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蒙牛人事大調整 中糧系加碼能否助其實現新目標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音樂2022-12-23
簡介中糧系滲透加深對於蒙牛的人事大調整,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蒙牛此次人事大調整可以看出,中糧正在加強對蒙牛的控制,未來蒙牛會成為中糧更核心的業務平臺,可以藉助國資背景和中糧的支援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蒙牛為什麼被中糧收購

「本文來源: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

11月30日晚間,乳業龍頭蒙牛公告人事大調整,六名董事辭任,同時六名新董事接任。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人事調整接任者多為有中糧背景的人,因此可以認為中糧系對蒙牛的滲透加深了。實際上,自十年前被中糧入主以來,蒙牛已多次換帥,業績雖大幅增長但仍沒實現“雙千億”(2020年市值和營收都破千億元)目標。此番中糧加碼,能否助力蒙牛實現“五年再造一個蒙牛”的新目標,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蒙牛人事大調整 中糧系加碼能否助其實現新目標

蒙牛董事會大調整

11月30日晚間,蒙牛釋出公司董事變更、授權代表變更、董事會委員會組成變更的通知。公告顯示,自12月1日起,蒙牛共有六名董事辭任,同時也迎來了六名新董事。

其中,牛根生辭任蒙牛非執行董事、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原因是“退休並擬將更多時間投入慈善工作”。這也意味著,這位蒙牛傳奇式的創始人正式辭去了他在該公司的最後職務。

據瞭解,牛根生於1999年創立蒙牛,2009年卸任蒙牛集團董事長,轉任蒙牛董事會主席,2011年,牛根生卸任蒙牛董事會主席,並表示其今後將把大部分精力投入慈善工作,但仍保留蒙牛非執行董事職務。

此外,中糧貿易出身的孟凡傑因工作調任原因辭任蒙牛執行董事一職。而同為中糧系出身,目前在蒙牛集團擔任副總裁,主導人力和財務工作的王燕和張平,從高階管理層進入執行董事陣營。接替牛根生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的王希,現年38歲,自2015年加入中糧,系中糧戰略產業投資部負責人。

從最新的蒙牛董事會成員來看,三名執行董事盧敏放(總裁)、王燕、張平全部來自中糧系,接替牛根生擔任非執行董事、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的王希也來自中糧系。對此,蒙牛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此次調整既體現了公司對董事會治理的充分重視,也反映出中糧對蒙牛管理層的充分信任和支援。

天風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蒙牛此次人事大調整,更多是基於公司的戰略規劃。

中糧系滲透加深

對於蒙牛的人事大調整,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蒙牛此次人事大調整可以看出,中糧正在加強對蒙牛的控制,未來蒙牛會成為中糧更核心的業務平臺,可以藉助國資背景和中糧的支援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上海博蓋諮詢創始合夥人高劍鋒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蒙牛此次人事大調整,表明中糧系要完全控制蒙牛未來的經營發展,自此之後蒙牛將進入發展新階段。深圳中為智研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許伯武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新的人事架構下,新的高層更多來自中糧系,表明中糧想透過此次人事調整,增強對蒙牛發展的控制力度,避免老班底與新團隊的矛盾,讓新團隊充分施展拳腳。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補充道:“蒙牛的人事大調整,一方面可見中糧系對蒙牛的滲透加深,老懞牛人已基本退出,蒙牛董事會更加多樣化;另一方面可見新任董事會更加年輕化,專注多個領域,這對於蒙牛未來經營決策更有利。”

那人事大調整是否會給蒙牛帶來經營層面的影響?高劍鋒認為,中糧入主蒙牛已有十年之久,一撥撥管理人員的派駐已實現了中糧對蒙牛經營層面的掌控。因此,此次人事大調整更像是蒙牛的既定戰略,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多大影響。

宋亮也認為,此次人事大調整不會對蒙牛的經營造成太大影響,一方面中糧對蒙牛仍是以監督為核心,實際生產經營和戰略方針制定還是依靠蒙牛管理層,董事會更多起到表決作用;另一方面,此次變動主要在董事會層面,蒙牛高管團隊沒太大變動,這就不會影響公司實際經營。

蒙牛此前曾多次換帥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被中糧入主以來,蒙牛曾出現多次換帥,在此期間,蒙牛雖實現業績大增,但與伊利的差距不斷被拉大,“雙千億”的目標也沒實現。

據瞭解,2009年,中糧宣佈聯手厚朴基金投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成為蒙牛的第一大股東。2011年7月,中糧再度出手增持蒙牛;同年牛根生卸任蒙牛董事會主席,標誌著蒙牛正式進入中糧系主政的階段。

十年來,中糧曾派駐多名高管前往蒙牛,蒙牛董事局主席先後經歷了從寧高寧到馬建平,再到於旭波,最後到陳朗的變更,蒙牛集團總裁也經歷了從楊文俊到孫伊萍,再到盧敏放的變更。

在經營層面,擅長資本運作的中糧帶領蒙牛進行了一系列收購舉措,例如,2013年收購雅士利,2016年拿下多美滋、2017年增持現代牧業、2018年對中國聖牧出手,只是雅士利和現代牧業一度成為蒙牛業績的“拖油瓶”。

從業績表現來看,2010年,蒙牛營收303億元(人民幣,下同)還在伊利之上,2011年被伊利趕超,隨後和伊利的差距不斷被拉大,一直到蒙牛集團現任總裁盧敏放上任時的2016年,兩者的營收差距為65億元。之後差距繼續擴大,2018年兩者的營收差距達到百億元,2020年營收差距再次超過200億元。2020年全年,蒙牛營收760。35億元,和此前提出的“雙千億”目標相差甚遠。

蒙牛新目標能否實現

中糧入主十年來蒙牛頻繁進行人事調整的原因是什麼?此番中糧對蒙牛滲透繼續加深,是否會助力蒙牛實現新目標?

宋亮認為,蒙牛多次換帥的原因與其多股東的公司運營機制有關。換帥是各個股東之間有效協調、化解矛盾、達成共識、形成平衡的結果,這種管理變動有其自身的道理。

但這種頻繁的人事調整一定程度上使蒙牛和伊利的差距繼續拉大。沈萌提到,這些年蒙牛和伊利的差距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蒙牛內部的不同利益群體缺少統一的立場。高劍鋒也坦言,中糧的經營團隊來自各行各業,在乳製品產業運營方面確實和伊利團隊有差距,這導致蒙牛的團隊穩定性不如伊利,經營連續性相對較差。不過,在中糧帶領下,蒙牛仍是國內乳製品行業第二大龍頭,且這些年業績也實現了較快增長,總體發展勢頭不錯。

宋亮表示,相對於伊利,中糧更擅長資本運作,透過一系列併購舉措推動蒙牛擴張。在企業運營層面,任何合理合法合規的操作都是可以的。況且,中糧投資蒙牛這些年,一直將蒙牛作為乳業板塊的主要陣地,這對蒙牛而言是好事。

在2020年業績會上,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首次提出“五年再造一個蒙牛”的目標,在“雙千億”目標失利後,蒙牛的新目標能否實現?

對此,宋亮認為,對蒙牛而言,制定理想化的戰略目標本身對公司經營激勵有好處,但實現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困難和現實問題,相信蒙牛會分階段有計劃地推進。高劍鋒則表示,除了蒙牛的內生增長,擅於運用資本槓桿的中糧未來或繼續幫助蒙牛圍繞相關產業進行上下游併購,實現外延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