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由 順勢則生 發表于 影視2023-01-22
簡介既然“質量——物體所含物質之量”,那麼“物質”可不可以認為是“民科”和“官科”都在苦苦尋找的那種有質量卻沒有體積的東西呢

中國發現引力波的人怎麼樣了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我曾經天真的認為能量也是物質的一種,而且是最基本的物質。所以我在自媒體上的第一個筆名叫

“萬物聚態”,大概意思就是萬物都是由能量組成,都是能量的不同聚集狀態。為此我還專門寫了一篇同名《萬物聚態》的科幻小說。

現在我終於明白,那是一種

“民科綜合徵”的病態。

舉個例子來說。兩個和我熟悉多年的人,一個叫

“張三”,一個叫“李四”,那是人家父母取的名字。結果有一天,我非要把“張三”叫成“李四”,把“李四”喊成“張三”。還覺得自己是對的,全地球人類都錯了。

雖然我也是

“民科”,但是我漸漸明白。對數學一知半解的“民科”可以認為傻得可愛;而那些完全不懂數學的“民科”拿著一個定律甚至一個名詞跪拜,簡直就是把“科學”當成了“神學”。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百度上面“質量”的定義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百度上面“能量”的定義

筆者有一位故人曾經戲稱自媒體,這就是

“民科”對“民科”的戰爭。所以為了讓“民科”也能有一丟丟科學態度,我們還是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說起吧。(當然對“質能方程”質疑的肯定大有人在,要麼你是物理學家,要麼你是“民科”。物理學家的人類佔比應該不足萬分之一吧?“民科”的人類佔比其實高達

100%

,只要自己對不懂的學科發表言論,在那一瞬間自己就是“民科”。我自己寫這篇文章其實也是“民科”。)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目前在

“民科”界質疑愛因斯坦的人幾乎是

100%

。據說目前地球人類真正懂愛因斯坦兩個《相對論》的不到

5

個,所以“民科”想要獲得“不能證偽”的心理優勢,只有拿多數人不懂的理論開刀。(據說不能證偽的科學就是偽科學

=

神學)

有人質疑愛因斯坦在成名之前也是

“民科”。

下面是關於

“民科”的友好定義。無獨有偶,愛因斯坦果然榜上有名,無意中一位大學教授貌似也上榜了。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我們下面來看看學過乘法的人都能計算的

“質能方程”到底是拍磚拍出來的,還是怎麼推匯出來的。(當然本人其實也不懂,只是圍觀一下百度給我們展示的過程。)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看到沒有?

在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

“民科”天花板——愛因斯坦,其實給了我們甩掉“民科”帽子的捷徑。就是先學習一下高數,然後用前人的公式重做一下前人做過的應用題。在保證做對的前提下公佈自己的答案,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說不定就是你。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說自己是“民科”,大多數“官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學物理的。

所以

“民科”同志們,我們千反萬反都最好不要反我們的前輩——愛因斯坦同志的兩個《相對論》。好多“官科”,包括幾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包括身殘志堅,已經仙逝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他們一生只做對了一件事——就是用自己所學的高數知識去重新演算不止兩個《相對論》中的公式;或者去觀察宏觀或微觀世界,證明不止兩個《相對論》中的公式在一定條件下是正確的。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怕在

“民科”的戰鬥被磚拍死。

下面再來說說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本文真正的主題。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從起源講,能量(

energy

,希臘語:

νέργεια

)這個單詞出現在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

~前

322

)時期;質量(

mass

)這個單詞出現在

弗蘭西斯

·

培根

,在

1620

年出版的《

新工具

》一書中

。兩者相差接近

2000

年。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但是質量(

mass

)這個單詞一出現便有了現代“官科”公認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之量”,所謂出道即巔峰。所以“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這句話筆者說得沒毛病吧?

現代

“官科”公認的“能量(

energy

)”概念是

托馬斯

·

1807

年在倫敦國王學院講自然哲學時引入的,針對當時的

活力

上升力

的觀點,提出用

能量

這個詞表述

的。

綜上所述,本文所說的

“質量”生於

1620

年,“能量”則生於

1807

年。從這個

2000

年左右的曲折歷程,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地球人類的小心思。即“質量”才是物質最基本的標誌,所以其內涵和概念至出生之日起從來沒有變過;而“

能量

”內涵和外延始終在擴大,直至愛因斯坦最終把它和“質量”繫結為止。

從函式的角度,質能方程所展示的是:

“質量”是自變數;“

能量

”是因變數。本文所說的“物質”實際上更接近“物體”的概念——由物質構成的,佔有一定空間的個體。好多“民科”同志都不認同“官科”已經觀察到的“

夸克

、輕子、中間玻色子

”為物質(物體)的基本粒子。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第一種觀點認為,最小粒子還有可能更小。其實這種觀點在

“官科”提出“夸克理論”意識到所謂基本粒子也有複雜結構之後,也意識到“基本粒子”這一觀點也不靠譜,反而相信“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第二種觀點屬於目前

“民科”的觀點。“暗物質”就是“基本粒子”。由於“官科”已經承認“暗物質”的存在,但是卻至今無法觀測到,所以“民科”認為它是比目前已知最小物質(物體)更小的物質(物體)也無可厚非。

第三種觀點屬於純

“民科”的觀點。即能量也是一種物質。但是從前文不厭其煩的討論結果看,這是混淆概念的張冠李戴。

說來說去

“民科”就是不願意接收“官科”把任何觀察到的更小的物體說成是“基本粒子”,其實“官科”又何嘗沒有這個想法。

小編愚鈍,斗膽提出一個想法。既然

“質量——物體所含物質之量”,那麼“物質”可不可以認為是“民科”和“官科”都在苦苦尋找的那種有質量卻沒有體積的東西呢?

如果

“官科”承認他們觀察到的“基本粒子”和沒有觀察到的是具有體積的“暗物質”是具有體積的,那麼根據“物體——由物質構成的,佔有一定空間的個體。”很顯然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就等於“物體”,真正的“物質”其實是沒有體積的,它的唯一度量單位就是“質量”。

沒有能量物質依然可以存在 沒有質量物質將不能稱其為物質

那麼,

“能量”又是什麼?

現實中我們可以很準確的說明

“物質(物體)”的“質量”是多少。但是我們根本就無法說清楚“物質(物體)”的“能量”有多少。

比如液體汽油,燃燒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它在與空氣(氧氣)反應產生多少化學能;儲存在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罐子裡,我們可以說它相對於地面具有多少勢能;比環境溫度高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它降到和環境溫度一致的時候能釋放多少熱能。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

“能量”值其實只存在於某個過程中。比如汽油如果不燃燒,它的化學能永遠沒有意義;如果不把它從高處倒下來,它的勢能也毫無用處;如果環境溫度和它一致,它能釋放的熱能為零。

有的

“民科”同志列舉能量守恆的概念來駁斥“物質能量為零”的想法。但是,能量守恆是這樣描述的:“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

……”。換句話說,假如一個物體周圍沒有任何物體,那麼這個物體既不能產生能量,也不能釋放能量。那不是恰恰證明物體(物質)可以沒有能量而存在嗎?

而質量守恆

——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

孤立系統

)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保持不變。

兩段合起來的意思就是

“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

孤立系統

)中,

物體(物質)的能量為零,

質量保持不變。

當然如果非要重新定義

“能量”和“質量”,“能量守恆”和“質量守恆”。那麼,就如同文章一開始我非要把“張三”叫成“李四”,把“李四”喊成“張三”。可惜我們晚生了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