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由 史鑑滄海 發表于 音樂2023-02-04
簡介這一年,于娟30歲

臨終前該做什麼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都是過眼煙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拿買車的錢孝敬父母,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這段話是32歲的復旦女博士于娟在她生命最後,留給千萬網友的肺腑之言,也是她人生臨近尾聲時真切的生命感悟。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2011年4月19日,以“抗癌日記”感動了無數人的于娟與世長辭。在她短暫的生命中,留下了許多奮鬥、幸福、堅強和感動。

身患癌症的于娟,用真摯文字記錄她一年多與病魔抗爭的經歷,她的樂觀和反思讓網友們深深感動,也讓大家捫心自問,什麼樣的生活才是人生真正意義。

幸福生活,幾近圓滿的三十歲

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後,于娟結識了大她兩屆,正準備考研的老鄉趙斌元。

兩人一見如故,很快確定了戀愛關係,並於2000年登記結婚。

隨後,趙斌元考上覆旦大學研究生,準備畢業後留在學校任教。

為了追趕丈夫腳步,于娟也暗暗下定決心,要考上覆旦的研究生。

可惜,第一次考研,于娟離錄取線差了幾分,遺憾地與復旦失之交臂。

她下定決心,再努力一年,明年一定要考上。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這一年中,于娟瘋狂地學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經常熬夜到很晚,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飲食也很不規律,學到忘乎所以就隨便用泡麵和麵包充飢。

丈夫和室友看于娟這麼拼命,都勸她不要對自己那麼狠,累壞了身體得不償失。

可是于娟仗著自己年輕,根本不放在心上,還大大咧咧地說,“愛因斯坦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我比他還多睡一個小時呢”。

天道酬勤,在這樣高強度的努力下,于娟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研究生。可是她答應過丈夫的話,卻再一次食言了。

于娟曾經說,只要考上研究生,就再也不熬夜了。可是生性好強的她想到丈夫在讀完博士後就能留校任教,自己也不想落在後面,就決心也要考上覆旦的博士,跟丈夫一樣留校當一名教師。

趙斌元並不同意于娟的想法,覺得她考上覆旦碩士已經很優秀了,至於考博、任教,妻子不用任何事都要跟他一樣。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要強的她以“為事業著想”為理由,堅持要考博士。

趙斌元見不能說服妻子,也就由她去了。

本來,以于娟的聰明和努力,順利透過復旦的博士生考試應該不是難事,可誰也沒想到,她最終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的決定。

就在於娟準備考博時,聽說了朋友留學的訊息。

因為“社會發展及公共政策學”這門專業需要和世界接軌,而留學經歷一方面在專業進修上有幫助,另一方面對將來在學校評職稱也是一個不小的加分項。

於是,她決定留學。

然而,這對趙斌元來說,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決定。

他告訴妻子,“我不需要你掙很多錢,我只要你能跟我在一起。當初考博,我勉強答應了你,可現在你又要去留學,你考慮過我們之間的感情嗎?如果你一定要去,那我建議我們這段感情就先中止一下。等你回國,如果我們還有緣分,到時候再說將來的事情”。

這等於是丈夫給她提出了選項:感情和事業,只能選一個。

于娟想了好久,最終還是自我意志佔了上風。她不想自己生活被別人左右,即便這個人是自己丈夫。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於是兩人約定,暫時中止這段感情。

于娟去往挪威,就讀於奧斯陸大學,成為了一名國際關係學研究生。數年苦讀,成功地拿到了碩士文憑。

2007年,畢業回國後,于娟沒有忘記和丈夫的約定。

她撥通電話,詢問趙斌元近況。

也許這段感情是命中註定,趙斌元說他一直在等她回來。

幾年的分離不僅沒有讓兩人感情疏離,反而有一種失而復得的珍惜和堅定。

此時趙斌元已經是上海交大的副教授了。

而因為有了挪威留學的履歷,于娟也順利考上覆旦博士生。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在讀博期間,她還成為了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講師。

兩人事業蒸蒸日上,生活也穩定下來,貸款在上海買了房子。

2008年,這個家迎來了新生命。

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在無比的喜悅和憧憬之中,彷彿一切都在向著美好的未來奔去。

