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AI照進現實

由 北京商報 發表于 攝影2023-02-02
簡介表面上看,演算法不斷出現,實際上仍供不應求,“原因在於行業資料匱乏、演算法通用性差、裝置繁雜等”,以AIoT(智慧物聯網)為例,曠視研究院演算法量產負責人周而進解釋道,“曠視希望透過演算法量產,將人工智慧生產過程標準化,降低演算法生產門檻,

ai斑點效果怎麼做

編者按:2022年,在元宇宙、AI、量子等眾多前沿領域,不僅有大廠和創業公司,還有更多傳統機構也蜂擁而入。無論是大洋彼岸的Roblox、Meta,還是身邊的AR、VR、腦機、算力,各種概念和產品層出不窮。前沿科技領域捲起的商業旋風,正從上游加速傳導至下游,透過由虛入實場景化應用,匹配真實需求與未來世界,在彼此細分的商業賽道上大浪淘沙,這究竟是一個醞釀巨大機會的“新風口”,還是看破不說破的商業謊言?

2022年11月下旬,百度Apollo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60平方公里範圍內,首批投入10輛第五代無人車Apollo Moon開展前排無人道路測試。如今像百度無人車、天貓精靈這樣被人熟悉甚至深度體驗的人工智慧很多,但在幾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2017年5月27日,圍棋九段柯潔強撐著下完白126點後離開座位,在沒有攝像機鏡頭的區域獨自流淚,啜泣的聲音讓坐在十幾米外的觀眾竊竊私語。20分鐘後他在第三局中盤認輸,以0:3結束了這場耐人尋味的人機對決,輸給AlphaGo的照片傳遍全世界。

棋局外,斯皮爾伯格2001年的電影《人工智慧》中的臺詞更顯前瞻:在現代科技萌芽初期,所謂的思考型機器震驚全世界,那隻不過是會下棋的電腦,是好久之前的事。

當現實和科幻片隔空碰撞,數字化風暴席捲中國。2017年,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此後人工智慧常與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創新等關鍵詞相伴出現。如今人工智慧早已不等同於機器人,而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技術,2021年全球人工智慧產業規模3619億美元,其中中國佔4041億元,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生產力成為全球競爭的最大變數之一。

沒有參照系,開拓無人區

1965年,體長約1mm,由302個神經元構成,具備感知、逃逸、覓食、交配等複雜智慧行為的秀麗隱杆線蟲,被科學家Sydney Brenner作為分子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模式生物。近20年有3次諾貝爾獲獎的工作圍繞秀麗隱杆線蟲實驗展開。

50多年後,大洋彼岸的智源研究院天演團隊以秀麗隱杆線蟲為載體,釋出了目前已知領域生物精度最高的模擬線蟲模型天寶1。0。該模型實現了全部302個神經元及連線關係的精細建模,神經元結構模擬採用多艙室模型,單神經元艙室最多2313個,全身具有96塊肌肉+3341個力學計算單元,具備嗅探並蠕動至興趣目標等能力……

這背後的意義在於,“生物的腦模擬或者說生物腦的精細模擬,是啟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重要路線。高精度智慧線蟲的誕生,是從生命智慧邁向智慧生命的關鍵一步”。智源研究院院長黃鐵軍解釋稱,以“高精度線蟲模擬”為突破口,旨在探究生物神經元的內部運作機制和方法,尋找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潛在路徑。

在人工智慧領域,出自中國的技術突破和專利名單不斷拉長。斯坦福大學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期刊、會議論文和相關出版物的數量上繼續保持全球領先。2021年中國提交的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佔全球總數的52%。

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希姆計算的專利申請就在這52%裡,希姆計算成立於2019年4月,迄今申請專利172件。2021年希姆計算申請專利48件,承接的“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創新”專案中的“RISC-V人工智慧矩陣計算擴充套件指令集標準制定”課題,實現了中國公司在全球核心指令集制定領域的話語權。

類似的創新也常在無形中改變普通市民的生活。2020年,百度智慧駕駛網聯業務首席產品架構師趙薦雄和同事頂著30度的高溫“刷街”兩個月,整理出廣州黃埔區所有的紅綠燈、擁堵點、施工黑點,為搭建智慧交通系統做功課,讓車、路、城做雙向的資訊流動。

