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立下宏大目標,別人嘲笑痴人說夢,他卻帶高管爬山磨礪心志、激發鬥志

由 中外管理傳媒 發表于 攝影2022-12-19
簡介在這次敬業集團所有高管參加的“瘋狂工作會議”上,李趕坡首先肯定了當時各項工作所取得的突破進展,進而強調說,經濟危機中,企業要生存就靠拼、靠智慧,靠瘋狂去幹

什麼是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

很多時候,做企業就是在不確定、沒有路的時候找到路,如果輕易地說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就什麼也幹不了。

文:中外管理 辛國奇

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始終有利用這次危機繼續發展的想法,看到鋼鐵行業形勢好轉,他決定發力:讓敬業集團從年產能500萬噸,飛躍至1000萬噸——千萬噸級的鋼鐵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才強,才能保持住行業地位和市場佔有率。如果發生產業政策調整,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沒有來得及長大的“小魚”。因為,鋼鐵是規模產生效益的行業,必須做大才能生存,才能參與。規模小了競爭力弱就會垮掉,要想長期生存就必須做大再做強。

但這個想法再次遭到了質疑。彼時,很多鋼鐵業內專家都認為,平山縣不適宜投資大規模的鋼廠,因為“三無”:無鐵路、無港口、無鐵粉——上1000萬噸只能是痴人說夢。

的確,當時的大型鋼廠,要麼交通便利,要麼背靠資源,要麼適合人才聚集,敬業集團似乎沒有一條能占上。

但企業家之所以能成功,就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異於常人。他們往往具有普通人所不具有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意識,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表現出對傳統的背叛,他們帶著這種觀念和意識破壞舊秩序,改造“不可能”。

李趕坡發現了敬業集團擴大產能的六大優勢:一、敬業集團緊鄰華北市場,消費集中,實踐也證明石家莊的鋼價在全國東北部區域是最高的;二、使用焦炭便利,距焦炭產地集中的山西僅200公里;三、鋼鐵冶煉輔料如石灰石等就近可取;四、內地勞動力集中,便於招工;五、適應國家城鎮化政策,一個產業支撐一座小鎮;六、在開發大西北的前沿,鋼價有後發優勢。

李趕坡在“企業發展優勢及願景教育培訓班”的一次講課中,詳述了這六大優勢,他認為,仔細核算,敬業集團原料成品的總運輸成本其實比沿海鋼廠都要低。

立下宏大目標,別人嘲笑痴人說夢,他卻帶高管爬山磨礪心志、激發鬥志

李趕坡舉例說,鋼鐵成本里,最大的運輸成本是礦石,大部分鋼廠用海外鐵礦石,噸鋼大概使用1。5噸礦石。而沿海鋼廠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每噸鋼節省了1。5噸礦石的運費,但其劣勢則有很多,比如,產品內運到西北市場需要1噸運費,還有石灰石、焦炭、煤等輔料需要運輸,摺合下來每噸鋼需要總共花費1。6噸的運費。也就是說,一噸鋼出廠後再運至西北地區,其整體劣勢大於優勢0。1噸運費。相比之下,敬業集團除了要支付海外鐵礦石內陸運費外,因為產品出廠就是石家莊市場,加上節省的輔料運費,每生產一噸鋼,其綜合優勢大於劣勢0。4噸運費——也就是說,敬業集團在周邊地區銷售的話,比沿海鋼廠的成本還要低!

