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由 腦洞闡史觀 發表于 音樂2021-07-14
簡介據《唐會要·酷吏》記載,在殺掉來俊臣之後,女皇故意和姚元崇(即姚崇)有過這樣一番對話,女皇說:“以前宰相皆順成其事(指冤獄之事),陷朕為淫刑之主

什麼除異己

零 “酷吏政治”的結束和“平反運動”的開始

武則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六月,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一觸即發。

酷吏來俊臣首先發難,他竟然想對武氏諸王、太平公主以及女皇的情婦張易之、張昌宗下手,甚至還欲誣陷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

《資治通鑑》記載了他的圖謀:

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誣皇嗣及廬陵王與南北牙同反,冀因此盜國權。

來俊臣真是出手即置人於死地:

他竟然想誣陷皇嗣與南、北衙禁軍謀反!

而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並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很快來

俊臣

就自食其果了:

諸武及太平公主恐懼,共發其罪,繫獄,有司處以極刑。

看到自己得力的

“打手”

下獄,女皇武則天有些猶豫了,此時另一位名列酷吏的宰相吉頊,則進言道:

“俊臣聚結不逞之徒,誣構良善,賄賂如山,冤魂塞路,國之賊也,何足惜哉!”

聽完這些話後,女皇似乎也覺得來俊臣做的有些過了,

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朝臣,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擔責,

於是女皇決定處死來俊臣。

就這樣,武則天一朝最大的酷吏來俊臣終於伏法了!而此後呢,女皇也在陸續地減輕殺戮。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酷吏的末日

最大的酷吏被處死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

平反冤獄”。

聖歷二年(699年),也就是來俊臣被處死的兩年後,鳳閣舍人韋嗣立就上疏提議:

“垂拱以來伏法者,並追還官爵”

只不過那時候武則天內心還比較猶豫,沒有接納建議。

轉機出現在兩年後(701年),這一年十月,武則天改元“長安”,並且在革命之後首次回到了西京,又於長安二年(702年)八月,下了一道敕書,“冤獄平反”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敕書中這樣說道:

自今有告言揚州及豫博案餘黨,一無所問,內外官司無得為理。

所謂揚州案和豫博案,分別指的是

“李(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

一案和垂拱四年李唐宗室

“串聯反武”

一案,這兩個案子延綿近二十年,株連甚廣,武則天藉機大肆排除異己。

如今,武則天的敕令也讓這兩個案子,在一定程度上劃上了句號。

見女皇鬆動,這一年(702年)十一月,監察御史魏靖更是上疏直言:“乞詳覆俊臣等所推十獄”,

希望能對此前的冤獄進行重審。

女皇再次做出讓步,命另一位監察御史蘇頲重新審理來俊臣等人的舊獄。

《資治通鑑》對此記載道:

由是雪免者甚眾。

長安四年(704年)七月,女皇重新起用緣坐者(被株連)的親屬,隨後又赦免了革命以來被酷吏迫害的大臣親屬。

緊接著,

神龍元年(705年)元日,武則天大赦天下,

下制說道:

自文明(684年)以來得獄者,非揚、豫、博三州及諸反逆魁首,鹹赦除之。

這次赦免已經是女皇做出的最大讓步了,而此時距離神龍政變僅僅只有二十一天了。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晚年武則天“平反冤獄”

回首武則天的一生,她一路走來,每一步都伴隨著血腥,尤其是公元684年以後,她臨朝稱制,開啟恐怖政治,大肆啟用酷吏,揮舞刑柄排除異己。

女皇的狠辣、恐怖,已經被所有人熟知,

然而晚年的她,開始逐步結束酷吏橫行的恐怖政治,甚至開始了部分的平反運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須知此時,反對武則天的力量依然存在,稍後的神龍政變就是明證,武則天這些略顯反常的舉動背後,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一、外在原因:愈加嚴峻的政局 激起了更多的諍諫

(一)愈加嚴峻的政局

武周革命前後,酷吏們愈加過分,政局則更加恐怖了。

這段時間,來俊臣等人召集無賴數百人,專以羅織為能事,

並做《羅織經》當做行動準則。

而女皇武則天呢,在皇城的西南麗景門,給酷吏們建立了大本營,隨後又於司刑獄置“三品院”,專門囚禁三品以上的大臣。女皇想擴大打擊面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

宰相狄仁傑、任知古等七人被誣告謀反就出現在這個時候,只不過這還不是酷吏政治的高潮。

就在狄仁傑七人死裡逃生的一年後,也就是

長壽二年(693年)女皇更高層次的打擊面已經展開。

首先,在這年正月,女皇將皇嗣幽閉。

隨後,

在二月,有人告流人謀反,

對於這個誣告,武則天寧可信其有,展開了大規模屠殺。

究竟有多大規模,請看《資治通鑑》記載的一組數字:

(司刑評事萬國俊)一朝殺三百餘人,(劉)光業爭效之,殺七百人,(王)德壽殺五百人,自餘少者不減百人,其遠年雜犯流人亦與之俱斃。

豪無人性的殺戮,真是恐怖到了極致!

