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由 宋渭濤 發表于 攝影2021-07-26
簡介看到這段話時,我對解海龍老師的的學術品格肅然起敬,同時心中也豁然開朗——即使一個攝影題材已被他人“首次提出”甚至已被拍攝很久,也仍可以建立為重大價值的攝影創作題材,就是從現實意義上講,解海龍老師的貧困地區教育攝影題材依然具有專題攝影拍攝和研

拍攝題材是什麼意思

近期不斷有攝友找我傾訴,而且是已經攝影創作多年的資深攝友,說深入創作的攝影題材無法選擇,大多不是原創,而好像是重複前人的題材,自我感覺沒有新意。其中一位在省內比較有名氣,多次入選省展,也已發表刊登了不少攝影方面的論文,創作了不少獲獎的攝影作品,對攝影題材的把握較為自信;另一位在省外,他的攝影創作其實已經得到了協會老師和攝友的好評,並開始撰寫一些深度的攝影創作論文。交談中,我發現除了生活因素,他們都對自己的攝影創作狀態不滿意,尤其是對攝影題材的價值取向和選擇、攝影創作的意義感到困惑。其實不只是資深攝友,甚至攝影創作幾十年的老牌攝友,都會產生這種困惑。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攝影人建立自己攝影題材創作的價值和意義該如何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攝影創作題材和主題的一個形而上問題,更是一個深刻地影響到攝影人的心態,進而影響整個攝影圈生態的問題。我認為首先得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世間萬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型進行的,逆境與順境的交替過程也是這樣,那麼攝影人本身的一生往往是在順境和逆境的交替中向前演進。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二重的,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對待它們,只要善於利用順境,勇於正視逆境和戰勝逆境,那麼攝影創作中的題材是可以正確建立的。我們經常被教導要做開創性、顛覆性的攝影題材的拍攝,這樣的攝影創作才有價值、有意義。“謀其上,得其中”,高標準對於一些攝影人確實是很好的激勵,但無形中也提高了人們對攝影創作的預期,甚至造成攝影界浮誇之風。很多攝影人在申請基金專案或發表攝影論文時,往往覺得如果不寫上“首次涉足創作”或“世界獨享獨有”等字眼,評審專家就會認為某項攝影題材的創新性不足、價值一般。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不是“首次涉足創作”並開創一個新方向的攝影創作能產生重大價值嗎?我也曾為這個問題困惑過。直到2019年我到北京參加中國攝影雜誌舉辦的紀實攝影專題培訓班,聽過解海龍老師的專題課程後,才解此困惑。

解老師特別講到了專題攝影題材的取材,他說如何尋找拍攝題材是做好專題攝影的基礎,早在20世紀70年代,蘇珊·桑塔格就曾說,“自1839年攝影術面世,此後幾乎所有東西都被拍攝過,或看起來如此”。那就是僅靠題材本身已經難以吸引讀者,真正吸引讀者的在於視覺背後,作品只有達到了文化現象、社會問題的層面,有人文價值和普世精神,才會取得共鳴;攝影題材還應具備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和學術價值,三種價值當然是可以疊加;一組作品的價值越豐富、越有層次,就越可能成功。解海龍老師特別講到他的希望工程在拍攝的時候,已經有好多攝影人也在拍攝貧困山區等教育題材,這個題材也不是解海龍自己的首創或者首次提出,但是其他人大多缺乏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攝影作品比較浮躁。只有解海龍老師三十年如一日,始終沒有放棄希望工程志願者的角色,特別是大眼睛蘇明娟那張清澈而渴望眼神的攝影作品,像閃電般擊中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乃至海外人士,大家紛紛付出行動——截止2019年底,希望工程已經援建希望小學兩萬零三百五十九所,資助學生逾六百一十七萬零兩百名,培訓農村小學教師十一萬四千三百零六名,募集捐款達一百六十一億元。看到這段話時,我對解海龍老師的的學術品格肅然起敬,同時心中也豁然開朗——即使一個攝影題材已被他人“首次提出”甚至已被拍攝很久,也仍可以建立為重大價值的攝影創作題材,就是從現實意義上講,解海龍老師的貧困地區教育攝影題材依然具有專題攝影拍攝和研究的重大意義。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2020年度的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進一步強化了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嚴志剛老師因為《日常中國——中國城市影像街頭紀實30年(中國用了30年,走過了西方300年才走完的路)》而獲得當年金像獎。事實上,紀實攝影不是他首次提出的。最早的紀實攝影當推英國攝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於1853年拍攝的那些火棉膠紀錄片,縱觀世界紀實攝影發展歷程,可以說巴納多博士做出了開創性工作,而嚴志剛則在中國做出了榜樣性的工作。他對推動中國街頭紀實攝影的發展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獲得了中國金像獎,實至名歸。所以,我們現在選擇街頭紀實攝影作為創作題材,依然具有很高的拍攝價值和研究價值,特別是在當前改革大潮下,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必須建立城市影像檔案,維護好城市歷史風貌,那麼攝影創作大有可為!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攝影人要追求顛覆性的開創性攝影創作,但首創新概念、開闢新題材並不是唯一的攝影創作成功之路。解海龍與嚴志剛的例子給我們另一種啟示:深耕已有領域,瞄準核心“硬骨頭”問題,同樣有機會做出具有重大價值的攝影創作成果,也同樣能得到各界的積極認可,甚至是至高的攝影界學術榮譽。讓我們攝影人踏踏實實動起來,以身邊的重點社會問題等各類題材為主,創作出更多反映社會主義新時代成就的新篇章!

如何選擇攝影創作題材

攝影師簡介:宋渭濤,筆名驪泉,陝西臨潼人,中共黨員,經濟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陝西渭南市副首席代表,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人民攝影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渭南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希帕圖片社簽約攝影師,IC photo(圖蟲)簽約攝影師,攝影作品和文章多次發表於《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雜誌、《人民攝影報》、《中國金融工運》、《中國城鄉金融報》、《照相機》雜誌、《渭南日報》、《華商報》等報刊雜誌網路,著有《Lightroom CC 入門與應用技巧》,供職於中國農業銀行渭南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