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在漢壽,動物過上“嚮往的生活”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寵物2023-01-30
簡介”在晏暉雲看來,野生動物園生態性的規劃設計,應能喚起人們對非人類生命的敬畏感,增強大家保護動物意識,一起守護自然家園

動物都生活在哪裡

一張生態名片,可以點睛一座城市,正如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常德野生動物世界於常德。

瀟湘晨報記者近期多次探訪湖南常德野生動物世界,這裡也是《花兒與少年露營季》抵達的動物園站。從酷暑到寒冬,動物們都得到細心呵護,遊園小朋友近距離投餵羊駝、浣熊等小動物,和動物共享“嚮往的生活”。

在漢壽,動物過上“嚮往的生活”

維護生態平衡不是單純圈養動物

入冬後,湖南常德野生動物世界園長晏暉雲更忙了,不少動物怕冷,為了安撫好它們,他就忙碌在各個動物館裡。

動物和人一樣,它們對溫度、溼度、通風和食物等也有自己的喜好標準。現入園物種有160多種,可展示約5000多頭(羽)野生動物。入園動物之多,晏暉雲說,物種差異、圈養動物成活、繁殖均需要一定科學技術的支援。

“湖南氣候、地形地貌不同,園區條件儘可能還原成它們的生活棲息地,讓動物們能安心住下來。”晏暉雲舉例,比如地形。食草動物大羚羊、斑馬、麋鹿等,它們以前習慣奔跑在平坦草原,所以園區也規劃有非洲大草原。

再如溫度。長頸鹿,鱷魚,猿猴公園等幾十種動物會怕冷,園區早早準備過冬地暖,依據動物體感不同來調溫。如鱷魚池內溫度和室溫,每天測兩遍,控制在20度左右,相差不超3度,極寒天氣怕它容易消化不良;有些動物還會鑽到地下過冬。而斑馬、袋鼠則需要用浴霸燈採暖。大夏天,會發冰塊和消暑食物,給小動物們降降溫。

野生動物多,要使大家和諧共處,晏暉雲認為,不是把動物強硬圈養起來,而是讓它們在好的生態環境下,快樂地成長,安心地繁衍。

動物園區裡馬鹿多,狼、熊、老虎、獅子等猛禽猛獸都很多,它們會單獨設定一個區域,和食草動物用寬闊水域隔開。晏暉雲解釋,由於大型猛獸習性相似,它們的氣味、聲音、身影都會對其他食草動物產生威脅和恐懼感。還有,最大程度降低不同種類動物之間心理的互相干擾。

記者走訪動物園時發現,鳥語林、南美貘、豹貓、獰貓、小熊貓、藏酋猴所選區域林木非常多,微地形高低起伏。“對整個地域最小限度的開發。”晏暉雲說。

水好、草好、樹又多,有什麼比這樣的保護更得動物們的歡心呢?野生動物保護法研究專家周訓芳曾考察該動物園前期建設,他告訴記者,很多野生動物園,不但千方百計地使難養的野生動物健康成長,還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建設大型的天然野生動物繁殖基地,並經常將一些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後代放回原生地的自然環境當中,以維護生態平衡。

“喚起人們對非人類生命的敬畏感”

“媽媽,我給河馬喂東西,它不理我!”一名小朋友拉著父母的手詢問,張嘴露出滿口“蛀牙”的河馬是否在“開玩笑”。

實際上,這隻名為“嬌嬌”的河馬,仍在適應期,喜歡悶頭在水裡待著。和它的夥伴“華華”相比,脾氣相對激烈。“每一隻河馬性格不同,要注意它的脾氣,不要私自去摸它。”一旁的投餵員邊科普,邊指導大家給萌寵們餵食“會定期給河馬刷牙。和動物交朋友,也要有耐心。”

一隻乖巧的浣熊小白攤手站著等投餵,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園區的網紅小白,今年5歲,遊客都很稀罕它,覺得它“超有禮貌”又很乖。

園內採取野生動物大種群、野生放養,在這裡,95%以上的動物,可以與遊客近距離互動接觸。

當威武的猛獸與你只有一米之遠,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一位家長說“體驗與猛獸的尖牙利齒僅一步之遙的驚險刺激。虎年看虎,大家一起虎虎生威。”