也正是如此,來俊臣才有膽量誣陷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皇嗣等人。

(二)正直大臣諍諫不斷 女皇感受到了壓力

酷吏橫行之時,依然有嚴思善、徐有功等人執法不阿,與酷吏對立。在長壽元年(692年)萬年縣主簿徐堅上書批評“死刑覆奏制”遭到破壞。

同一年,右補闕朱敬上疏,

用漢高祖

“馬上得天下,安可馬上治之”

的典故來勸諫武則天:

伏願覽秦、漢之得失,考時事之合宜,……窒羅織之源,掃朋黨之跡,使天下蒼生坦然大悅,豈不樂哉!

隨後,侍御史周炬更批評酷吏用種種酷刑虐待囚犯,

指出囚犯認罪都是屈打成招,只求速死罷了,進而勸諫說道:

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願陛下緩刑用仁,天下幸甚!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正直朝臣的進諫

對於接二連三的進諫,武則天此時作何表態呢?

她賜給了右補闕朱敬

“帛三百段”

,對於侍御史周炬的勸諫,《資治通鑑》記載道:

太后頗採其言,制獄稍衰。

由此而見,正直大臣的冒死進諫,在一定程度上對女皇武則天也形成了壓力,

女皇還是一定程度上,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於是才

“制獄稍衰”。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就連大文豪陳子昂也認為:

比來刑獄久清,罪人全少。

雖有誇張的成分,但可以看得出來,

在大臣的諍諫壓力下,女皇確實是減少了殺戮。——這是恐怖政局的一個階段性轉變。

二、主觀原因一:女皇防備酷吏“竊威弄權”

最先提醒女皇小心酷吏弄權的,應該是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

據《唐會要·酷吏》記載,大周革命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天授二年(691年)的正月,李嗣真便向女皇上疏,指出任用酷吏的危害,提醒女皇不得不防:

今告事紛紜,虛多實少。……(酷吏)先謀疏陛下君臣,後謀國家良善。

這意思是說,酷吏的目的就是先讓女皇疏遠君臣,然後在陷害忠良,製造政治危機。而女皇也明確的對李嗣真說道:

“我比來已作此意。”

由此可見,女皇早已對酷吏“

竊威弄權

”有所防備,第二天李嗣真再次上疏警告

“威權下移”

會影響到國家安全:

權由臣下,非審慎之法,……今日(酷吏)假此威權,便是窺國家之利器也,不可不慎!

“權由臣下”,正是女皇武則天的大忌

,李嗣真此言不得不讓女皇對酷吏有了更多的猜疑。而很快,

猜疑也演變成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女皇對酷吏的猜忌

兩個月後,有人告發“酷吏”文昌左丞周興與左武衛大將軍武神績通謀

,於是女皇不顧昔日情面,而命來俊臣審理此案。最終,

周興被流配嶺南,為仇人所殺,武神績也下獄伏誅。

同一年八月,

曾經參與武太后“廢帝事件”的

武虔勖也被下獄

,他不堪酷刑,想聯絡以正直著稱的徐有功,然而事情敗露,

來俊臣命衛士將其斬殺

九月,

曾建議女皇殺盡流人的酷吏

武遊藝

,因告訴親人自己做夢登上了湛露殿而被告謀反,

下制獄自殺

幾乎同一時間,

首席酷吏

索元禮,也被女皇所殺。

由此可見,女皇武則天一方面借酷吏之手,大肆殺戮、排除異己、奪權革命,另一方面,也猜忌酷吏過分“竊威弄權”,對自己產生威脅。於是一旦發現不對勁,或出現類似苗頭,女皇便會殺掉一批酷吏,再重新起用另一批酷吏。

明白了女皇的這個心思,來俊臣被殺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正是這種猜忌之心,也為“酷吏政治”的結束,埋下了伏筆。

三:主觀原因二:女皇斷尾自保、諉過酷吏 朝臣藉機平反

如前文所述,酷吏橫行下的恐怖政治,愈演愈烈,激起了正直朝臣的不滿。壓力之下,

女皇選擇了斷尾自保,將所有的過失都推給了酷吏,進而殺之,一方面讓自己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用以安撫臣民。

上文所說的,女皇殺周興、索元禮是諉過自保,殺最大酷吏來俊臣同樣也是。據《唐會要·酷吏》記載,在殺掉來俊臣之後,

女皇故意和姚元崇(即姚崇)有過這樣一番對話,女皇說:

“以前宰相皆順成其事(指冤獄之事),陷朕為淫刑之主。”

