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由 禹禹石 發表于 影視2023-02-03
簡介客觀地理位置讓俄羅斯成為連線東西方的橋樑,但是,與此同時,又造成俄羅斯人將東方的與西方的兩個精神世界集於一身,把“整個地球的歷史融進我們的文明”,搖擺於兩種文化之間,甚至產生兩者相互排斥和對立,養成了俄羅斯人缺乏理性、易於偏激的情緒

德國人恨俄羅斯人嗎

世界上,讓人最難讀懂的就是俄羅斯人,不僅是說外國人,也包括俄羅斯自己。被譽為20世紀“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預言家之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俄羅斯哲學家別爾嘉耶夫寫道:“在國際和歐洲的生活中,偉大俄羅斯仍然還是一個邊遠省份,它的精神生活是隔絕而閉塞的。世界還不瞭解俄羅斯,所接受的是一個被歪曲過的俄羅斯形象,對它的判斷片面而膚淺。”別爾嘉耶夫一百年前說的話,用在今天也完全合適,俄羅斯,一個世界性的大國,給人的感覺是既熟悉又陌生。在歐洲,無論它在過去的500年裡做了什麼,但是,落後的、不開化的、邊緣的、異類的形象卻從未改變,他和歐洲任何一個強國都發生過戰爭,隨著俄羅斯領土體量的越來越大,其結果就是歐洲的強國,在各個時期以各種聯盟的方式,開始遏制俄羅斯,即使是要和奧斯曼土耳其站在一起,也沒有更多的顧慮。而俄羅斯方面,無論是用斯拉夫同一民族,用東正教的共同宗教,還是用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試圖形成自己的勢力,都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導致今天不但是老歐洲,更主要的是新歐洲,都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別爾嘉耶夫不得不承認,“對於文明的西方社會而言,俄羅斯還是完全不可知的,是某種異己的東方,時而以其神秘叫人迷惑,時而以其野蠻令人厭惡。”西方是俄羅斯人最渴望的地方,但是,俄羅斯人500多年的努力,總是進一步又退一步,進進退退,收效甚微。而俄羅斯向南亞、中亞和東亞發揮影響力,總體上來說,都算順利,又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讓它不能也不想完全融入到亞洲。

