一首史詩,場面焦灼、懸念層出、跌宕起伏,被廣大球迷譽為“史上最偉大網球比賽”。2018年,美國拍攝了紀錄片《天才之擊》(Strokes of Genius),以這場史詩“戰役”為主線,展現費德勒和納達爾這兩位偉大球員的精湛球藝、優秀品質及他們對網球運動的意義。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8年溫網男單決賽,納達爾擊敗費德勒奪冠,兩人擁抱致意。這場鏖戰被譽為網壇最經典比賽之一。

2022年7月4日,溫網舉行百年慶典,費德勒第一次以非參賽球員的身份亮相。溫布林登的陽光灑在中央球場的綠草地上。他一身西裝從容走來,旁邊諸多大滿貫冠軍選手為他鼓掌歡迎,但只有費德勒在這裡8次奪冠,是溫網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男選手。他優雅地揮手致意,就像回憶自己在此征戰的生涯:“這裡有我最輝煌的勝利和最慘痛的失利。”無緣在最鍾愛的溫網賽場退役,天王也許會感到些許遺憾吧。

美網高地:快速硬地五連冠

每年8月底,美網在世界最大網球中心——位於紐約皇后區法拉盛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舉辦,這也是四大滿貫最後一站,獎金最豐厚,商業機會也多。

與溫網的低調簡約截然相反,紐約講究的是美式狂歡雀躍。球場內外到處都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牌,球員們身著豔麗的比賽服。作為招牌人物,費德勒每次來紐約都被各種商業活動包圍。難得的是,他從未被繁雜的廣告拍攝分心,還從2004~2008年間成就了又一個五連冠。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8年費德勒實現美網五連冠

2009年美網男單決賽,費德勒在領先的情況下意外被阿根廷新生代選手“大菠蘿”德爾波特羅爆冷翻盤,痛失美網六連冠的機會。沒想到費德勒只是面無表情地冷靜離開,或許早前澳網與納達爾的激烈戰況已讓他超脫於輸贏之外。

退役時有記者問他對四大公開賽的不同感受,費德勒說:“澳網是每年新氣象的開始,歐洲的法網和溫網像是回家,而美網則是繁華的‘花花世界’。”

優雅的網球美學

描述費德勒的網球,“優雅”是最好的形容詞。他的發球簡單實用,落點精準;正手擊球不是暴力,但線路清晰,負責進攻和終結對方;反手切削結合,控制節奏變化。在費德勒鼎盛時期,這“三板斧”橫行天下,吊打眾多高手。上一代球王阿加西在2005年美網男單決賽輸給費德勒後說:“他是我所有對手中,唯一能讓我為保住自己的發球局而高興的人。”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三板斧”:發球隱蔽性高,正手線路清晰穩定,反手切削結合,動作優雅,極具觀賞性。

職業生涯中後期,費德勒遇到了納達爾的暴力網球流派,他也適時改變,放棄了原來穿線面積為90平方英寸的小拍面球拍,改用98中型拍面,增加“甜點”(球拍中心以外,能夠擊中球的區域)面積的同時,加快擊球節奏。比賽中運用更多的發球上網,正手加大旋轉動作,力求比賽速戰速決。善於變通、汲取經驗讓費德勒能夠使用更多的戰術組合,在接近40歲的時候仍然排名世界第7。費德勒曾對納達爾袒露心聲:“你是對我網球生涯影響最大、激勵最多的對手。因為你,我重新調整發明瞭很多打法來對抗。”

到了職業生涯後期,費德勒的網球美學將競技體育殘酷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2018年美網比賽,37歲的費德勒被29歲的澳洲選手米爾曼阻擋在8強門外。輸球放大了一個殘酷現實——他已不再年輕。競技體育的魅力也許就是這樣——沒人能一直贏下去。強對抗中,一代天王的腳步不再那麼迅捷,擊球不再那麼精準,關鍵分不再那麼敢下手,體力甚至不足以支撐4盤。隨著年齡的增長,費德勒越來越依靠意志力得分,這讓替他加油的球迷備受折磨。反觀,在絕境中頑強掙扎,反倒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他。