實現智慧網聯的過程中,趙薦雄團隊申請的車路協同車輛事件確定方法、相關裝置及計算機程式產品專利,車輛監測方法、裝置、雲控平臺和車路協同系統專利,已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在北京亦莊,10多個與紅綠燈、智慧車載終端相關的專利在提案階段,已完成329個智慧路口、13條動態綠波建設,支援9個路口的綠波通行。單點自適應路口車均延誤率下降28。48%,車輛排隊長度下降30。3%,綠燈浪費時間下降18。33%,雙線幹線綠波道路車均延誤減少16%以上,市民遇到一路綠燈的機率大大提升。

價值務實,效率無盡提升

當鏡頭轉到1600多公里外的福建南平,超7000家建盞企業和個體,讓失傳數百年的燒製技術成為新產業,貢獻產值75億元。

“取建陽特有的黏土製成鐵胎,以當地釉石、草木灰等材料入釉,再經過窯爐內13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這樣的盞才稱為建盞。每一隻建盞都是不可複製的藝術品,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精確記錄每隻建盞的生命歷程,對建盞的品牌保護非常有幫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建窯建盞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說。

水泥+人工智慧也講出了新故事,入行近30年的華新水泥“萬噸線”廠長劉文兵,幾年前覺得智慧化比較遙遠,現在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萬噸線’每年要燒42萬噸標準煤,加上智慧生產系統後,基本上每年可以替代12萬噸煤的量,替代率最高達到38。3%,光這一項,差不多就減碳30多萬噸,節省成本1。5億元以上。未來我們的保底目標是煤的替代率超過50%。”劉文兵對此自信十足。

與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一樣,人工智慧在正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扮演著提升生產效率的角色。

自人工智慧發展之初,演算法、算力、資料就被認為是基本三要素。國際知名諮詢公司Gartner認為,任何一個行業、企業,只要有場景、有積累的資料、有算力,都可以落地人工智慧應用,但落地的效率、週期可能會遠超預期。人工智慧要成為企業的生產力,就必須以工程化的技術來解決模型開發、訓練、預測等全鏈路生命週期的問題。

曠視將所謂的工程化聚焦在演算法上。伴隨著數字化轉型熱潮,火焰檢測、工業質檢、零件計數、危化品檢測、通行管理、明廚亮灶、高空拋物檢測、普洱茶茶餅識別、破皮速凍水餃檢測……五花八門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進入日常生產生活中。

表面上看,演算法不斷出現,實際上仍供不應求,“原因在於行業資料匱乏、演算法通用性差、裝置繁雜等”,以AIoT(智慧物聯網)為例,曠視研究院演算法量產負責人周而進解釋道,“曠視希望透過演算法量產,將人工智慧生產過程標準化,降低演算法生產門檻,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演算法生產的工作中,提升演算法生產效率。”這契合了曠視文化衫上的那句“技術信仰 價值務實”。

融合創新,競爭力進階

“每個新晶片大體上包含其前任兩倍的容量,每個晶片的產生都是在前一個晶片產生後的18-24個月內。”1965年時任快捷半導體公司研究開發實驗室主任的摩爾,在《電子學》雜誌35週年專刊上披露了自己的發現,這一經驗之談成為未來晶片領域奉為圭臬的“摩爾定律”。

如今摩爾定律已接近瓶頸,工藝極其複雜的晶片產品,比任何時候離人工智慧都更近。“我們已經達到中心化峰值。”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的觀點讓人們將更多關注力放在邊緣位置,儲存和網路會變得越來越分散式,去中心化。定製晶片和處理能力遍佈到整個系統,並嵌入人工智慧來最佳化工作負載,從而改善延遲、效能、頻寬、安全性以及其他等價值維度。

拋開技術層面的融合創新,產業端的融合比比皆是,零售、金融、醫療、工業……數字化浪潮下,人工智慧+幾乎成了數字化轉型的通用路徑,但這種結合往往不是簡單的1+1。

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工業網際網路的模型包含著工業知識、工業經驗、工業機理,這說明工業網際網路是融合性的,既要懂工業,又要懂數學建模,才能發展好工業網際網路”。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馮旭強調。華新水泥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結果是,水泥工藝專家成了智慧系統開發專家,演算法工程師熟悉水泥生產的各種工藝。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中國工業網際網路體系建設已初步完善,行業發展進入提速期,網路、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實現規模化發展。截至2022年5月,國內工業App總量突破59萬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破萬億元大關。

在老百姓身邊,新產業正悄然成長。據示範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君介紹,截至目前,示範區常態化開展測試和商業化服務的各類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430輛,發放牌照376張,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900萬公里,乘用車累計服務人次超70萬,無人配送訂單超過13。6萬,無人零售累計服務超81。2萬人次。

誠如工業網際網路和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賽道越來越寬。據不完全統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智慧”“智慧”相關表述達到57處。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