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共享創新指數研究報告》釋出:大灣區踐行企業“先強”帶“後強”科創理想

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影視2023-02-07
簡介三大要素共進共促,強化創新協同共享,已經成為代表國家爭奪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力量,不僅蘊含著推動企業間的生態聯動、城市間的深度互動,更是實現科技戰略突圍、促進產業深度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密碼

三大區域發展戰略是什麼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潤澤子 實習生 金鷹 東莞報道

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正規化。

12月8日,在2022年大灣區科學論壇灣區科創峰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釋出《共享創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路徑探索——共享創新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提出,戰略型區域、戰略型產業、戰略型企業是共享創新的三大依託,“先強帶後強”正在粵港澳得到深刻實踐,大灣區共享創新持續拓展,五大協同新機制凝聚灣區“共享合力”,四大聚焦構建科創共同體釋放“共享張力”。

共享創新勢在必行

科技創新是這個時代的大事,也是這個時代的大勢。在全球科技力圖發展與大國崛起的腳印中,每一次創新總能成為前進的落腳點。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必定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一個新時代。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各國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共享創新”並非一個憑空產生的新概念,而是全球在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在開展的一場探索與實踐。

據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成立了半導體制造業技術聯合體(SEMATECH),將IBM、英特爾等14家主要半導體公司聯合,透過合作研發和共性技術共享,幫助美國半導體產重回世界第一的地位。這使美國找到了科技發展的新方向,之後在多次科技公司聯合創新的效用下,助力美國攻克多次技術難關。

近些年,世界各地一直在積極踐行共享創新之路。在大國科技競爭的大背景下,我國作為全球創新的重要陣地,必須在新一輪科技變革中尋求模式創新,共享創新模式同樣也可以給我國帶來巨大變革。

據《報告》介紹,“共享創新”一詞由國家戰略“共同富裕”引申而來。共享既是手段,也是目標,透過多種創新資源、設施與要素的共享,實現各區域行業的協同創新、共同發展,透過更大範圍實現共享收益、共享成果、共享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共享創新的優勢。

《報告》提出,共享創新必須依靠三大戰略性依託,“有為方才有位”,戰略型區域、戰略型產業和戰略型企業就是共享創新發展的“四梁八柱”。戰略型區域為共享創新提供關鍵舞臺,其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協作為共享創新開啟格局;戰略型產業是共享創新的產業土壤,成為我國提升對全球產業、全球創新的影響力的關鍵抓手;戰略型企業成為共享創新的生態牽引者,成為共享創新的各個領域的關鍵底座。

三大要素共進共促,強化創新協同共享,已經成為代表國家爭奪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力量,不僅蘊含著推動企業間的生態聯動、城市間的深度互動,更是實現科技戰略突圍、促進產業深度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密碼。

當前,數字經濟新時代,我國科技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夯實,科技創新生態日益完善,各類主體加速融合,各類創新平臺多元連結,我國必須以戰略型區域、戰略型產業、戰略型企業作為共享創新的三大依託,加速進入“科學家+企業家、大企業+中小微、龍頭城市+中小城市”共享創新的新階段。

城市群推動共享創新

建設科技強國,不能單靠一個個“指頭”,必須握指成拳、拳拳相應。在戰略性區域下的城市群建設就是如此,將區域範圍內的城市連結在一起,不斷增強內在聯絡,最終達到1+1>2的效果,推動創新發展。

《報告》表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已經成為我國四大城市群,此四大城市群創新發展呈現“四五六七”的發展特徵,即貢獻了全國超過40%的 GDP、超過50%的專精特新企業、超過60%的授權專利、超過70%的獨角獸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引領地、前沿創新的關鍵策源地、產業躍升的關鍵發生地。

創新“單兵”路徑已然不合時宜,城市“抱團”創新成為全球共識。報告已經依據中國國情和共享創新發展內涵,設立了創新環境共享、創新要素共享、創新平臺共享、創新生態共享、創新成果共享五個一級指標。

測度結果顯示,共享創新正成為城市群鮮明的發展特質,科技創新的聚合裂變效應不斷凸顯,區域發展爆發力和驅動力日漸強化,加速從過去零敲碎打、“被動式”的創新合作向生態化、制度化、長期化的共享創新轉變。

在四個城市群中,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強大的數字經濟生態,豐富的產業叢集生態,以及多元的創新載體生態,一定程度上扮演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在“製造基底+創新基因+數字基礎”的三大底座之下,大灣區數字科技企業成為創新能力的供給方,與創新技術和應用場景的需求方,激發灣區共享創新“化學反應”。

《報告》介紹,在城市共享創新方面,灣區城市持續強化創新環境共創、創新要素共享、創新平臺共建、創新生態共融和創新成果共享,智慧硬體“共享供應鏈”不斷夯實,數字軟體“共享數智力”持續拓展, “一區兩園”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速建設科創新樞紐,“粵澳共管”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持續重新整理科創新名片,科創人才“跨河”共育共培,科創人才“過江”協同共享,城市“自強”和“共強”的科創灣區加速形成。

在企業共享創新方面,企業“先強”帶“後強”的科創理想在灣區持續踐行,華為、騰訊、廣汽、比亞迪、美的等大灣區企業聚焦創新鏈相關方,踐行著共享創新的責任。

從某種角度來說,大灣區的科技創新成果只是全國科技在共享創新之路上的一個縮影,在戰略型區域、戰略型產業和戰略型企業三大戰略性依託的支撐下,共享創新這一參天之木必將成長為茂盛之林。

此外,《報告》還指出當前“共享創新”的政策鏈協同堵點、產業鏈協同斷點和創新鏈協同難點仍亟待破解。因此,建議灣區著力推動五大協同新機制:數實融合一體化、科技創新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交通佈局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共享數字經濟生態圈、共謀同頻共振科創圈、共創產業創新協同圈、共建創新要素流通圈、共享人才宜居生活圈,爬坡過坎、闖關奪隘,打造“全球頂級科創灣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