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論語講記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由 黃博士講自主學習 發表于 攝影2023-02-06
簡介生1: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就會有眼前的憂患

表情不自然是什麼意思

師:今天我們講,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我們日常口頭裡面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生1: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就會有眼前的憂患。

師:長遠的考慮和眼前的憂患是因果關係嗎?反過來說,如果我進行了長遠的考慮,也就沒有眼前的憂患了嗎?你們可以舉例說明,這個邏輯是否正確。

生2:我認為是正確的,比如說下棋,多考慮幾步,就不怎麼會犯錯。

師:這裡你偷換了概念,應該是多考慮幾步,就沒有眼前的錯誤了。眼前的錯誤,跟你多考慮幾步並沒有必然聯絡,而是你剛剛講的容易犯錯誤有關。我這麼說了,你們就是知道哪裡出問題了。

論語講記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不是經常有句話叫活在當下,未來不迎嗎?《道德經》裡面也講,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用當下的辦法,解決當下的事情。很多書裡面把它改成,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這些改老子原本的人根本就是不理解老子的意思,他們只會看書,不會做事,而道德經是做事後,智慧的結晶,不做事自然理解不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你們以後無論看《論語》的解讀還是《道德經》的解讀,最好看那些經商,從政或者帶兵的人的解讀,更接地氣,關於這句的解讀我以後再講。

要想正確解讀這句話,就要把這句話裡面的核心字理解清楚,這裡的核心字,就是遠和近。關於遠和近的解釋,我在上節課,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講過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相當於是上節課的延申,上節課孔子叫我們要習其相,而不是性其相,就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去了解事物的真相,而不是透過描述或者外觀的介紹去了解事物。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注重實踐應用的學問,而不是西方那種象牙塔學術,有完整的邏輯體系,各種細枝末節,比方心理學就分成很多各種各樣的心理學,行為心理學,金融心理學等等,而且每一門都是幾本很厚的書籍,按照那種方式,一個很難把一門課瞭解得很透徹,更何況好幾門課程呢?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就不同,是以人為中心的學問,管你什麼心理學,只要跟我當下的任務狀態相關的,我都拿來用,根本不會分那麼細,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解,這樣更接近事物的本質,而是不是像西方那種描述了一大堆,解決問題卻用不上。我們中國的佛學或者道家學問,直指人心,直接指出問題的本質,效率高不說,而是自己也非常輕鬆。但是我們現在有這方面學問和能力的很少,大多數人學習心理學都是跟著西方在學習,我們大學心理學的課本都是西方翻譯過來的課本。

論語講記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回到這句話,

近表示容易,簡單的,淺顯的。遠表示複雜的,困難的,深奧的。那麼這句話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個人如果沒有做到努力謀劃和考慮的種因,那麼他所在意期待的那個果,最後帶給他的也只能是憂患和禍害呀!

這樣是不是就有邏輯關係了,也就是我們在習其相的過程中,需要在因上下功夫,得到的果自然就不會禍患連連了。

這裡我給大家講一下你們要想提高你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最好去認真寫一下,我現在已經給你們簡化了很多工了。完整的訓練過程應該是,我把任務佈置下來後,你們提前先查好,做好準備,我講解的時候討論,討論完後,你們把正確的解讀寫出來。我也會寫一篇給你當作參考,參考完後,你們再改,改完後,我再給你們點評點評,這樣一個完成的過程訓練下來,多做幾次,你們無論是表達能力,還是邏輯思維能力就會提升很多。這個很耗時間,但是我認為要想提高的話,這個時間是值得的,等你們放假後我們就這樣做幾次吧,這個過程有點燒腦,你們要做好準備。

論語講記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種方式的學習就是以任務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你們要去查資料,討論分析,總結,最後寫出來,得到的一定是各方面的鍛鍊,能力也有了,知識也記住了,也知道怎去用。而以課堂或者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你們最多就是死板的記住了很多知識,根本不會用,更談不上,多少邏輯思維能力的鍛鍊。

同樣的你們去表演一段英語電影的片段,然後拍出來,也是以任務為中心的學習方式,這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教你們英語,而是你們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要去揣摩人物的心理,表情,練習臺詞,背臺詞,模仿人物的動作,自然就把英語學會了,比你們坐在課堂上聽課要有效果得多,所以以後給你定好任務之後,一定要認真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