此外,敬業集團擁有得天獨厚的鐵路運輸優勢——只有敬業集團在朔黃鐵路沿線,其他任何鋼廠都不具備這個優勢。敬業集團可以利用朔黃鐵路的三汲站,運輸礦石、煤炭等原料,同時將成品鋼材運送到大西北及港口。

“這些條件一些是先天的,一些是我們創造的,總之是我們的優勢。如果堅持正確的戰略,管理趕上同等水平,敬業集團在競爭中必將立於不敗之地。”李趕坡當時說。

李趕坡堅定地認為,中國經濟逐步要向西部發展,在產業轉移、調整的大背景下,內地鋼廠其實是有後發優勢的。“我做事歷來不跟風,不扎堆。建鋼廠別人擠沿海,敬業在內陸;建酒店別人進市區,敬業在郊區;建度假村別人擠溫塘(石家莊熱門景區),敬業佔滹沱河旁。”

在李趕坡的堅持下,敬業集團決定劍指千萬噸規模,一項擴建500萬噸規模、投資150億元的浩大工程,就此吹響了號角。

翻看敬業集團數十年來彙總的近20萬字的會議紀要,2009年4月8日召開的一個“關於瘋狂工作會議紀要”,吸引住了筆者的眼球。在這次敬業集團所有高管參加的“瘋狂工作會議”上,李趕坡首先肯定了當時各項工作所取得的突破進展,進而強調說,經濟危機中,企業要生存就靠拼、靠智慧,靠瘋狂去幹。瘋狂工作與不瘋狂工作效果大不一樣!

彼時,李趕坡激勵所有高管要以積極的態度、最高的標準、瘋狂的行動去完成自己分管的工作。“態度積極,工作就不一樣,工作要高標準,瘋狂地行動,按部就班是不行的。環保手續難度很大,一跑就有很大好轉;朔黃鐵路運作得好,還要投資三汲(地名)貨場,可運煤、焦炭直接到三汲,企業條件得天獨厚……只有瘋狂才會商機無限,我們必須要瘋狂起來。”

就在“大戰”開始前,李趕坡帶領敬業集團所有幹部去爬了平山縣天台山。此山又名王母山,《元和志》記載:“山在縣西北,一名王母山,漢武帝于山上立祠,今王母觀也。”漢武帝在山上建王母觀後,敕封王母山為“天下王母祖庭”的美稱。後期,敬業集團還開發了這座千年道教名山——王母山風景區。

立下宏大目標,別人嘲笑痴人說夢,他卻帶高管爬山磨礪心志、激發鬥志

李趕坡喜好爬山,更喜好帶領集團幹部在重大行動前爬山,以此磨礪心志,激發鬥志。李趕坡此次帶領大家攀登的目的地是位於天台山山腰的北臺,此處海拔1252米,可以一覽平山縣東部平原地區。當時,敬業集團在北臺設定了簽到處,每一名登上北臺的員工都在此簽到,以證明自己成功登頂。

在登頂後,李趕坡即興說了幾段話,因為太精彩,被工作人員記錄下來。筆者看到,整篇講話再次強調了“瘋狂去工作”,而且是在“登高望遠、明確大目標”的背景下,就像是一篇戰鬥檄文,極富哲理,引人深思:

爬山其樂無窮,效果很好,肯定可以治失眠,還可治食慾不振。爬山還能悟出工作上一些道理,平時工作中有些人說長道短,無端鬧事,但今天就不會,因為爬山目標明確,而且很累,沒有精力去想別的。同樣道理,如果平時工作量很大,大到必須用盡全力才能完成任務,就沒有精力去鬧事。哪個單位有人經常鬧事,就說明這個單位人太多、工作量太小,要大力精簡人員。具體講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站得高才會望得遠,才會有遠大目標。

敬業佔地幾千畝,石家莊利稅大戶之一,你身在敬業感到敬業很大,外邊客人也說敬業很大,究竟敬業大不大呢?今天,你站在天台山上看到敬業很渺小,瞪著眼睛使勁搜尋才能找得著。為什麼現在小了?因為你站得高了。假如你站得再高一點,到駝梁山敬業就會顯得更小,拿上望遠鏡才能看得到。如果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就怎麼也看不到敬業了。珠穆朗瑪峰高度近9000米,但放到11034米深的太平洋裡會怎麼樣呢?就會看不見了,這就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你還敢說敬業大嗎?

