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由 三色貓偵探 發表于 音樂2021-08-13
簡介如果說元稹此詩沒有“懟”李白的意思,筆者不太信的,畢竟李白詩裡塑造了一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形象

高下立判前一句是什麼

這麼多年過去了,李白仍然是那個站在詩歌巔峰的牛人。對於這一點,不知當年李白自己是否能料到?

不過,雖然李白被現代人封“仙”,但在唐代卻有不少人對他是不服的。這其中有兩人尤為惹人注意,他們就是白居易和元稹。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對好哥們兒,兩人是相互扶持多年。元稹被人鄙夷,白居易會出來為他說話;白居易被貶,元稹則寫“垂死病中驚坐起”,妥妥的兄弟情深。

兩人在論詩時也經常觀點一樣。當年杜牧的好兄弟張祜寫了不少妙詩,元白二人卻都說寫得不夠好。氣得杜牧火冒三丈,直接寫了句“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諷白居易不識貨。

這都是先賢們對詩歌的不同見解,倒沒有對與錯之分,就看大家更認同哪種看法。不過,筆者一直認為元白二人在評價李白詩時,一直都有些偏頗。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先是元稹撰文,稱李白和杜甫的詩算不得多好,而後白居易則回了一篇《與元九書》表示贊同,說李白雖然有才,但作品沒有章法,十首裡只有一首合“風雅興”的寫法。

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咱們看李白的作品便知。李白的詩很浪漫,而且往往不拘泥於形式,比如《將進酒》一開篇就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字數上確實不工整。但人家寫的是雜古,要的就是這樣的行雲流水。

兩人對李白詩評頭論足也便罷了,畢竟誰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觀點。但元稹甚至還挑戰過李白的經典,這下水平可見高下立判了。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咱們都知道,李白當年曾寫過一首《俠客行》,詩中“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10個字,可謂妥妥的千古名句。這首詩這麼牛,偏偏元稹不服氣,於是寫了一首《雜曲歌辭·俠客行》來反駁,大家且看: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所謂“雜曲歌辭”其實是一種樂府雜詩,因此它讀起來肯定會更加接地氣、更通俗。如果說元稹此詩沒有“懟”李白的意思,筆者不太信的,畢竟李白詩裡塑造了一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形象。而且從“颯沓如流星”一句來看,也極有可能是個夜行俠。

但元稹呢?非要強調“事成不肯藏姓名”,而且後面還要加上一句:我不是竊賊我為何要夜行。這顯然就是要和李白“扛”上了。除此以外,在後面的典故里也有喻示。很顯然,元稹就是要塑造一個跟李白詩中完全不一樣的俠客形象。

遺憾的是,我們雖不能說元稹這詩寫得有多差,但兩首作品擺在一起顯然是高下立判了。李白詩從氣勢、意境上,都全方位碾壓了元稹。李白詩的俠客形象是乾淨利落的,比如“縱死俠骨香”等語句,對俠客精神的昇華也很獨到。元稹雖然也想詮釋為何“俠”,但顯然認識上還不夠深。難怪有詩評家認為,元稹最擅長的還是愛情作品。

李白的《俠客行》那麼牛,元稹不服氣寫了首詩反駁,水平高下立判

韓愈在詩中寫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而後覺得不過癮又寫了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可見,韓愈在這件事上還是看得比較通透的,這首詩後來也挺有名氣。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