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為什麼人類偏喜歡大自然本來的聲音

由 六季選手 發表于 攝影2021-09-08
簡介02腹中寶寶在第二個月的時候,聽覺神經已經形成但聽力水平並未達到,等到第四個月的時候寶寶的就具備了聽覺,故而孕婦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寶寶是能聽到聲音的,由於大腦並未完全發育,因此對聽到的聲音不會做出反應

人為什麼喜歡自然

當今社會處於一個變化極其快速的時代,我們難免聒噪。

房子租在馬路邊的小區,我每天都能聽到腳踏車、汽車、摩托車的響聲,這些車的經過並不只有鳴笛聲,路口的“李想大蝦……好吃不貴……就來李想大蝦”,不少商戶還開著收款提醒的聲音,注意這個是透過音響播放的聲音,怕別人不知道她又收錢了,怕我又在睡懶覺不上進似的。

連“合喜味道”的豬肘子味都能透過七層竄到我的房間引起我的心動,更何何況這些交織的聲音呢。

一、外部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均車輛擁有量在2021年為2531。1萬輛,意味著十四億人當中每五人就擁有一輛車。

為什麼人類偏喜歡大自然本來的聲音

這是一個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的時代,我們更容易看到成功人士的生活,或財富自由,或成功創業,或者北漂逆襲的故事比比皆是,身體很本能也很盲目就把自己所擁有的與這些形成對比,心裡只要有落差,那就難逃向“他們”看齊。

為了不把自己帶歪,我們找了大量的書,刻意靠近生活 ,試圖改變自己,但往往無功而返,有功的或許是你感受到了不同,看齊的方向有所轉變,當你再回歸兩點一線往常生活時,你又會無措。

浮躁的人心背後是更多人想下鄉,想買地蓋房,隱居南山下的一顆顆赤城接近大自然心。

二、內部結構

為什麼人類偏喜歡大自然本來的聲音

非常好奇,人在胎兒狀態的時候能不能睜眼?能不能聽到外界聲音?能感覺到大自然嗎?

01

妊娠第二個月時腹中胎兒的視覺發育就已開始,對光線敏感時大概是第四個月開始(有大量實驗表明),而且胎兒的心率會隨著手電筒的光線有節奏的跟著變化。

胎寶寶出生後不到10分鐘就能發揮視覺的作用,不但能看見媽媽的臉,並且還具有認識模型和判斷圖形的能力。有人用強光照射30名妊娠34~41周孕媽媽的胎寶寶,結果顯示,胎寶寶的臍動脈、腦動脈血流量增加。實驗證明,新生寶寶的視力只關心30~40釐米以內的東西,這恰好與他在子宮內位置的長度相等,說明新生寶寶還保留著子宮內生活的習慣。

02

腹中寶寶在第二個月的時候,聽覺神經已經形成但聽力水平並未達到,等到第四個月的時候寶寶的就具備了聽覺,故而孕婦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寶寶是能聽到聲音的,由於大腦並未完全發育,因此對聽到的聲音不會做出反應。

隨著寶寶的繼續發育,等到了七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可以對聽到的聲音做出反應了。比如孕婦在去一些比較吵鬧的場合的時候,寶寶就會頻繁地胎動,表現自己對這樣的環境不喜歡。其實從四個月以後,孕婦就要注意儘量避免去噪音大的場合,不然寶寶會覺得很不舒服的。

綜上,人們早在胎兒時期就已對較安靜的環境頗為憧憬,是能夠睜眼的,能夠聽聲的,能感受到外界環境的(大自然)。

胎教是有用的,呆在較少聒噪的環境對胎兒發育是有益的。

換句話說,胎兒也透過感受大人的吃飯、睡覺、喝水、心跳等等也在間接感受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更為追求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的源頭,就像在胎兒時期的原生態生存一樣。#孕婦#

三、有哪些接近大自然的方法

如每週去爬一次山,每週去一次公園,每週去……

但凡能深入接觸大自然的事,都可以讓你在不經意間精神煥發。

這次去公園,我沒有聽到蟲鳴,但確實聽到了不少鳥叫,如果你想從事安靜的職業,那可以考取這些文物保護單位,或圖書館等場所,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片福地。

短影片、音訊、電話等等聲音都在侵略我們的原聲帶,我們自己只能儘可能地避開一部分,好的環境當然離不開自己努力去開創。

為什麼人類偏喜歡大自然本來的聲音

大明宮

@六季選手祝每個人都能少些感受被城市打擾的喧鬧聲,多些大自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