所以,無論幹什麼事要站得高才能看出自己的差距,才會有遠大的目標,搞鍊鐵的、鍊鋼的、軋材的認為自己不錯了,整天沉浸在滿足之中,那是你自己與自己比進步了。你再站高一點看遠一點,你與中國最好的企業比一比,與世界最好的企業比一比,就會感到差距太大了!

有的科段級幹部認為自己管著100多號人,自以為了不起,對員工不關心,工作不深入不踏實,甚至還有謀私現象。你想想你才是老幾!你也有資格對工人不好嗎?有資格不好好工作嗎?有資格謀私嗎?你站

太低了,這樣下去終究做不成事,遲早被淘汰。

我們再想想,南甸河裡的魚見的水域跟長江裡的魚一樣嗎?跟東海里的魚一樣嗎?如果我們不走出去,只不過是南甸河裡一條從沒見過世面的小魚,還自以為很了不起。

同事們!當我們驕傲自滿不求進步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去登山望遠。

第二,努力比聰明更重要,只有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我們今天大部分人爬到了山頂,是靠聰明呢,還是靠努力呢?當然是努力。幹工作就跟爬山一樣,只有努力才能完成目標、達到目的。有的人很聰明也很有知識,但是什麼事也做不成,幹部也當不了,當上就有人反對,正好就是因為這些人太聰明瞭,工作不努力,一生一事無成。

爬山是體力活,要努力才能達到山頂,搞技術、搞研究、搞管理也是同樣的道理,能力再大不努力也是不行的。努力可以彌補很多先天缺陷,不聰明可以學聰明,沒技術可以學技術。

所以努力是爬到山頂的唯一因素,努力是完成一切工作達到目標的有力武器。

第三,人的一生要拼命要瘋狂地工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虛度,只要活著就要拼命,就要瘋狂地工作。這還不只是你主觀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你必須要去做的,否則就將死亡。

整個大自然就是一個競技場,強者生存,弱者死亡。大海里大魚吃小魚,荒野裡野狼吃掉兔子,森林裡參天大樹獨佔陽光。大自然是沒有道理的,道理就是弱肉強食,人類社會也是沒有道理的,道理就是實力決定一切。

經濟領域更是如此,一個企業倒下去,一個企業壯大了,一個企業被另一個企業吞併了。這就是經濟領域的道理。

我們生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我們的企業處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我們想生存嗎?我們想發展嗎?那就只有一條路:拼命、瘋狂地工作!他人使100分勁,我們用120分力量,我們就能生存。

目前的金融危機對鋼鐵企業來說並不可怕,有不危機的時候。但是鋼鐵企業的矛盾是產能過剩的問題,要淘汰一批企業下去。我們經過幾年努力敬業壯大了,在這次洗牌中就很主動,很多企業都停了,而我們正常生產還盈利,這就是我們這幾年瘋狂工作、拼命發展的結果。

我們還要繼續拼命,以積極的態度、最高的標準、瘋狂的行動去完成各項工作。

在現在的危機中有很多良機,我們要緊緊抓住,現在物價很低是搞專案建設的大好時機,所以我們已經開始大規模地完善配套工程……我們還要抓非製造業的利潤,銷售不但直銷還要搞經營公司,採購上還要成立貿易公司,賺製造業以外的錢。洗牌一過,其他企業垮了,敬業更壯大了,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到時我們就是強者。

顯然,李趕坡是在讓所有幹部戒驕戒躁,放空自我,從而緊密團結起來,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鬥志投入到接下來一個個極為難打的攻堅戰中。

立下宏大目標,別人嘲笑痴人說夢,他卻帶高管爬山磨礪心志、激發鬥志

逆襲之戰,就此打響。瘋狂工作,全力展開。

從500萬噸到1000萬噸,各項工程量極大,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徵地,同時又要大量融資,供電、供水、交通等問題都要重新佈局。做企業似乎就是永遠跟自己作對,就像騎腳踏車,想前進就必須永不停歇。