中國有一句古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間還有一句話;窮山惡水出刁民,後面這句話,話粗理不粗,與中國幾千年安居樂業的農耕文明和由此孕育的中華文化相比,俄羅斯則是受遊牧文化、外族文化、宗教文化影響很深,又是在地緣環境及其惡劣條件下培育出來的民族性格。從雙頭鷹圖騰標誌就不難看出,俄羅斯民族具有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俄羅斯人的祖先生活在東歐草原的最北方,緊靠北冰洋,在俄羅斯生活過的人都有很深的體會,俄羅斯人生活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夏天短暫,冬季漫長,一到冬季,放眼望去,全部是大雪堅冰,蠻荒的草地,時常狂風怒吼,暴雪總是不請自來,讓出行變得困難重重。這種殘酷惡劣的自然環境,這種和人們生存都較勁的天氣,讓古往今來的俄羅斯人始終無法安居樂業。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他們的生存方式,以及性格的形成,懶散、酗酒,甚至是無所事事。在古代俄羅斯人心中,雷電之神享有很高的威望,滋潤土地,給人間帶來生機和果實,讓大地從暮氣沉沉的冬季走向萬物復甦的春天,都是雷電之神的傑作。與此同時,把怒氣拋向人間,給人帶來災難,也是雷電之神所為。俄羅斯人總在乞求自然之神的保護,與大自然進行著神秘的交往,他們非常希望能夠有一天離開這片毫無生機的荒原和冰冷的凍土,去往春風和煦,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地方。他們開始不斷向四面擴張,為此,不惜連年征戰,打得精疲力盡,彈盡糧絕,也在所不辭。他們曾經策馬奔騰,希望用武力來獲得一個理想的家園,為此,不怕犧牲生命。這種充滿原始要素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俄羅斯人缺失某些理性的根本,神聖和罪孽對他們具有永恆的誘惑。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神靈的敬奉,對異族的殺戮,對土地的貪婪,又造就了俄羅斯人的勇猛強悍和躁動的靈魂。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俄羅斯這個民族,傳統上屬於天性自由的,是一個“不能也不願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於金帳汗國的強行介入,他們又有了240年寄人籬下,當牛做馬的苦難生活,讓原本憂鬱的生活,又增添了苦澀。為了能擺脫他們口中的韃靼人的統治,俄羅斯人選擇了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體制。這個政權的殘酷,統治者的壓迫,還有必須凝聚在一起的集體精神,極力推行的農奴制,俄羅斯人普遍能夠接受,表現出溫順、馴服、安分的性格特徵,這就和天性自由南轅北轍,顯示出俄羅斯人性格的雙重性。同時,不難發現,俄羅斯人還缺乏理性,總是感情用事,容易衝動,甚至是走極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動輒就用“決鬥”分輸贏,連普希金這樣的大詩人,都死在與人決鬥上,說明俄羅斯人的性格存在著最決絕的表現形式。說摧毀就毀滅,說決裂就決裂,總是砸碎一切,脫胎換骨的激進主義,讓俄羅斯國家多次陷入到危機之中,也讓人民時不時就冰火兩重天,承受各種壓力和制裁所帶來的生活水平的下降。有人說,俄羅斯人缺乏耐心的力量,不去經歷醞釀,不能體會緩慢進化,不懂得順其自然,時不時就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俄羅斯有遼闊的領土,與之而來的是人口密度嚴重不足,讓俄羅斯人感覺天空的遼闊和土地的空曠,俄羅斯民族胸懷的寬廣性來自於自己擁有的巨大空間。但是,遼闊的天地,的確需要有合理有序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集權國家,對於天性就喜歡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俄羅斯人來說,就是一種難以接受的壓抑,造成了俄羅斯人性格上的浮躁和起伏不定,自由的天性被完全泯滅於無限放大的空間裡,自由換來的只有寂寞。寬廣的原野似乎又成了俄羅斯人的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在俄羅斯人的生活中,總是留下了沉重和憂傷,而喜悅似乎與俄羅斯人無緣。有關俄羅斯人不會笑,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被媒體拿出了公開討論,就讓人匪夷所思,不僅讓人發問,為什麼?俄羅斯人當然會笑,而且還有幽默感。但是,他們的笑確實又很吝嗇,很少開懷大笑,笑的節拍也慢了一些,對陌生人他們不笑,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們不大笑,對自己的親朋好友也不常笑,總是似是而非的一帶而過。俄羅斯人的這一特點,甚至成了西方心理學上的研究課目,一些人的結論是,俄羅斯人不夠友善,冷漠又生硬,其實,多年以來,對於俄羅斯國民的總體印象,中國人何止不是這樣?與俄羅斯的普通民眾打過交道的人,普遍的心裡感受,俄羅斯人與世界其他民族相比,普遍吝嗇表達自己的快活和幸福的情緒。俄羅斯人也有一句諺語:“沒有理由的笑是傻瓜的標誌。”似乎告訴我們,俄羅斯人的每一個笑必須要找到理由,因為,寒冷已經讓他們臉上的肌肉僵硬了。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俄羅斯是一個後發工業國家,農奴制是俄羅斯長期實行的國家制度,更是束縛俄羅斯人的精神枷鎖。使俄羅斯的“道德、理想、教育,直到自由,都帶有奴隸制的標記”,也培育了俄羅斯民族的“許多樸素、直率、真誠,它不習慣於一切做作、一切矯情、一切貴族的傲慢、一切姿態”,培養了俄羅斯人將自己奉獻與土地關聯的,帶著明顯宗教色彩的集體主義,而對於個人價值缺乏必要的認同。同時地跨歐洲和亞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俄羅斯“既不屬於歐洲,也不屬於亞洲”。亞洲人普遍認為,歐洲是俄羅斯的發源地,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歐洲。而在歐洲人眼裡,俄羅斯是“非西方”國家,不但它的領土在東歐的邊緣,而且它的絕大多數領土都在亞洲。客觀地理位置讓俄羅斯成為連線東西方的橋樑,但是,與此同時,又造成俄羅斯人將東方的與西方的兩個精神世界集於一身,把“整個地球的歷史融進我們的文明”,搖擺於兩種文化之間,甚至產生兩者相互排斥和對立,養成了俄羅斯人缺乏理性、易於偏激的情緒。

最難讀懂的俄羅斯,地理位置塑造了俄羅斯人的二律背反的性格特徵

地理環境給俄羅斯文化帶來的影響是多側面的,也是持續的和深刻的。俄羅斯的學者很早就意識到了這種,“有一個事實,它凌駕在我們的歷史運動之上,它像一根紅線貫穿著我們全部的歷史…它同時是我們政治偉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們精神軟弱之真正的原因,這一事實,就是地理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