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走近明代浙南抗倭重鎮蒼南縣炎亭鎮

由 以鄭視聽 發表于 音樂2021-10-24
簡介明洪武十七年,信國公湯和經略海疆率部在蒼南及附近築金鄉衛、蒲城所、壯士所以及寨臺烽堠等軍事設施以御倭寇來侵,其中金鄉衛下轄寨十一:廟背、嶼門、舥艚、大岙、炎亭、大濩、石塘、石坪、小魚埜、大魚埜,烽堠十五:半塘、尖山、白崎、馬跡、鳳凰、貓頭、

蠻話方言在哪裡

明代,倭寇屢次侵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蒼南亦深受其害。明洪武十七年,信國公湯和經略海疆率部在蒼南及附近築金鄉衛、蒲城所、壯士所以及寨臺烽堠等軍事設施以御倭寇來侵,其中金鄉衛下轄寨十一:廟背、嶼門、舥艚、大岙、炎亭、大濩、石塘、石坪、小魚埜、大魚埜,烽堠十五:半塘、尖山、白崎、馬跡、鳳凰、貓頭、上洋、畢灣、東崗、嶺門、東山、蒙灣、蘭頭、把艚門、奠山。可謂是在崇山峻嶺海灘上寨臺烽堠星羅棋佈,互為犄角,形若一道長城捍衛海疆。

走近明代浙南抗倭重鎮蒼南縣炎亭鎮

全浙海圖之一炎亭寨

在今浙江省蒼南縣炎亭鎮行政區劃內有炎亭寨、馬跡烽堠、鳳凰烽堠三處抗倭軍事設施,而且上述地名沿革至今。史料記載,在五代後梁時期(907-923)在此設所徵收鹽稅,因建有供鹽工歇息的涼亭而得名鹽亭,在蠻話方言中亦稱為“鹽亭”。如宋葉適《水心集·林夫人陳氏墓誌銘 》記為“鹽亭”一詞。元陳高《竹西樓記》載:“溫之平陽有地,曰炎亭。在大海之濱,東臨海,西南北三面皆山,山環之若箕狀。”民國《平陽縣誌·卷六十·補遺·輿地志一》載:“邑之鹽亭、大小嶼諸山,向為斥鹵,今皆沃壤,而傍海成市,如堂奧焉。”民國《平陽縣誌》又載“鹽亭”半屬二十一都,半屬二十二都。因此“鹽亭”與“炎亭”二名更相沿用至今。《蒼南縣地名志》載:“【馬跡】因其地有一山谷形似馬蹄,故名馬跡。鄭氏祖於清咸豐年間(1796-1820)遷此。1983年陸續遷走。屬新興村委會。聚落於山坡呈點狀分佈。地處山坳,村前小溪,南流入海,地勢西高東低。15戶、150人。”鳳凰烽堠即今炎亭西沙鳳凰山,山巔有鳳凰禪寺。在清康熙九年(1670)其改為凰鳳山臺,明隆慶五年修清康熙增補鈔本《平陽縣誌·城池》載:“皇清九年奉旨展界,即金鄉衛舊城修築設名金鄉寨……凰鳳山臺離炎亭海口七里即大洋,守兵五名,八里至舥艚山臺。”

走近明代浙南抗倭重鎮蒼南縣炎亭鎮

馬跡

走近明代浙南抗倭重鎮蒼南縣炎亭鎮

全浙海圖之一凰鳳烽堠

炎亭寨地處海濱,軍事地理位置重要,故曾是海岸裝置之一。明萬曆三十年刊本《兩浙海防類考繼編》載:海岸裝置……炎亭寨:在海濱,賊若登犯突入腹裡,從本衛城外可至平陽縣蓀湖地方見拔旗軍防守。史料記載,在明代炎亭至少先後三次遭遇較大規模的倭寇入侵,甚至金鄉衛指揮僉事戴順(和州人)在此寡不敵眾而英勇戰死。第一次是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三月,倭寇船隻數十艘犯金鄉炎亭,包圍炎亭寨。金鄉衛指揮僉事察罕帖木兒調善射弓兵埋伏衛城上,自己率數十名兵赴炎亭,假裝懼敵退卻。倭寇誤認為官兵膽怯,大舉追擊。察罕帖木兒且戰且退,誘敵深入,至還迎旭門下,城上伏兵齊出猛射,察罕帖木兒率兵回頭反擊。倭寇大潰而逃,擒斬甚多。 第二次是 明洪武三十四年( 1401),倭寇在炎亭登陸,時任金鄉衛指揮僉事戴順聞訊立即馳援。而此時寇早已攻入炎亭寨城,殺守寨官兵,並奪衣喬裝官兵列隊海口。待戴順抵達時不知實情,趨前問敵情,沒人回答,戴順自知受騙,立即揮刀,連斬數倭,倭立即四散奔逃,戴順立即追上前去,倭只見戴順一人追來將其合圍,終於寡不敵眾,而英勇戰死。 第三次是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 ),倭寇犯平陽前倉、徑口諸處,從此港入,南至巴艚、炎亭,北至瑞安飛雲、鳳凰,皆其哨探處也。明嘉靖三十一年之後倭患不絕更是日益嚴重,甚至於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 )設炎亭營駐兵防守。明隆慶五年修清康熙增補鈔本《平陽縣誌·城池》載:“附兵營:炎亭營,在金鄉衛外;珠明營,離金鄉五里;仙口營,在七都仙口堡外官山項不為城下海大海。三營俱嘉靖四十三年( 1564 )撫按議行建築,屯駐客兵以防倭患,今裁革。”

走近明代浙南抗倭重鎮蒼南縣炎亭鎮

清代浙江全圖之凰鳳山臺

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秋,清廷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海上鄭成功抗清軍隊,下達“遷界令”,強迫炎亭等沿海一帶居民內遷十里(實為三十里),插木為界,界外房屋全部燒燬,炎亭寨遂廢。康熙九年(1670),奉旨展界,設鳳凰山臺,歸金鄉寨節制,設炎亭山臺歸舥艚汛節制。不過,炎亭寨以及馬跡烽堠、鳳凰烽堠為蒼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發揮了重要的貢獻,成為蒼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的軍事重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