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論墨子對孔子思想的挑戰

由 懷霖濟物 發表于 音樂2023-02-04
簡介那麼,墨子是如何的挑戰孔子思想呢

必須的用粵語怎麼講

很多人喜歡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甚至有很多人喜歡說西方文化已經走到了盡頭,將來人類文明的何去何從,還是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尋找答案。

說到中國文化,一定要說到孔子。那麼我們能不能簡單說清楚孔子思想的重點呢?

還有,孔子思想在先秦時期,是否曾經被人所挑戰過?如何挑戰?

盛行一時的墨子思想,其實就是在挑戰孔子思想。那麼,墨子是如何的挑戰孔子思想呢?

孔子思想

我們先來說說孔子思想。孔子思想的重點,也很容易說清楚,我們來看看這兩句對話就明白了。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以上的對話,說明孔子思想有三個要點。一是

一以貫之,沒有那麼複雜。至於是如何一以貫之呢?答案是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恕。

以上的論點,孔子說過好幾次。我們可以在論語的其他記載中,看到一樣的說法。

1

孔子一以貫之的論點

上述的一以貫之說法,是在

論語.里仁篇

中,孔子與曾子的對話。在

語.衛靈公篇

中,孔子與他的得意弟子子貢,有這樣的對話: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對曰:然,非與?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的意思是說,不要想象他學問多淵博、見解多複雜。孔子的道理其實是很簡單

的,是一以貫之。

2

孔子忠的論點

孔子對於忠的論點,可以見於以下與子張的對話。

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張問行。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所以不管是作為一個當政者,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言行之間,都要有忠的概念。

到了曾子,對於這個忠字,格外重視,甚至會每天檢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

孔子「恕」的論點

孔子對於恕的論點,可以看一下的這段對話: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孔子的思想重點很簡單。坦白說,也談不上什麼博大精深。其實就是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恕。

那麼我們接著就要問,到底什麼是忠,什麼是恕呢?

我認為,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忠與恕這兩個字,都是會意字,望文生義。這兩個字的文字組合,就說明了字的含義。

忠就是中心,要把心放在一個端正的位置,要有個不偏不倚的心。

恕就是如心,要將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是一個有智慧的長者,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他的論語,主要都是在闡述做人的行為準則。如何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態度,如何與身邊不同關係的人和諧相處。

墨子思想

孔子的年代是公元前

551年到479年。墨子的年代不可考,應該是在公元前479至前381之間。 孟子的年代較晚,是在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成大名的有

72位。所以,孔子的思想與言論,在墨子的年代已經風行天下了。既然孔子的理論風行天下,在當時學術自由的環境下,一定會有人提出異議、挑戰孔子的思想。

墨子的理論,就是在挑戰孔子的思想。

那麼,從墨子來看,孔子的學說有什麼缺失呢?墨子提出了什麼樣不同的哲學觀點呢?

我們先來看看墨子與孔子,在生活經驗上的差異。

1

墨子與孔子的個人差異

孔子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畢竟是貴族的後裔,所以孔子有濃厚的社會次序、人倫規範的思想。所以孔子會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當政者是個大顆的北辰星,老百姓是銀河裡的小星星,社會必須是秩序井然的。

孔子成長的環境,是接近官宦之家、是富於禮樂規範的。所以才會有所謂的

子入太廟每事問

孔子的生活範圍,與統治階級是關係密切的。

孔子是魯國的氏族。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公是中國朝廷制禮做樂的始祖。孔子說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從這句話可以看得出來,周公是孔子的楷模。

所以,孔子的背景是出身貴族,生活的內涵接近統治階級,孔子的人生楷模是為周朝制禮做樂的周公。

墨子的生平,各家說法不一。我想象中的墨子,生活儉樸、非常接近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墨子似乎經常行走江湖,是個遊俠。墨子的行動力很強,建立了嚴密的組織,足以進行軍事行動。

墨家弟子是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墨子很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江湖風采,也具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義氣精神。

因為墨子與孔子的出身不同、生活的歷練不同,所以兩者的理論,自然就有根本的差異了。孔子是偏宮廷貴族的、是講禮儀規矩的

墨子是偏草根遊俠的,是為生活而奔波的。

2

墨子與孔子宗教觀的差異

墨子的主要論點有兼愛、非攻、尊天明鬼、節用、薄葬、非樂。這些論點,都在旗幟鮮明的挑戰孔子的論點。我們可以逐一說說。

墨子的兼愛,主張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

換句話說,墨子提出的兼愛,是不認同孔子的社會秩序與人倫的規範。墨子認為,理想的世界,應該是愛人如己,愛是沒有等級差異的。

至於宗教觀,孔子是不談鬼神的。在

論語.述而篇

中,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在

論語.先進篇

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當然

孔子講究祭祀的禮儀。不過,孔子的講究的祭祀,基本上還是在講孝道,側重在人倫與社會關係的規範。

孟懿子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所以,儒家所講究的祭祀與禮儀,還是在講生活面的道德與規範,不是宗教。

