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由 靜雯若芳 發表于 寵物2021-08-05
簡介事實上,這和過去的雞毛房,基本相差無二,每到了冬天,大大小小的乞丐和窮人,就要在這裡將就一晚

雞毛能做什麼

杜甫曾經有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形容過去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事實上,古代的生活,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艱難,宋濂曾經在《送東陽馬生序》提到,自己“袍敝衣”,在冬天當中幾乎快要凍僵,“縕袍”指的正是破舊的棉絮。

宋濂的情況尚且還算可以,而更多的窮人家,就連像樣的棉衣也沒有一件,不少人穿的,是由葛草編制而成的“粗衣麻布”,一點都不暖和。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因此到了冬天,窮人們就只能左一層右一層地往自己身上加,到了天冷的時候,最好的做法是想辦法塞一些稻草或者麻絮進去。所以古代每年的冬天,基本上都要帶走不少飢寒交迫人的性命。就拿清朝初期來說,《清史稿·災異志》記載:“順治十年冬,西寧大雪四十餘日,人多凍死。康熙三年十二月,壽光、昌樂、諸城大寒,人多凍死。康熙十一年三月,文水大雪嚴寒,人多凍死 。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巫山大雪,人有凍死者 ……”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那麼那些居無定所的乞丐,又是如何熬過北方寒冬的呢?“雞毛房”有很大功勞。在今天的成都,尚有雞毛房的遺址,如果你走進去,就會驚奇的發現,裡面沒有任何的東西,板凳、床或者是其他木頭,全不見蹤影,只有一地的雞毛。

事實上,這和過去的雞毛房,基本相差無二,每到了冬天,大大小小的乞丐和窮人,就要在這裡將就一晚。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最初的雞毛房,來自於圈養牲畜的養雞鴨農戶,在房間裡面鋪上厚厚的一層雞毛,可以起到禦寒的效果,只要花上3文錢,就能在晚上過一晚,在康熙期間,一斗米的價格都需要20文,這個價格簡直不要太優惠。到了後來,雞毛房也就普及到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基本都有了乞丐的容身之所。

清朝“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蔣士栓曾經專門有一首《雞毛房》的詩文:“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黃昏萬語乞三錢,雞毛房中買一眠。牛官豕棚略相似,禾稈黍秸誰與致?”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在《清稗類鈔。乞丐類》也提到,雞毛房,又被稱之為紅房子,人們只要三文錢,就能夠住上一晚,就算是乞丐,討來三文錢算不上太難的事情。

清末著名的法國傳教士古伯察在他的遊記《中華帝國紀行》中,並不吝嗇對於雞毛房的驚訝和讚美,古伯察將其當做一種民間的救濟組織,在這個開朗的西方人看來,為“無處棲身的叫花子與流浪漢”提供一種用於過夜的“溫暖的羽毛床鋪”,似乎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古代乞丐居無定所,是怎麼熬過北方寒冬的?“雞毛房”有很大功勞

實際上,這也是店主人的無奈之舉,如果在店裡面留下幾床被褥,或者是其他半點值錢的傢俱,那麼第二天基本上就不翼而飛了。而乞丐們躺在店子裡,基本上也是和衣而臥,畢竟如果膽敢脫下身上的破布或者鞋子,一覺醒來那它們也早已換主。在風雪大的時候,雞毛房在白天,往往也擠滿了乞丐和其他避寒的平民。

至於其環境,也完全能夠想象,充滿著渾濁的空氣和汙穢的臭味,而人們彼此忍受,擠在一起,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掙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