好一個

“陷朕為淫刑之主”

,女皇不僅諉過於酷吏,甚至還要諉過給宰相們,

卻將自己洗得一乾二淨。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朝臣利用女皇“諉過之心” 提議平反

朝臣們看清了女皇的心思,開始利用女皇的“諉過之心”,提議平反了。

例如,聖歷二年(699年),也就是來俊臣被處死的兩年後,鳳閣舍人韋嗣立上疏說:

今四海多含冤之人,陛下儻錄垂拱以來伏法者,並追還官爵……如此則天下皆知彼所陷罪,元非陛下之意。

韋嗣立為了女皇能夠同意平反,故意指出酷吏所製造的冤獄

“元非陛下之意”

,真的是看透了女皇的心思。然而此時,對於韋嗣立的話,女皇並沒有聽進去。

是的,上面分析的這三個原因,對女皇結束酷吏政治、開啟平反運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要知道,女皇一路走來見過太多太多的風浪,而且她頗具政治手腕與抗壓能力,

即便有朝臣的進諫、即便她在防備酷吏“弄權”,但這就能讓她下定決心,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嗎?理由似乎還不充分。

因此,想要徹底弄清楚,女皇為何在此時開始平反運動,我們還要跳出當時的朝局,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

這個角度就是——佛道“同歸一宗”之下,女皇人生觀發生了改變。

四、闡史觀說:佛道“同歸一宗”影響下 女皇人生觀發生了變化

(一)從“重佛抑道” 到“佛道同歸一宗”

一直以來,女皇壓制道教而推崇佛教,很簡單,因為道教與李唐頗有淵源

。大周革命後的第二年,即天授二年(691年)三月,女皇甚至還頒佈了

《釋教在道法之上制》

,明確佛教在道教之上。

但由於涉及地位和信仰的問題,

此後多年,佛、道二教出現了嚴重的衝突。

這些衝破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因此這裡也就不做細說了,我們只說佛、道衝突的影響。

由於佛、道二教的衝突異常嚴重,女皇不得不做出了改變。聖曆元年(698年)正月,她頒佈了《條流佛道二教制》,來調和兩教的矛盾,其中說道:

佛、道二教,同歸於善;無為、究竟,皆是一宗。

這表明,

女皇從理論上將佛、道二教放在了同一位置。其實不僅是在理論上,女皇在內心中也開始慕道求仙了,而在此基礎上,她甚至有了負罪意識。

(二)女皇人生觀的改變:慕道求仙、負罪意識、追求享樂

女皇人生觀的改變,首先體現在她對道教的態度上。此後她一系列的行動,

表明她開始慕道求仙了。

聖歷二年(699年)二月,女皇駕臨嵩山

拜謁周朝太子晉廟。而太子晉的故事頗具道教意味,傳說太子晉升仙之後,與人在此相會,駕鶴而去。而女皇為了表示追慕,隨後為太子晉重建靈廟,並親自撰寫了碑文,表達了崇仙慕道之意。

聖歷三年(700年)四月,女皇來到嵩山下告成縣三陽宮避暑,

在這裡,女皇與隨駕的群臣酬唱于山林之間,格外逍遙。又於五月,結識了一位叫做胡超的道士,胡超也開始為女皇煉製長生藥。

不僅如此,

近年來還有人在嵩山撿到了一通金簡,內容顯示女皇開始對往日所做所為進行檢討:

“大周國主武瞾,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山,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瞾罪名!”

如果這通金簡是真的的話,

那麼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女皇年老病衰,她有了負罪意識,希望藉助道家,來洗滌自己的種種罪孽,追求長生。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武則天晚年 人生觀發生了改變

而此時廢帝廬陵王,也重新成為了太子,政局表面上是穩定的,於是女皇變了,她開始追求享樂。

此時的女皇,經常與張易之兄弟宴飲享樂;武三思上奏稱,張昌宗就是太子晉的轉世,於是女皇便讓張昌宗穿上羽衣,坐在木製的仙鶴背上,

與大家共享神仙之樂。

正因為這些思想上的轉變,女皇才停止殺戮,陸續為冤案平反,這或許才是最深刻的原因吧。

當然,女皇的平反是不徹底的,神龍政變後,大唐復辟,平反面和層次才進一步擴大。

神龍元年(705年)年底,一代女皇武則天溘然長逝,死後留下來一道遺制,其中提到:

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

至此,爭奪皇后位時,她與王皇后、蕭淑妃以及褚遂良、韓瑗等情敵、政敵的恩怨,也終於煙消雲算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新唐書》

《資治通鑑》 《唐會要》 等

本文作者:腦洞闡史觀

作者簡介: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媒體人,有數十篇文章流傳網路,期待你的關注與指正。

★本頭條號“腦洞闡史觀”已與“維權騎士”簽約,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