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由 人間史名人錄 發表于 影視2023-01-20
簡介因為羨慕王鞏能有宇文柔奴的傾心相隨、不離不棄,蘇軾提筆就寫下了一首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詞句中寫道: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

周童徒弟都有誰

歷史上的蘇軾乃是北宋文壇的宗師級全才,他才華橫溢、風雅俊逸,雖抱負遠大卻一生仕途不順,導致其在官場上屢遭貶謫。

蘇軾有一位文人好友名叫王鞏,他是蘇軾畢生的摯友與“鐵粉”,說來也巧,王鞏與蘇軾一樣仕途坎坷,幸好他身邊有位美嬌娘一直不離不棄、與之常伴相隨。

一次,蘇軾受王鞏之邀前去飲酒敘舊,在王鞏的寓所裡,蘇軾見到了王鞏的妾室夫人

宇文柔奴

柔奴精通書畫、能歌善舞、貌美姿佳,在她的陪伴下,王鞏在被貶謫的歲月裡一直都能保持著內心的清朗與安寧,而且每天都有知足的笑意洋溢在心頭。

蘇軾內心對柔奴充滿了無限讚許和感慨,他在羨慕之餘就提筆寫下了一首詞,感動了世人近千年之久。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北宋時期,與大文豪蘇軾“相交甚好”的詩人王鞏

北宋時期,文壇上詩人、詞人輩出不竭,如蘇軾、歐陽修、秦觀、晏殊、柳永等人皆是聞名遐邇的詩詞大家,這些才華斐然的文人裡面不少都是蘇軾的好友,他們的成就亦堪與蘇軾齊名。

大文豪蘇軾本人尤其喜歡以文會友,交朋友並不以對方的名氣大小、官職高低為界,因此大概很少人知道在蘇軾的“朋友圈”中,有位官職不顯、詩名不大的摯友兼鐵桿粉絲,他的名字叫王鞏。

公元1048年,

王鞏出生在山東莘縣,他是宋初名相王旦的孫子,因自幼便受家學的薰陶,王鞏畢生熱愛詩詞歌賦,並對繪畫極感興趣。

成年後,愛好文學、勤於創作的王鞏不但著有多部書集,還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詩人及畫家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因受祖上庇廕,王鞏取得功名後也有了自己的官職,他曾任太常博士、揚州通判、宗正寺丞等文官職位,官職不大的他與大文學家蘇軾同朝為官、意趣相投,於是王鞏乾脆以“鐵桿粉絲”的姿態主動接近蘇軾,並試圖與蘇軾結成詩友。

蘇軾喜歡清歡恬淡,寫意直白的詩歌風格,恰巧王鞏極擅這類詩歌,

就這樣,兩位官場同僚因詩歌而結緣。

王鞏經常寫信與蘇軾琢磨詩中的詞句,蘇軾也經常在設宴時邀請王鞏前來喝酒行樂,

因此,史籍中將二人的關係描述為“相交甚好”

王鞏一生對仕途沒有太過極致的追求,他品性正直、真摯豪義,用自己的滿腔熱忱活躍於北宋中後期的政壇之上,頗為時人所敬服與推崇。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因對文學甚為喜愛,王鞏終生都勤於著述,著有《甲申雜記》、《聞見近錄》、《隨手雜錄》、《王定國文集》、《清虛雜著補闕》等書籍流傳於世,是三槐王氏中唯一有著作流傳至今的人。

晚年時分,王鞏攜家眷遷居於江蘇高郵,從此唯重養生之道、日日清心寡慾,自然得享高壽。

最終,大半生歷盡仕途坎坷的王鞏在宋徽宗政和年間去世,終年70歲。

烏臺詩案,既禍及蘇軾又牽連王鞏遭貶被謫

熟稔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對“黨爭”一詞而感到陌生,只要政界存在著“利害關係”,那些官員就一定會結成“利益小團體”、結成大大小小的派系,從而為了自己這一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激烈的逐鬥與交鋒。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北宋中期,寬鬆的政治氛圍、利好的文官制度令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3位大才子兼大文臣“橫空出世”。

然而,北宋的黨爭卻令這3大才子壯志遭抑、折戟鎩羽——王安石、司馬光各自帶領著“改革派”與“保守派”拉開了黨爭的大幕。

在新舊黨爭面前,人人都觀瞧著蘇軾的立場選擇,而耿直中正的蘇軾偏偏選擇“拒絕加入任何一派”,因此,

蘇軾慘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齊齊傾軋。在新舊兩黨的煽動讒害之下,宋神宗甚至還對蘇軾起了殺心。

元豐二年,御史何正臣奏表彈劾蘇軾,言指蘇軾曾在感謝皇恩的上表中暗諷朝政不明。怎奈宋朝先祖成法不允許誅殺大臣,於是

蘇軾就慘遭貶官,被支離了主流官場長達30餘年,這便是歷史上極其有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在“烏臺詩案”中,蘇軾被朝廷提審訊問,平日裡與他往來密切的朝臣官員也受到了宋神宗的懷疑,

