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由 書法大觀園 發表于 攝影2021-08-30
簡介並在去年開始系統的學習了國畫,在學習國畫的過程中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這裡再給大家進行一下解析,現代人為什麼很難寫出古人那種墨色變化有如下兩個原因:其一,蘸墨的方式不同,古代人書寫前先用清水把毛筆浸透,筆裡都是清水,然後用筆的最

墨色的濃淡變化是根據什麼決定的

在欣賞古代書法名帖時,大家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古代名家真跡的墨色往往都是有忽濃忽淡的變化,比如下面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王珣的《伯遠帖》,懷素的《自敘帖》等等。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王珣《伯遠帖》第一行前幾字濃後面淡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顏真卿《祭侄文稿》濃淡相間的墨色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懷素《自敘帖》墨色濃淡變化

近現代學書法的人在臨摹的時候很難達到古人這樣的效果,於是多數採用在墨中兌水的方法來模擬這種墨色的濃淡變化,這樣的模擬過程很複雜,而且也不容易掌握。如果我們弄清楚古人的這種濃淡變化是怎麼形成的,那臨習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筆者以前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並在《晉唐筆法》一書中做出過解釋。並在去年開始系統的學習了國畫,在學習國畫的過程中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這裡再給大家進行一下解析,現代人為什麼很難寫出古人那種墨色變化有如下兩個原因:

其一,蘸墨的方式不同,古代人書寫前先用清水把毛筆浸透,筆裡都是清水,然後用筆的最尖端去蘸墨,這樣會自然形成筆尖濃筆肚淡的濃淡變化。蘸一次墨連續書寫幾個字以後,墨色就會產生由濃到淡的變化。如下圖:(筆肚蘸清水,筆尖蘸墨,蘸墨多的時候書寫的長度會相應增加)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筆尖蘸墨產生線條的濃淡變化

還有古畫上的很多毛筆筆肚是白的只有筆尖是黑色的也是因為這樣蘸墨的習慣造成的。如下圖《空海執筆圖》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空海執筆圖只有筆尖是黑色的

這種蘸墨的方法跟國畫是相同的,國畫的墨色濃淡變化就是用這種方法實現的。現代人一般是把筆浸透以後把整個筆頭都蘸到墨盤裡,整個筆都是統一的墨色。

其二,字型大小的差別。我們能見到的古代書法墨跡幾乎都是很小的字,字徑多數在一到兩釐米左右,現代人常見的書法作品基本都是大字,字徑都在十幾到幾十釐米左右。因為古人字小,蘸一次墨可以連續書寫很多個字,現代人字大,寫一個字甚至要蘸好幾次墨。蘸墨次數多,所以導致每個字的墨色幾乎都是相同的。

筆者所著《晉唐筆法》一書中詳細分析了古今書法不同,揭示了古筆法的奧秘

練了幾十年書法,才知道古人書法中的濃淡變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晉唐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