萬事開頭難,既然說敬業集團身處山區,交通不便,那麼第一項工作就是修路。

敬業集團投資1。2億元建成了平山縣城到南甸的一條大道,寬20米,長15公里,將其命名為鋼城路。此前,這條路坑窪不平,嚴重影響鋼材運輸。新建的鋼城路不僅解決了敬業集團的運輸瓶頸,還串起了平山縣滹沱河以北的幾個鄉鎮,成為一條農民的致富路。

外部的路修好了,接下來就是內部的路。為了達到最優規劃,敬業集團要在廠區四周開設九座大門,同時必須修一條連線九座大門的“環線”,做到處處貫通。按照新的規劃,敬業集團的體量的確越來越大,這條按照一級公路標準投資的“環線”已達14公里。最終,合計44公里、總投資3。9億元的公路建設,大功告成。

鋼廠是耗電大戶,擴大規模離不開電力。化工廠時期,由於電力緊張,加上“電老虎”經常發威,所以停電是常有之事。後期,敬業集團逐步自建變電站。為了保證1000萬噸鋼鐵規模用電,當時敬業集團接連上了四座110千伏變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707兆伏安。而如何從國家變電站接線到公司,成為不小的難題。康雪元當時任職敬業集團動力廠廠長,多方協調才按期完工。“動力保障和別的工作還不一樣,最好一直‘默默無聞’,因為一旦出了問題,比如停電,影響的就是全集團。”康雪元笑著告訴筆者。

自此,1000萬噸的電力條件,已然具備。

接下來通水。1000萬噸鋼鐵的生產,用水也是個大問題。水井和水庫,顯然已供應不足。於是,敬業集團從滹沱河引水,鋪設了15公里長的引水管道,又接了下觀水庫、閆莊水庫水源。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環保、節約,敬業集團上了兩座高標準的汙水處理廠,達到滴水不外排,徹底解決了1000萬噸鋼鐵規模的用水問題。

至此,地:已經徵好圈定;路:已經修好,廠區外環路、鋼城路;水:上引下觀水庫,下引滹沱河;電:四座110千伏變電站——通水通電通路,這些本都是輔助工作,但每一項工作都很艱鉅,都是難關。三關闖過後,到了最為棘手的融資環節。

彼時,每100萬噸鋼鐵產能,包括路、電、水等基礎設施,至少要投資20個億,500萬噸鋼鐵產能至少需要投資100億元。

當時,雖然有“4萬億”政策,但民營企業融資仍然很有難度,僅以專案、裝置、廠房去融資,100億顯然永遠湊不齊,因為金融機構會從風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慮,抵押擔保價值實際上都是要打折扣的。

事實上,所有實體企業,在專注主業的同時,都需要有金融思維。銀行眼中的實體企業,資產公司眼中的實體企業,政府眼中的實體企業,實體企業自己眼中的實體企業,從這四個視角去看,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資金鍊出現問題想貸款,感覺自己規模挺大,拿點東西抵押就能融來很多錢,其實情況遠非如此,相反還覺得銀行“欺負”人。

有的企業管理者不明白,認為抵押物很值錢,但全部抵押了沒拿到多少資金,最後造成“小馬拉大車”。如果沒有正確的金融思維,反而有錯誤認知,企業出現危機,最後怎麼倒的都不知道。

2008年時,李趕坡去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發現位於北京西南四環的企業總部基地適合做敬業集團的辦事處,於是便租了房子,將融資部、貿易公司等職能部門遷往北京。隨後,敬業集團乾脆投資買下一棟7000平方米的小樓,作為集團駐北京的總部。自從敬業集團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不動產,繼而有了常設機構後,融資工作不再被動,甚至有了一定的主動權,可以選擇額度高、利率優惠的金融機構合作。

進軍1000萬噸規模的融資難題,最終迎刃而解,敬業集團的融資工作也終於告別了“四處化緣”的時代。

聯想到創業初期籌錢時跑斷腿、說破嘴、笑僵臉的經歷,李趕坡事後分析說:“為什麼2009年後融資效果有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一是企業大了,有抗風險能力,各銀行紛紛看好;二是融資部設在北京,各家銀行直接在北京就能洽談工作,加上北京的不動產價值水漲船高——這說明區域的選擇太重要了!”

