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橘皮效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翡翠知識點。翡翠解說

由 韋先生和翡翠 發表于 攝影2022-11-28
簡介“橘皮效應”存在於天然翡翠(A貨),在酸洗過的B貨和B+C貨翡翠中也能看得到,但由於其經過強酸侵蝕後玉質礦物顆粒的間隙更明顯了,其凹陷凸起之間呈現裂紋似的縫隙斷隔

什麼樣是翡翠的橘皮現象

有一次在和翠友聊起這個“橘皮效應”時,翠友表示沒聽過不知道。其實,翡翠的橘皮效應,平時確實容易被人們忽略。那什麼是翡翠的“橘皮效應”,我下面給好學的翠友們解說一二。

“橘皮效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翡翠知識點。翡翠解說

“橘皮效應”是翡翠行業裡大家給它起的一個專業術語,運用的是翡翠形象學的說法。“橘皮效應”指的是翡翠表面上哪怕是在拋光後的平面上根據翡翠的種質粗細細膩度用肉眼或者光學十倍放大鏡下可以觀察到一個個類似橘皮表面一樣的顆粒。這些翡翠玉質顆粒的大小不同和方向不一,有的凹陷下去,也有的凸起來的一種現像特徵。翡翠形象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橘皮或桔皮來形象的表達出來,更容易給人想象得到。

“橘皮效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翡翠知識點。翡翠解說

“橘皮效應”也可以做為鑑定翡翠真假的一種依據。天然翡翠(A貨)表現得尤為突出。B貨翡翠和B+C貨翡翠由於經過強酸洗滌破壞了天然翡翠的結果,其橘皮效應也有所不一樣,B貨翡翠和C貨翡翠表面用明顯的酸蝕網紋,其“橘皮效應”更像一個爛掉的橘皮。而D貨翡翠(不是翡翠,其他礦物冒充的翡翠)有的直接沒有“橘皮效應”。

翡翠的“橘皮效應”主要是由於硬玉所包含的礦物硬度的各向異性引起的。我們知道翡翠是以硬玉為主的礦物集合體,顯晶質交織纖維狀結構,不同的礦物成分顆粒大小硬度都不一樣。“橘皮效應”的構成是由於翡翠中呈集合體狀的硬玉礦物的相互取向不同(交織纖維狀),因此在進行拋光的時候,翡翠所呈現的軟硬程度也不同。硬度相對較低的成分相對來說會凹陷下去,而硬度較高的成分則會相對凸起來。就這樣,於是形成了就一個個凹凸不平的翡翠表面形象,像橘皮一樣的感覺。

“橘皮效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翡翠知識點。翡翠解說

在光學十倍放大鏡下,我們可以去看翡翠的礦物集合體玉質顆粒大小和其相互組合的細膩程度。也會看到翡翠表面其凹陷和凸起之間的界限呈現逐漸平滑過渡,當然翡翠種質玉質顆粒越細膩的其弧度越小,像玻璃種、冰種就很微小,而豆種、粗糯種就會顯得大一些。因而“橘皮效應”的明顯度也是判定翡翠玉質種質細膩程度的一個標準。

“橘皮效應”存在於天然翡翠(A貨),在酸洗過的B貨和B+C貨翡翠中也能看得到,但由於其經過強酸侵蝕後玉質礦物顆粒的間隙更明顯了,其凹陷凸起之間呈現裂紋似的縫隙斷隔。這一現象在光學十倍放大鏡下表現為穿插於各翡翠硬玉礦物顆粒間猶如蜘蛛網狀的裂隙紋路,也就是酸蝕紋和橘皮效應結合在一起,像嚴重爛掉的橘皮。

“橘皮效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翡翠知識點。翡翠解說

“橘皮效應”是翡翠拋光後其表層的一種必然現象,如果一塊“翡翠”肉眼看不到橘皮效應,在光學十倍放大鏡下依然看不到橘皮效應的話,那翠友們就要萬分注意了。其實,多去了解一些翡翠玉石的特性特徵,我們都會在翡翠的路上少踩幾個坑。

翠友們,這一課您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