園區裡行走的“斑馬線”與你側身而過,草原氣息爆表的“長腿模特”長頸鹿,高大身材與溫柔性格呈現出特有的“反差萌”…… 遊客坐上覆古網紅小火車,感受自由而野性的動物園遊園體驗。

不少遊客自駕而來,進入車行遊覽區,身臨其境地“穿越”到“非洲大草原”。

作為全省第一家大型野生動物園,“對於遊覽野生動物園的人群,生態意識的培養和強化是一個普遍的標準。”在晏暉雲看來,野生動物園生態性的規劃設計,應能喚起人們對非人類生命的敬畏感,增強大家保護動物意識,一起守護自然家園。

“最大力度保持資源的原生態”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這是詩人李白筆下的西洞庭湖。

人與動物能真正親密接觸,不僅在湖南常德野生動物世界,往漢壽縣東部驅車約15公里,就到達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域,總面積3萬餘公頃,是我國64塊國際重要溼地之一。隨著遷徙季來臨,耳邊偶爾傳來啾啾鳥鳴。舉目四望,水域開闊。洲灘上,幾叢蘆葦往上長,蔥蔥郁郁。

正是始終堅守生態文化資源,使得漢壽的生態文化名片持續被擦亮。近10年前,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溼地資源十分豐富,由於生態環境得到巨大改善,闊別多年的小天鵝等多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又回來了。

2019年,漢壽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附近的退捕漁民還在西洞庭湖半邊湖建立起了黑鸛守護站。

“我們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遵循保護優先的原則,結合漢壽縣地域特色,採取生態友好方式,最大力度保持資源的原生態。”漢壽縣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少華告訴記者,漢壽縣旅遊資源大多屬於生態旅遊景觀,旅遊產業發展方向定位也以生態旅遊為主。

如生態本底較好,生物多樣性豐富的西洞庭湖保護區,目前能記錄到的生長髮育著溼地植物427種、鳥類226種、魚類112種,其中魚類佔長江中下游水系的48。2%,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中華秋沙鴨等10多種。

面對生物保護價值突出,有著豐富生物資源的保護區,劉少華始終倡導,以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心身愉悅的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連結】上萬張棲鳥照片,記錄西洞庭湖溼地生態環境的變化

在青山湖候鳥公園,既有3。2公里最美彩虹跑道,還有魚鳥類博物館、觀鳥臺、漁政碼頭沿堤棧道、沿堤岸線及青山湖生態景觀培養等地。

青山湖魚鳥博物館,是1棟2層的水文水利候鳥監測站,頂樓透過天橋搭接,有個無障礙觀景臺。

“讓大家瞭解溼地、發現溼地的作用,以及認識到保護溼地刻不容緩。”一進館,漢壽縣魚鳥博物館解說員黃詩譯為大家介紹展館功能。

黃詩譯是漢壽縣本地人,在家鄉做一名環保科普解說員,她認為每天都有許多新鮮的生態知識值得學習。

她介紹的第一篇章,是人與溼地。從世界溼地到中國溼地,再到西洞庭湖溼地,溼地生態系統從破壞到保護重建的過程,發出“我們個人能為保護溼地做些什麼”的靈魂拷問,引人深思。

館內有近200種動物標本,黃詩譯說幾乎所有皮毛都是真實的,所以參觀者不要用手去觸控。

館內涉及196種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標本,64種魚類標本,其中一個透明瓶的設計引人注目,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的展櫃。它是長江中最大的魚。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由於環境的惡化,中華鱘數量也逐漸減少,給大家敲響警鐘,不能讓中華鱘永遠成為‘標本’中的一員。”

平常來館內的除了遊客,還有許多觀鳥愛好者,本地人劉漢華便是其中一位,他曾參與溼地的開發利用工作,可以說是西洞庭湖溼地變遷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記者聯絡當天,劉漢華清晨5點就騎著腳踏車,揹著沉重的攝影裝置外出拍照,早出晚歸。他拍山水,也拍了成群的小白鷺。

為了抓拍到鳥兒最美的瞬間,他去了又去、拍了再拍,一連數日“流連忘返”。就這樣,10多年來,他拍下上萬張棲鳥照片,“我希望透過手中的鏡頭,抓住鳥類的迴歸,來展示西洞庭湖溼地生態環境的變化。”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 常德報道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影片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