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由 江蘇衛視 發表于 攝影2022-12-16
簡介五千年前的馬家窯文化中已將毛筆用作繪畫工具,彩陶上那一抹墨色勾勒出的線條,奠定了中國繪畫發展的歷史基礎,也成為其藝術表現形式的根源

如何更好的傳承中國畫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五千年前的馬家窯文化中已將毛筆用作繪畫工具,彩陶上那一抹墨色勾勒出的線條,奠定了中國繪畫發展的歷史基礎,也成為其藝術表現形式的根源。

今晚21點檔,江蘇衛視《似是故人來(第二季)》將拜訪中國著名書畫大師範曾,帶領大家共同領略中國畫裡的哲學、詩性與書法之美。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中國古人將不同動物的軟毛固定於筆桿端,製成毛筆,成為書寫與繪畫的工具。相較於硬筆,毛筆對於手腕的力量尤為敏感,輕重間,可蘭葉細描,亦可山水濃墨,這令中國繪畫從表現形式上區別於其他繪畫,並有著自成體系的美學價值。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自北宋開始,山水畫主題日臻成熟,在山水中寄情,用以展現個人道德情操與修養的文人畫應運而生。這種區別於院體畫派工謹的繪畫作品,以自由、無束為特點,不求形似、只重意境,呈現出遊心物外的不拘一格之風。漸漸地,畫家們逐漸摒棄了精麗巧密的院體畫風格,將繪畫目標從“寫實”轉向“寫意”。山水僅成為了墨戲的載體,以詩書入畫,影射出更廣闊的心中丘壑。從趙孟頫到“元季四大家”的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這種讓筆墨趣味獨立於繪畫形象之外、融詩文意境與哲理為一體的文人畫作,將中國繪畫推向了新高峰。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明代的“吳派”四大家將題字與圖畫結合得更加完美,其後不久,朱耷與石濤將情感與技巧高度結合,成為水墨寫意的劃時代人物。

今日的中國繪畫以更多的表現形式為世人所知,當中國繪畫熱情地擁抱著新的形式和方法時,畫家們也在重溫古代畫作中的技藝與情懷。透過筆墨韻律,可以領悟到畫家精神世界裡的跌宕起伏;透過朱印題跋,可以感受到代代傳承間的惺惺相惜。這些足以跨越時空的距離,讓中華文化在墨戲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今晚,江蘇衛視《似是故人來(第二季)》與當代藝術巨匠範曾先生一起,“迴歸古典、迴歸自然”,在詩文畫作裡感受中國文化風骨。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

重 點 推 薦

《似是故人來》今晚播出“國畫篇”看水墨裡的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