朝野上下20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牽連,就連平素極不起眼的王鞏也深受其害,而且王鞏還是所有被牽連的人中獲懲最重、被貶謫得最遠的人

王鞏在遭貶的歲月裡幸有柔奴相隨,蘇軾感動之餘特作詞以贊

王鞏因受“烏臺詩”案的牽連,被宋神宗一紙詔書便貶謫到了嶺南最偏荒的賓州。

蘇軾聞訊後心痛不已,他隨即修書數封寄予王鞏,在信中誠摯地表達了自己深感內疚、痛苦難過的低落心情。

王鞏即將遠赴嶺南上任的訊息傳回府邸之後,家中一眾歌姬舞女紛紛請辭離去,唯有一名聰慧嫻靜、才貌俱佳的歌女願意陪同王鞏一同到賓州赴任,這位歌女複姓宇文,名喚柔奴,到底還是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年輕秀美、能歌善舞的宇文柔奴本是個大家閨秀,她父親本來是宮中的御醫,怎奈宮鬥頻仍,受到牽連的御醫父親蒙冤下獄,最終竟不幸病死在了牢獄之中。

隨後,母親也因哀傷過度而含恨病歿,成了孤女的宇文柔奴緊接著就被貪婪卑鄙的叔父賣到了歌舞坊中,成了一名靠舞技歌藝來養活自己的藝姬

十四歲的時候,宇文柔奴已經成長為一個聲動京都的著名歌女,她後來又巧遇了父親生前的摯友陳太醫。

陳太醫感慨宇文柔奴小小年紀便淪落在風月之所,於是想盡辦法為宇文柔奴贖了身,還將自己豐富的醫術經驗傳給了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後來,宇文柔奴開始獨立行醫濟世,她在一次出診的過程中巧遇了在朝為官的王鞏,二人一見傾心、郎情妾意。

不久,王鞏徵得了家中賢妻的同意,將宇文柔奴收入府中,一開始,王鞏只對外說家裡新得了一個歌女,以不令髮妻醋意頓生、亦不令外界對其橫加妄議。

王鞏蒙難後要到嶺南賓州上任,家中唯有歌女柔奴甘願陪同前往。

在數年謫居的歲月裡,柔奴用自己的蕙質蘭心、善解人意替王鞏抹去了心頭的愁鬱和苦悶,不但日復一日地細心照料王鞏,還用醫術盡力幫助當地的窮苦百姓解除病痛。

時至今日,廣西的賓陽(舊時的賓州)一帶還流傳著女醫柔奴施術救人的故事。

5年過後,王鞏奉詔重返京都為官,蘇軾聽說後立刻準備好了一場豐盛酒宴,要給摯友接風洗塵。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蘇軾本以為經過數年的風霜催蝕、落寞孤寂,王鞏定然會變得意氣消沉、潦倒不堪,但當柔奴陪伴著王鞏來到蘇軾府邸相敘之時,蘇軾看到昔日的摯友分明還是一副氣定神閒、朗逸清雅的模樣,甚至可以說比以往還要精神振奮、生氣勃勃。

宴席間,蘇軾忍不住問道:嶺南那裡究竟好不好,聽人說那裡的生活應該並不好過吧?

還沒等王鞏應答,一旁隨侍的柔奴就輕聲答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

隨即,王鞏微笑著說道:吾與柔奴在嶺南已經結為夫妻,無論生活境況何等不便、何等艱難,柔奴都告訴我只要心思安定淡然,何處都可以是自己的故鄉。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一番真誠而懇切的言語,令蘇軾不禁大為震撼,

試想如柔奴那樣一個嬌柔細弱的小女子,不僅有情有義而且還樂觀豁達,她不懼世事給予的苦楚和無奈,在她的引領和帶動下,王鞏也沒有被仕途的不順所擊垮

,看來,這個美麗多才的女子的確智慧無比、世間難尋!

因為羨慕王鞏能有宇文柔奴的傾心相隨、不離不棄,蘇軾提筆就寫下了一首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詞句中寫道:

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在這首詞中以“彷彿帶著嶺南梅香的微笑”側面描繪出了柔奴和王鞏克盡了艱難困苦而最終變得超然曠放、恬靜安和的精神面貌,讚美了這對夫妻的真摯情意、歌頌了柔奴高潔的品格以及美好的情操。

蘇軾見到友人妻子漂亮,羨慕之餘寫下一首詞,感動世人近千年

蘇軾的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沒有一絲幽怨之意,間接反映出了柔奴相信“所愛之人在何處,家便在何處”的生活理念與愛情信條,這首詞也令王鞏與柔奴的愛情從此流傳開來,並一直感動了世人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