萬事俱備後,擴產能工程全面鋪開。同時開工的燒結機就有五臺,高爐六座,鍊鋼爐三座,軋線三條,卷板線一條,可謂浩浩蕩蕩,氣勢恢宏。2010年的一天,李趕坡來到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看到各項工程每天都有新變化,他突然想到,敬業集團已不是十餘年前無奈建“瘦身高爐”的小公司了,此時做任何事情,必須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同時,此次擴產能工程規模宏大,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後面再小修小補,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且後患無窮。

隨即,李趕坡創造性地提出工程建設“四個一流”的原則——“一流的設計隊伍,一流的施工隊伍,一流的裝置製作廠家,一流的試產隊伍”。此原則也成為敬業集團各項工作始終堅持的一個預設守則。

2011年7月,敬業集團1250mm熱軋卷板生產線投產,可生產冷軋基料、普板、低合金高強度鋼、管線鋼和優質碳素結構鋼等優質產品。至此,敬業集團的鋼鐵規模觸達了1000萬噸。

從2010年到2012年,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裡,敬業集團新增的500萬噸鋼鐵產能全部建成投產,他們一個猛然發力,就逆襲到了“千萬噸產能俱樂部”——當時敬業集團共有18座高爐、7座轉爐、6條螺紋鋼生產線、1條盤圓、1條中厚板、1條熱卷板,實際上已達到1200萬噸鋼鐵規模。

2009年12月,李趕坡在談及發展願景時就談道,“計劃四年再建400萬噸,每年增100萬噸是不吃力的,也可能兩三年完成,每年增200萬噸。”同時,他提議公司每增加100萬噸鋼產量,給每位員工一次性發放獎金1000元。

果不其然,能闖敢拼的敬業員工,再一次超常規提前完成了任務。以下一組資料,足可以看出敬業集團的加速度、跨越式發展:從創業到產值1個億,敬業集團用了10年;從進軍鋼鐵到500萬噸規模,用了13年;從500萬噸到1000萬噸規模,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立下宏大目標,別人嘲笑痴人說夢,他卻帶高管爬山磨礪心志、激發鬥志

時間來到2017年4月,李趕坡在“增效降本、改革創新表彰大會”上,對於敬業集團衝刺1000萬噸鋼鐵規模,做了回顧和總結,他當時說:“‘打出去,衝上去,永遠爭第一’是敬業的靈魂。如果不具備‘打出去、衝上去、永遠爭第一’的精神,沒有這個靈魂在心裡,就不是合格的敬業人。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決定的,什麼樣的思想決定成就什麼樣的事業,積極的思想決定事業的成功,消極的思想決定一事無成。如果當初沒有建設1000萬噸鋼鐵企業的想法,那麼能達到現在的企業規模嗎?當初建設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這地方不適合建鋼廠,因為敬業首先不在沿海,第二沒有鐵路,第三沒有鐵礦,怎麼能建1000萬噸規模,就是500萬噸都不行,但是我們下定決心要建1000萬噸規模。有了建設1000萬噸規模的目標,就開始全方位地努力。但如果連想法都沒有,根本做不出這樣的事業。”

李趕坡還創造性地提出,敬業集團的任何工作都必須堅持結果導向論、反對條件決定論。“敬業就是要結果,為了達到好的結果,只要不違法、不違規,就努力往前幹。反對條件決定論,說條件不具備幹不成。敬業每走一步都沒有條件,但是最終都成功了。所以,今後任何人做事都不能講條件,講客觀,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

事實上,很多時候,做企業就是在不確定、沒有路的時候找到路,如果輕易地說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就什麼也幹不了。而對於創造過多個“不可思議”的敬業集團來說,他們自然不會輕言“不可能”或“不行”,李趕坡的這“兩論”,就是最好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