這一年,于娟30歲。

身患癌症,記錄反思與感悟

命運總是在你春風得意的時候開上一個玩笑,嘲弄一般地提醒人的渺小。

就在人生看似大有可為的31歲,于娟被確診為乳腺癌。

一開始,于娟並不相信,覺得肯定是醫生搞錯了。

她說她身體一直很好,從來沒得過大病,偶爾胃疼,也不過是飲食不規律造成的。癌症?一定是搞錯了。

可惜,全方位詳細的醫學檢查資料是冷冰冰且不容置疑的。

醫院宣佈,于娟乳腺癌已經到了晚期,癌細胞正在向身體各部位擴散。

除了用化療緩解擴散速度,以及藥物抑制疼痛,沒有別的辦法。

而於娟的生命,理論上也只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了。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聽聞這樣的噩耗,趙斌元痛不欲生,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但是作為丈夫,作為患病妻子堅強的後盾,趙斌元很快振作起來,給妻子以榜樣。

他安慰于娟說,“別擔心,這些年你跨過了那麼多學術上的難關,病魔這一關也一定能過去,寶寶才一歲多,還等著你將來帶他上學呢。沒事的,一切都會好的”。

癌症的醫藥費用是個無底洞。兩萬五千元一支的藥劑,每二十一天就要注射一支;一萬多一盒的藥,只夠吃一個療程十四天……

趙斌元把打算買車的三十萬花在了醫藥費上,還賣掉了他們的房子。

于娟父母也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搬到上海來照顧她。

全家人只能租房子生活。

這一切的困難都沒有擊垮這個家。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趙斌元后來在接受採訪時說,“醫生說她只能活兩年,但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我要讓妻子活十年以上”。

正是家人的鼓勵和希望,讓于娟頑強地支撐下去。

她積極地配合治療,遵從醫生的囑咐。儘管身體被病魔一天天折磨得不成樣子,但在意志上,她始終沒有被打敗。

在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活下去。

醫生告訴于娟,在養病期間,不要操勞,要多多休息,她都照做了。

只有一件事除外——她堅持每天都花上一兩個小時,在部落格上寫下同病魔鬥爭的歷程,和自己的反思。

于娟開設的部落格名字叫做“活著就是王道”,從得知患癌開始寫起,其內容不僅包括她與病魔搏鬥的過程,更多的是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不要熬夜!熬夜等於慢性自殺。這是于娟最大的反省。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于娟在部落格裡寫道:

“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身體都不錯,但是晚睡的確非常不好。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網聊、BBS灌水、蹦迪、吃飯、K歌、打保齡球、一個人發呆,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她還從醫學的角度分析了熬夜的危害:

“23點至次日1點子時,膽經當令;凌晨1點至3點丑時,肝經當令。當令是當值的意思。也就是說上述時間,是這些器官在起主要作用。人不能在這時干擾這些臟器工作。”

“23點至次日3點,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時期。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損足以損害全身。所以,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並不誇張。因此,醫生建議人們23點左右上床睡覺,次日1點至3點進入深睡眠狀態,好好地養護肝血。”

于娟希望用自己的遭遇警醒更多的人,她表示,在看了我部落格的人當中,只要有一個人今天不熬夜,那就是很大的價值了。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除了熬夜,還有巨大的壓力。

買房、買車、考博士、評職稱,于娟說她之前的生活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旦轉起來就很難停下。

她說那時候就像是隨波逐流,走在一條被安排好的路上,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她曾經考過很多證書,現在看來都是沒有價值的。

她拼命考博,提前一年拿到了博士學位,可現在想想,誰會在乎你早一年還是晚一年成為博士呢?