但是,墨子的看法是尊天明鬼。換句話說,在宗教觀上,儒家是無神論,墨家是有神論。

墨家的

天志

篇與

明鬼

篇中,都講到神愛世人,神的意旨就是要世人兼愛。神會經常監察人的言行,尤其是監察當政者的言行,並且會做出迴應,賜給福祉或是降予懲罰。

宗教觀上的有神論與無神論,是儒家與墨家一個很基本的差別。

3

墨子與孔子的生活哲學差異

孔子主張厚葬,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三年,對祭祀禮儀非常重視。墨子主張薄葬、非樂。非樂的意思是講喪禮簡單隆重即可,不必太過鋪張。墨子也不贊成要為父母守孝三年。墨子認為,對於父母的孝思,還是要回歸到生活的實踐中。換句話說,努力過日子是最重要的,形式上的守孝三年,是沒有必要的。

有人批評孔子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知民間疾苦。但是孔子似乎還是很講究生活的質量。孔子可能是個美食家。在

論語.鄉黨篇

中,有這樣的一段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相對來說,墨子似乎更加理解謀生的不易、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墨子主張節用,墨子自己也過著簡樸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

墨子是個和平主義者,強調非攻。希望諸侯之間不要有戰爭。但是有趣的是,墨子也很講究科學。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楚國請了巧匠公輸般設計了攻城的機械與戰術,做出了完善的準備。墨子為了消弭戰爭,特地跑到楚國的郢都,與公輸般進行了模擬戰爭。結果在模擬戰爭中,墨子獲勝了,楚國最後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所以墨家是富有科學精神的,墨家推崇物理、數學、機械與工藝。

墨子的非攻,不是一廂情願的非攻,還是以堅實的綜合力量為後盾的。

4

墨子思想的結構體系

墨家認為上帝是存在的,最後將對個人作出最終的審判。因此,人應該要為善。為善就要兼愛與非攻。墨家似乎深切感受到民間的疾苦,所以強調節用、薄葬與非樂。

墨家也講究尚同與尚賢,換句話說,墨家希望天下統一,不要有戰爭。但是國家要由賢能的人來領導。墨家的思想,有我們今天常說的

人在做,天在看的意義。

墨家的思想,在今天來看確實是很有意思。墨家的理想,簡單來說,就是有神論的烏托邦。

墨家講究科學精神、不浪費、崇尚自力更生,似乎也很在意環保。墨家追求世界和平,反對戰爭。墨家整個思想體系,與我們今天二十一世紀的普世價值是相符合的。

孟子是個沒有邏輯的打手

在我的心目中,孟子是個華而不實、喜歡誇誇而談的文化打手。孟子誇讚自己善養浩然之氣,完全沒有孔子的謙沖與優雅。孟子談事情,邏輯觀念很差,辭勝於理。

我們可以來看看孟子的這一段說法:楊氏為我,是無君也

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 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

楊朱強調的是,每個人要把自己打理好。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打理好了,天下也就差不多太平了。孟子就罵楊朱無君。墨子講兼愛,孟子就罵墨子無父。然後孟子的邏輯一轉,楊朱與墨子就都成了禽獸。

我覺得孟子是個可怕的抹黑專家。最後居然說

楊、墨之道不息,

…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把一個人生哲學上的不同論點,尤其是

摩頂放踵,利天下則為之的墨子思想,戴上了一個

人將相食的恐怖大帽子。

從墨子的兼愛、非攻,怎麼會推演成人將相食呢?這在邏輯上完全是不通的。中國的諸子百家中,很少人會像孟軻這樣胡亂罵人的。

孟子在宋朝之前的地位並不高。到了宋神宗之後,地位才逐漸竄升。很遺憾的,我認為孟子地位的提高,代表文化打手得到較為尊崇的地位,其實就是代表了中國文化水平的走向衰退。

總結

我認為墨子思想,是對於孔子思想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見解,其實很值得參考省思。墨子有比較濃厚的宗教、博愛、科學、和平、環保、生活簡單化的想法。這些想法,都是今天的普世顯學。

墨家思想,對於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很好的平衡作用。如果幾千年來,兩者得以並存,中國文化就不會變得如此蒼白貧乏。

非常可惜的是,幾千年來,墨家思想,從中國人的思維中,被儒家思想給很不合理的排擠出去了。

論墨子對孔子思想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