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半月談|“真香”裡的反轉與新生

由 新華社客戶端 發表于 影視2023-01-22
簡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王境澤”,因為發洩情緒、叛逆傲嬌甚至認知侷限而有過“真香”操作,但這並不妨礙其在接受“真香”後成為更好的人

網路語言真香是什麼意思

俞菀

有個網路熱詞叫“真香”,源於一個少年從囂張叛逆到反思成長的經歷。現實總是充滿啪啪打臉的意外,於是“真香定理”好像成了逃不脫的生存處境。有趣的是,人們對“真香”的態度大多是寬容的,“真香”裡的慶幸和驚喜遠多於指責和諷刺。打破偏見、辯證通達,皆是社會進步帶來的生存智慧。

半月談|“真香”裡的反轉與新生

有一種人格叫

真香”

“真香”,最早來源於一檔綜藝節目裡的主人公。城市長大的叛逆少年王境澤嫌棄農村條件不好,想要回城市。在與農村家庭的爺爺奶奶爭執中撂下狠話:“我王境澤就是餓死,死外邊,從這裡跳下去,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沒想到,幾小時後餓了的王境澤端起一碗炒飯,邊吃邊說了句:“真香!”

這句聲情並茂、興高采烈的“真香”,被做成表情包廣泛運用於網路社交場合,而“真香”人格也漸漸佔據了年輕人的社交話題圈。

“真香”人格,特指某個人一開始表現出傲嬌的拒絕態度,之後卻老老實實地妥協。一開始討厭某個人或某些事,信誓旦旦地說“絕不會怎樣怎樣”,實際操作卻截然相反。心口不一,也可能是因為認知與處境的改變而產生了前後不一致的立場。

表面看來,“真香”應該是個貶義詞。可有趣的是,在ACGN二次元文化圈,特別是經典動漫作品中出現的“真香”角色,總是深受寵愛。比如《灌籃高手》裡的櫻木花道,《夏目友人帳》裡的貓咪老師,《魔道祖師》裡的金子軒等。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通常動漫作品中的“真香”人格,一開始或冷漠邪惡,或狂拽炫酷,隨著劇情展開而逐漸展露出善良忠誠、單純可愛的那一面。這種人物性格的反差和張力,在殘酷的境遇和激烈對抗中昇華,以堅守真善美告終,這無疑是每個人對理想世界的終極期望。

這種人格投射到現實世界,無形中也被寄予厚望。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王境澤”,因為發洩情緒、叛逆傲嬌甚至認知侷限而有過“真香”操作,但這並不妨礙其在接受“真香”後成為更好的人。

曾扶了摔倒老人被訛錢而發誓再不幫助別人的人,依然會伸出援手;曾遭遇墊付醫藥費的病人消失而發誓再不自掏腰包的人,還是會為下一個病人慷慨解囊;曾被愛人欺騙而發誓再不相信愛情的人,再次勇敢地敞開心扉……這些“真香”人格,無不讓人心生溫暖。

難以逃脫

“真香定理”?

根據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解釋,“真香定理”指當事人拒絕某件事,並宣言即便未攝入營養物質導致機體死亡,或者從一定高度墜落導致物理性死亡,也絕對不做這件事時,他一定會因為某種因果論的原因發出聲音——“真香”。

當然,“真香定理”最初的構成條件,並非一定是尋死覓活以證其心。很多時候是情緒的發洩。比如,球迷在輸球后時常嚷嚷“我再看這群廢物的比賽,我就是狗”,下場比賽開始了還是會屁顛屁顛地湊過去看。

大多數人會沿著固有的一套路徑和習慣生活,即所謂的“舒適區”,並且傾向於不打破它。真正意義上的拒絕,通常有這樣幾種情況:第一,人云亦云的羊群心態;第二,脫離常識的自我催眠;第三,漠不關心地選擇逃避;第四,對不瞭解的事情存在固有偏見。

所以,在遇到某些需要抉擇的機遇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時,第一反應是拒絕那個自己不熟悉的選項。“真香”的結果就是,放下心理防備去嘗試或接納,沒準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比如現在有的年輕人,會因為自己的經歷早早給人生做出保守的預測,覺得我做不到什麼,不可能成為什麼,但隨著心智成熟和形勢所迫,勇敢地走出既定的人生軌道,後來也就“真香”了。

因此,“真香定理”在奮鬥者身上永遠是積極的、驚喜的和值得慶幸的。生活的不確定因素那麼多,在不那麼抗拒它的前提下順其自然,才有更多的機會去擁抱美好的結局。

“真香”裡的矛盾對立與辯證統一

“真香定理”,被不少年輕人捧為“真相定理”,即面對當下社會的生存哲學。某種程度上,它是用一種極其草根和世俗的語言,說出矛盾的普遍性和事物會向相反方向發展的道理。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宋志明在《中國古代哲學通史》中寫道,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用大量經驗事實證明,矛盾的普遍性和辯證法的客觀存在。有無、難易、高下、進退、禍福、貴賤……老子發現了矛盾雙方的轉化關係,提出了“以退為進”的處事方式,透過講究方式方法、制定策略來實現“無為而無不為”。

很多人依然信奉著“以退為進”“以不變應萬變”的處世哲學。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說,老子“無為”“守雌”“知足”等為保持生存而避免轉化的道理,有著深刻的社會根基。特別是從生命個體來看,以維持機體系統和諧穩定為目的,強調中和互補,避免劇烈動盪、否定、毀滅和轉化,在許多物件和情況下有重要合理性。

說白了,就是在社會快速發展、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個體以暫時的“不變應萬變”來自保自救,不以有限的語言、見聞、經驗去限定、界說和規範“道”(社會規則、秩序、要求等)。

而“真香”更傾向於不破不立,以期在矛盾轉化中取得更主動的地位,承認打破偏見、辯證通達的自我革命精神。今天的年輕人或許更相信“生”是社會生存的最根本原則,太陽底下總會出現新事物。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與其患得患失而故步自封,不如以更勇猛精進的自強不息精神來擁抱新事物。

(刊於《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11期)

半月談|“真香”裡的反轉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