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網際網路時代的電視劇創作何去何從?專家呼籲:讓劇集迴歸文藝作品本質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音樂2023-01-17
簡介對此上海大學影視批評中心主任、教授曲春景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創作應該緊跟當代觀眾的審美心態,網路平臺的影視劇創作不能懸浮,需要回歸生活、藝術本身,藝術性不能埋沒在商業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過程中

又將何去何從是什麼歌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正改變從生產、製作到傳播的整個電視行業生態鏈。如何避免流量驅動下電視創作的套路與模式化,使現實主義劇作迴歸生活本身?如何拓寬和提升現實主義劇作的題材與敘事手法,平衡劇作的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日前舉辦的2022·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評論周“新時代電視藝術的發展與創新:理論·實踐·傳播”論壇上,多名專家與業內人士對此做出了探討。

迴歸藝術與生活本身

網際網路帶來了電視行業全產業鏈的模式創新,這一方面推動了電視劇內容的垂直細分與題材的多元化,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時代光譜和人物群像;另一方面以創造巨大流量和產業效益為驅動的傳媒市場也帶來了劇作商業性與藝術性如何平衡等問題。正如編劇、導演兼製片人汪迪總結,網路內容消費的碎片化屬性導致了注意力經濟的產生,短影片等產品對長影片消費的侵佔加劇了創作者的焦慮,在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又出現了以“話題”取代題材、內容處理平面化等問題,使本該成為“作品”的劇集變成了目的性指向的“產品”。

對此上海大學影視批評中心主任、教授曲春景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創作應該緊跟當代觀眾的審美心態,網路平臺的影視劇創作不能懸浮,需要回歸生活、藝術本身,藝術性不能埋沒在商業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過程中。汪迪也提出,“要讓劇集迴歸‘文藝作品’的本質,讓‘共鳴、共情’成為觀看者的內啡肽,根本區別於短影片‘即時娛樂’的多巴胺屬性,迴歸它本來的位置。”

如何讓劇作迴歸本原?不少從業者依據自身經歷總結,在提升所謂“網感”與敘事手法的同時,要堅持以真實生活與人性為依據,切入社會熱點乃至痛點,“拍攝真實可信有溫度的作品”。《跨國鴨綠江》《重案六組》等劇編劇餘飛表示,網路時代單純喊口號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影視創作者要將信仰融入到故事中去,人物要趨向真實化地表述,不能一上來就打標籤,將角色臉譜化。《人民的名義》《人世間》等劇作導演、出品人李路也指出,創作要講真話、拍人性,以童心描繪生活。“如果拍攝質感離奇、粗糙,講述的故事混亂,觀眾是不會買單的。”

評價體系的轉變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瀟影集團劇本中心副總監鄧宗南注意到,近年來國劇取得長足進步,現實主義作品迴歸成為市場主流,但與之相匹配的播前創作評估、播後文藝評論卻存在滯後、失準問題。從熱度值、抖音播放量、微博熱搜排名到豆瓣評分等一套網路評價體系可能使電視劇滑向話題式炒作與套路化迎合。

他提出要從流量產品評估體系轉向正劇作品評估體系:“市場維度上,應該從大資料迎合思維走向潮流預判思維,現實主義作品應該引導而非迎合市場;要注重觀眾口碑,從觀眾代入走向觀眾共情。警惕如今‘男性向’‘女性向’等標籤帶來的偶像劇或爽劇式評估套路。”

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友軍以法政劇為例,說明電視劇評價體系應符合行業邏輯。他發現某些電視劇以現實發生的熱點案例作為創作素材,有意透過炒熱話題獲取眼球關注點,使當事人受到了傷害。“有些法政劇有一模糊虛構寫作與非虛構寫作的極限,增加了創作的法律風險,需要對藝術與生活的關係予以認真思考。”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賈磊磊也表達了對電視商業體制背後的影像倫理隱憂——臣服於商業化生產機制後陷於迷幻化語言風格,現實感喪失。對此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編審趙彤認為:“我們首先需要明白影視藝術乃至網路短影片的服務目的是人,在影像倫理約束後呈現出的‘美’,應當是人性美,而不是技術崇拜之下的炫技和獵奇細節的展示。”

作者:本報駐京記者 彭丹

題圖:電視劇《人世間》劇照(新華網)

編輯:江勝信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