9月23日的退役之戰同樣如此,41歲的天王已沒有從前那般靈敏的反應力,奔跑間再難與少年時相提並論。但他撐著未愈的膝傷,勇敢地面對年僅24歲的蒂亞福,拼盡全力。人們漸漸意識到,那份賞心悅目儘管有時逞強而狼狽,但強者老去後,用驚人意志力苦苦支撐的堅持更加令人動容。

人生贏家

費德勒的妻子米爾卡也是網球運動員,最高排名全球第76。她9歲開始接觸網球,啟蒙老師是大名鼎鼎的“女金剛”納芙拉蒂諾娃。費德勒與米爾卡曾代表瑞士參加了悉尼奧運會的網球混雙比賽,第一天訓練時費德勒便對米爾卡一見鍾情。兩人於2009年結婚,育有兩對雙胞胎。費德勒父母的身體也很健康,陪著他走遍天下。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19年溫網男單決賽,費德勒母親和妻子米爾卡帶兩對雙胞胎(穿粉格襯衫的男孩和牛仔上衣的女孩)觀戰。

費德勒為人謙虛隨和,我作為體育記者多年採訪美網,見證了他對媒體和球員的耐心。費德勒說話時總帶著微笑,不緊不慢,彬彬有禮。每場比賽後對媒體的採訪流程,他都用英語、法語、瑞士德語分別回答,因此他的採訪時間比別的球員多出好幾倍。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2年,首次來到上海的費德勒,身著唐裝出席網球大師賽新聞釋出會。

還記得2015年美網男單比賽時,34歲的前世界第一、澳洲“野兔”休伊特在第二輪被淘汰,這是他職業生涯最後一場美網比賽。隨後在費德勒的記者招待會上,我提問道:“請問你如何評價休伊特的退役?”費德勒沉思一下,不禁感慨:“我們從青少年時期就一起打球,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看著同時代的網球運動員都逐漸退役,我十分感慨,也感到幸運:我還對網球充滿熱情。”他回答得情真意切。

而對球迷索要簽名和合影,他更是提供了最大的熱情。費德勒在退役信中對粉絲們說:“你們永遠不知道曾給予我多少力量和信念。走進座無虛席的體育場館,那種振奮人心的感覺一直是我生命中最讓我興奮的事情之一。如果沒有你們,那些成功只會讓人感到孤獨。”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為球迷簽名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19年上海網球大師賽,費德勒為觀眾表演“投籃”。

費德勒熱衷慈善,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並定期舉辦慈善表演賽,將門票收入全部用於慈善事業,尤其是救助非洲貧困地區兒童,為他們修建學校、提供生活物資等。他還在2006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經常前往非洲調研專案的落實。費德勒基金會2021年財報顯示慈善支出達830萬美元,有13。8萬名兒童直接受惠。基金會成立多年來,已改變近200萬非洲兒童的生活與命運。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基金會致力於改善非洲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與教育。費德勒本人經常前往非洲看望當地兒童。

正是因為對球迷的熱情、對對手的尊重、對媒體的耐心、對慈善的熱衷,從2003~2021年,費德勒連續19年被ATP巡迴賽評為“最受球迷喜愛的球員”。2007年、2010年和2018年,他都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費德勒良好的公眾形象提升了其商業價值。網球場上,費德勒的大滿貫冠軍數量被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超越,但在商業代言上費德勒一騎絕塵。2020年5月,費德勒在《福布斯》年度運動員收入排行榜上以1。063億美元的收入高居第一,超越了梅西、C羅和詹姆斯等體育明星,成為史上首位登頂運動員收入年度排行榜的網球運動員。他已17年蟬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網球運動員。據統計,費德勒的代言及商業活動收入累計高達10億美元。