她獲得過優秀講師的稱號,還計劃著三年內當上副教授,卻又坦言不知道當上副教授之後應該做什麼。

如今,處於生死關頭的于娟,把一切都看淡了,自有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名、利、權、情、錢,沒有一樣能夠帶得走。到了這種境地,什麼都不重要。不希望所有人到了生命盡頭,才意識到這輩子白活了。”

于娟爽朗地笑著說道,“換言之,我現在是廢物利用,希望我能夠在生死臨界的地方反觀生活,讓同齡人有所反思。”

于娟的坦然和樂觀不僅反映於文字,也表現在生活中。

她在家裡會穿著一身紅色,包括襪子。她說這樣喜慶。走路的時候還要模仿模特的貓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于娟的媽媽用攝像機拍下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有一次,剛學會針灸的趙斌元嘗試著在於娟的胳膊上扎針,于娟覺得又癢又痛,一邊大笑一邊喊疼,旁邊的趙斌元也被感染得跟著大笑起來。

化療讓于娟嚴重脫髮,她就索性把自己剃成了光頭。趙斌元見了,也把自己和兒子的頭髮剃光。一家三口在一起,看上去特別和諧。

這一切的樂觀與堅強,反思和感悟,都被于娟記錄在了部落格裡。

然而,她自己也沒想到,部落格的訪問量竟然突破了八百萬。

此生未完成,是遺憾也是感動

于娟說自己從來沒想過出名,也不想做什麼抗癌代言人。

但是許多人讀了她的文字,都給予了真誠的反饋,有的同情,有的鼓勵,也有人表示受到了深深地感動。

好心人紛紛表示要提供幫助。有人提供了治療方案和藥物配方,有人想為她舉辦義演,還有畫家想捐出自己的畫,為于娟義賣。

這其中最有意義的,恐怕是她在病中一年多寫下的感悟,即將出版成書。

2011年4月2日,于娟提前過了自己33歲的生日。

在這一天,她和出版社簽訂了合同,準備將“抗癌日記”出版。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于娟說:“文字出版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會有更多人看到我拿命寫的東西,防微杜漸,不再像我這樣,健康任意揮霍,幸福任意揮霍,到時候只能敲著鍵盤追悔莫及。”

那天,兒子採來野花,祝媽媽生日快樂。然後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

看著兒子口水橫流地大口吃著蛋糕,于娟在部落格上寫下:“幸福,無非是可以靜靜地坐在旁邊看著如此如斯。”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友們開始稱呼于娟為“於百歲”,大概是祝願她長命百歲吧。

然而祝福儘管真誠美好,卻仍然擋不住死神的召喚。

4月17日,于娟病危。網友在她微博上紛紛留言:“於百歲,加油。”,“求上天憐憫,幫她跨過今天這道坎。”

4月18日,于娟更新微博:“平安!今天轉院。”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就當大家都以為又一次轉危為安的時候,噩耗突然傳來。4月19日凌晨3點,于娟悄然離去。

追悼會上,數百名相識與不相識的人手捧鮮花,來為于娟送行。

丈夫趙斌元致辭:“她短暫的一生一路飛馳、精彩異常,她於1978年生於山東濟寧,為人女;1984年到2008年24年間求學于山東、上海、挪威等地,為人弟子;1996年與我相識,2000年登記結婚,為人妻;2008年留校任教,為人師;同年生子,為人母。生命如斯,應無所憾。”

5月,于娟的“抗癌日記”出版成書,書名《此生未完成》。著名學者周國平親自作序。

書籍面世以後,得到了全國媒體和讀者的高度認可。

在全國第二十一屆書博會上,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出席了本書的釋出會,部分媒體記者一邊採訪一邊淚流滿面……

在32年的短暫人生中,于娟並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傳奇故事。然而,在與癌症的搏鬥中,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光,于娟用真摯的情感和清醒的反思,留下了關於人生,關於幸福和生死的感悟。

復旦32歲患癌女博士,臨終前寫下對癌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在這個一切都像陀螺一樣飛速旋轉的時代,我們都應該時不時停下來,讀一讀于娟的文字,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究竟什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此生未完成”,既是于娟的遺憾,也是她心願的延續。未完待續的不僅是于娟的樂觀與堅強,思考和感悟,還有世間無數的愛與善意。

2022年3月,記者在山東曲阜石門山鎮一個小村子裡見到了于娟的母親舒平。

在於娟去世後,她秉承女兒遺願,來到山東石門山開荒種樹。

“如果於娟還活著,還有不到一個月,她就44歲了。”舒平如是說。

如今11年過去,上千萬棵黃連樹正在兩萬餘畝的荒山上茁壯成長,種樹隊伍也發展成了輻射9省2市30餘萬人的志願者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