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安徽蕭縣:100萬袋黑木耳菌包為豐收種下“希望”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影視2023-01-23
簡介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李芳芳 王凡眼下正值冬閒時節,但是在安徽蕭縣白土鎮費村安忠建家庭農場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在生產黑木耳菌包,拌料、裝袋、高溫消毒、授菌等,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

沒有100萬怎麼辦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李芳芳 王凡

眼下正值冬閒時節,但是在安徽蕭縣白土鎮費村安忠建家庭農場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在生產黑木耳菌包,拌料、裝袋、高溫消毒、授菌等,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

安徽蕭縣:100萬袋黑木耳菌包為豐收種下“希望”

(安徽蕭縣白土鎮安忠建家庭農場正在拌料、裝袋)

負責人安忠建介紹說,農場菌包生產馬上就要收尾,這意味著這一季白土鎮計劃生產的100多萬個菌包即將全部完成。

“冬春養菌,春夏育耳”,每年十一月份至次年一月份是生產黑木耳菌包的時間,從拌料到種植實現一條龍作業,每天至少可以生產6000個菌包。

安徽蕭縣:100萬袋黑木耳菌包為豐收種下“希望”

(安徽蕭縣白土鎮安忠建家庭農場發菌室)

製作完成的菌包整齊碼放在28℃的恆溫發菌室內,1個月便可長出菌絲,3月份開始移出、澆水、生長,每畝地放置12000—13000個菌包。第一茬黑木耳在3月下旬採收,整個採收期持續到7月份。

待黑木耳採收結束後,農場裡還可以種植秋季作物或蔬菜,一地兩收增加土地效益。

菌種是決定黑木耳品質優良的關鍵,對於這一點董店村烏牛山家庭農場的朱海竺最有發言權。

2014年,到過多地學習的朱海竺從外地買來5萬個菌包開始種植黑木耳,當年就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緊接著,他摸索著自己培育菌種,試驗成功後,他開始大量生產菌種和菌包,一部分留下自己種植,一部分低價售向附近的家庭農場,實現抱團發展。目前,白土鎮黑木耳種植家庭農場已經增加到6家,年利潤超過一百萬元。

白土鎮白土社群安海家庭農場種植黑木耳已有3年,這次農場準備了13萬個菌包,預計收入將到達20萬元。

黑木耳產業不僅讓種植戶嚐到了甜頭,也讓附近村民多了一份收入。每年製作菌包時,村民馮玉芳都會來幹活,每天只工作4個小時,20多天的工期可以掙到1500-2000元的務工收入。

白土社群黨總支副書記張宜紅介紹說:“黑木耳採收曬乾後,山東等地客商上門收購,連續多年來價格穩定,利潤可觀,這也讓黑木耳種植得到黨委政府的支援和鼓勵。”

小小的黑木耳在白土鎮成了帶領村民致富的特色產業,白土鎮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以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打破固定思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透過致富帶頭人帶動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參與特色經濟農作物生產種植,實現固本強基、產業富民,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