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娛樂至上,娛樂致死,誰之過?

由 薇觀世界81 發表于 攝影2021-10-20
簡介有粉絲表示,清晨還在看微博上說高以翔在清晨錄製節目時昏厥,急救車已到現場急救

閾強度是閾值嗎

11月27日,高以翔公司發聲明證實高以翔去世,表示藝人在錄製綜藝時昏厥,送往醫院經過三小時搶救後無效去世,享年35歲。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粉絲表示,清晨還在看微博上說高以翔在清晨錄製節目時昏厥,急救車已到現場急救。所有人都等著,那個王瀝川,平安歸來的訊息。

11:15分新浪娛樂發出訊息,浙江新聞客戶端經確認,證實高以翔在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去世。

訊息一出,立即登上微博熱搜榜,不是熱,是爆!

同時相關衛視也同步上了熱搜,不是因為節目,是因為這個逝去的年輕生命。

11:50 傑星傳播有限公司釋出宣告證實訊息。

12:26,《追我吧》節目組釋出宣告,在宣告中說醫院最終宣佈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至此,多方證明了高以翔的去世。

高以翔,1984年9月22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華語影視男演員、模特,畢業於卡普蘭諾大學。代表作有《愛情魔發師》《鬥牛,要不要》《勝女的代價》《遇見王瀝川》《武神趙子龍》等。

2006年,高以翔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愛情魔發師》,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同年,在偶像劇《天堂來的孩子》中飾演男二號羅以翔;

2012年,主演偶像劇《勝女的代價》 ;

2013年,主演陳銘章執導的都市情感劇《遇見王瀝川》,飾演男主角王瀝川,被大眾熟知;同年2月,其主演的愛情電影《101次求婚》上映。

為眾人所知的高以翔,王瀝川,就這麼輕易的去了。怎麼能move on?

(《遇見王瀝川》片段)

娛樂節目,娛樂至上。如今致死,誰之過?

來,我們看一下綜藝節目至此,引發多少傷痛與死亡

釋小龍助理溺水身亡《星跳躍》停播。

2013年4月19日晚,在《中國星跳躍》節目訓練基地,釋小龍一名隨行人員不慎意外溺水。跳水明星們也是小傷不斷。韓庚從3米板跳下後顎受傷,5米板時被水拍暈。包小柏則因跳水導致耳膜穿孔。

2014年,在《快樂大本營》節目上,由於大家玩遊戲太投入,導致謝娜鼻子被撞傷,痛到流眼淚。

鍾漢良2014年在錄製《極速前進》的過程中,也因為滑雪專案被摔得鼻青臉腫,險些毀容。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中,李晨與金鐘國對決撕名牌時,遭對方摔出撞到左眼眉骨,當場流血,之後送醫縫了二十多針。

2015年,王寶強在《真正男子漢》中與劉昊然進行獨木橋上的對抗時,也不慎導致右腳骨折。

在《真正男子漢》第二季裡,蔣勁夫為演練教官所示範的戰場救護動作,不小心也發生了意外,導致手臂受傷。

2016年陳楚河在《非凡搭檔》跳集裝箱的遊戲過程中,因為護膝脫落以至於膝蓋直接砸到了集裝箱,導致十字韌帶斷裂及半月板嚴重磨損。

綜藝節目溺水事件還歷歷在目,我們卻又失去了一位年輕的生命。

縱觀近幾年的綜藝節目,

安安靜靜的越來越少,各種刺激挑戰、高空彈跳、高空、冒險的越來越多。

室內棚裡錄製的越來越少,室外實景的越來越多。

明星嘉賓乾乾淨淨的越來越少,汗流浹背、不顧形象的越來越多。

所有的人都在為明星扭打成一團,都在為一次次的摔跤而熱鬧起鬨的時候,思考一下,我們追逐的是什麼?就是他們也會流汗,也會喘不上氣來的同情心,還是在獵奇,在追尋刺激。

刺激是什麼?百度百科裡這樣解釋:

刺激引起機體行為釋放 需要3個條件

①刺激強度

②刺激時間

③刺激強度-時間變化率。

常把刺激作用的時間和刺激強度-時間變化率固定,把剛剛引起組織細胞(機體)產生反應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強度,簡稱閾值。

刺激閾值是指釋放一個行為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強度。低於閾值的刺激不能導致行為釋放。 當一種行為更難於釋放時,就是閾值提高了;當一種行為更容易釋放時,就是閾值下降了。一般說來,剛剛完成某一行為後,動物對這一行為的要求就會大大下降。

所以,綜藝節目以其天生所具備的刺激性,一次次挑逗著我們的刺激閾值。

刺激→反應→繼續刺激→繼續反應→刺激→無法反應→刺激閾值下降→更強的刺激→更強的反應。

之所以綜藝節目越玩兒越大,越玩兒越嗨。我們都貢獻了收視率。當年從韓國引進《Running Man》時,佔據了綜藝收視的半壁江山開始,我們的綜藝節目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一系列體能類綜藝充斥著螢幕,。

明星在節目中受傷,出事故時,往往還給這個節目帶來了更多的曝光,更多關注。明星往往還冠以敬業、接地氣的稱號。上熱搜後,最多大家一句評論,扭頭繼續抱著刺激性的綜藝節目貢獻收視率。

這次,事情大了。

一味追求刺激,一味追求收視率,而沒有考慮到各方面因素,最終導致惡果。這次倒下的是高以翔,我們的王瀝川,引起軒然大波。下次呢?如果是一個助理?一個普通工作人員呢?如果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也突發致死,是不是就是僅僅的工傷了?這樣的節目是不是就繼續登上螢幕,大波吃瓜群眾繼續隨之瘋魔,隨之癲狂?

搭上人命的綜藝節目,我們寧可選擇不看。

回想《中國星跳躍》因釋小龍一名隨行人員不慎意外溺水後,節目停播。有傳播學者認為,“用爭議換來的關注,有數量沒質量,觀眾看過罵過最終心生厭惡,只會用遙控器投出否定票。”——(光明網)

綜藝節目為取悅大眾消磨時間而討好觀眾,觀眾反之用熱點,用評論,用話題和互動反哺著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管著觀眾的同時,也被觀眾寵壞。一次次拔高體能強度,一次次尋找更衝擊的專案。放著專業運動員尚且覺得強度高,何況是一個普通明星。

視覺盛宴的背後,娛樂至上,娛樂致死。喧囂的背後,是綜藝節目本質內容的匱乏,沒有核心,缺乏內涵,只在表面上追求喧鬧的背後,必定只是一地雞毛。

反觀娛樂大眾,跟著綜藝潮流追趕,少了背後的思辨。一味追求新鮮,刺激,一味貪圖感官的盛宴,少了思考,少了琢磨。放肆此類節目層出不窮。

難道,娛樂至上,就以為都是節目組和電視臺的責任?

高以翔的背後,難道我們沒有做推波助瀾的隱形劊子手?

希望,高以翔在天堂安好,

希望,綜藝節目背後沒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