這位傳奇球王與中國也有獨特的緣分,費德勒曾表示:“中國就像是我的另一個家。”2008年8月8日,27歲的他“收到”了最令他難忘的生日禮物——作為瑞士奧運代表團的旗手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而他的唯一一塊奧運金牌也是在北京獲得的。24年的職業生涯中,他12次來到上海,參加了8屆大師賽,是來滬參賽最多的網球巨星之一。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2008年8月8日,費德勒作為瑞士奧運代表團旗手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這一天正是他27歲生日。

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

費德勒與妻子米爾卡一起選購北京奧運會紀念品

與費德勒同時代的網球選手都已退出賽場,唯獨他像常青樹般堅守了24年。望著揮淚作別的費德勒,納達爾早已淚眼婆娑。“當羅傑離開巡迴賽時,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離開了。因為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是他在我身邊的所有時刻。”“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漫長而充滿正能量的旅程。”或許36歲的納達爾也已看到不久後自己離去的情景。以19歲的阿爾卡拉斯為代表的年輕人已經橫空出世全面接班,世界網壇等待著新球王們的陸續降臨。上一代“老人”們識時務地離去,迴歸到尋常生活中,那裡也許沒有ATP與大滿貫賽事,但仍會有他們熱愛的網球。

2021年,體育記者克萊雷為費德勒寫了新的傳記《大師:費德勒經久不衰的精彩比賽》(The Master, the long run and beautiful game of Roger Federer),全書最後一句十分應景:“一如既往,他對時機的把握,總是恰到好處!”

再見了,一代球王費德勒!

1981年8月8日 出生於瑞士巴塞爾

19921993年 在瑞士巴塞爾室內公開賽擔任球童

1998年 打進澳網青少年組半決賽、美網青少年組決賽;拿下溫網青少年組冠軍;年終青少年世界排名第一。

1999年 參加澳網資格賽,首輪出局;在馬賽網球公開賽上擊敗法網冠軍卡洛斯·莫亞。

2000年 代表瑞士參加悉尼奧運會,獲男單第4名;與女子網球運動員米爾卡搭檔混雙比賽,對她一見鍾情。

2003年 在溫網獲得第一個大滿貫單打冠軍

2004年 獲澳網、溫網、美網冠軍,成為自1988年馬茨·維蘭德後第一位在同一年獲得3個大滿貫冠軍的男單選手;年終排名世界第一。

2005年 進入澳網、法網半決賽,獲得第3個溫網冠軍;美網戰勝上代球王阿加西獲冠軍。

20062007年 獲澳網、溫網、美網冠軍;法網決賽中連續輸給納達爾。

2008年 患單核細胞增多症,背部受傷,僅獲美網冠軍;在溫網和法網輸給納達爾,在溫網的比賽被認為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比賽之一;獲北京奧運會男雙金牌。

2009年 獲法網、溫網冠軍;痛失美網六連冠,澳網輸給納達爾;與米爾卡結婚,雙胞胎女兒出生。

2012年 在倫敦奧運會收穫單打銀牌

2014年 雙胞胎兒子出生

2015年 溫網、美網輸給德約科維奇

2016年 澳網1/4賽輸給德約科維奇;接受膝蓋手術,患胃病、背部受傷,缺席2016年奧運會。

2017年 獲澳網、溫網冠軍,5年來首次重新獲得大滿貫冠軍。

2018年 獲澳網冠軍——最後一個大滿貫冠軍;手部受傷。

2019年 擊敗納達爾進入溫網決賽,但最終輸給德約科維奇。

2020年 澳網半決賽輸給德約科維奇;再次接受膝蓋手術。

2021年 以39歲的年齡成為溫網歷史最年長的1/4決賽選手;再次接受手術;最後一次大滿貫出場。

2022年9月15日 釋出退役信

2022年9月24日 正式退役

原標題:《費德勒:“內心深處,我永遠都是那個小球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