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北京中軸線約5.9平方公里遺產區、15處遺產點公佈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攝影2023-02-07
簡介葉楠介紹,編制工作必須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的框架內進行,依據遺產構成要素及遺產價值,劃定保護管理分割槽,即遺產區和緩衝區,並明確相應的保護管

什麼位於北京中軸線上

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北端為鐘鼓樓,向南經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東西對稱佈局於兩側。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示《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公示期至12月24日。《規劃》明確了上述15個遺產點,以及遺產區和緩衝區的邊界,其中,遺產區總面積約5。9平方公里。

明確遺產區及緩衝區的邊界

北京中軸線是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禮儀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居中道路遺存,與現代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共同構成的井然有序、氣勢恢宏的城市建築群。

針對各遺產構成要素型別多樣、形態各異、空間多點的特點,《規劃》以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為核心,合理劃定保護區劃,明確遺產區及緩衝區的邊界,確保遺產價值特徵能夠得到完整保護並持續強化。

《規劃》明確,遺產區是包含承載遺產價值的全部構成要素,以及構成要素之間的必要的連線區域。主要依據歷史城牆或者圍牆邊界、道路中心線、河道外側堤腳線等界劃,總面積約5。9平方公里。

具體邊界為北至鐘鼓樓北側圍牆;南至先農壇南側外壇牆南擴2米-永定門甕城、箭樓地面標識南邊界-永定門東街;東至鐘鼓樓圍牆及廣場東邊界-地安門外大街路東側傳統建築東輪廓線-地安門內大街北京明清皇城牆遺存-景山圍牆-筒子河外沿牆-勞動人民文化宮圍牆-中國國家博物館圍牆-廣場東側路(南段)-前門大街道路中心線東擴10米-天橋南大街道路中心線東擴15米-永定門內大街-天壇外壇牆一線;西至鐘鼓樓圍牆及廣場西邊界-地安門外大街路西側傳統建築西輪廓線-地安門內大街北京明清皇城牆遺存-景山圍牆-筒子河外沿牆-中山公園圍牆-人大會堂西路-廣場西側路(南段)-前門大街道路中心線西擴10米-天橋南大街道路中心線西擴15米-永定門內大街-南緯路南巷-燕京北街-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圍牆。

緩衝區包含位於遺產區周邊且與北京中軸線形成和發展聯絡緊密的區域,可有效保障遺產的完整性。主要依據道路中心線、河道外側堤腳線界劃,總面積約45。4平方公里。

具體邊界為北至北護城河;南至南三環;東至雍和宮大街-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東單北大街-建國門內大街-東二環及南護城河(東段)、京滬高速規劃路;西至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宣武門內大街-宣武門外大街-菜市口大街-開陽路。

分類制定保護管理措施,突出整體保護

《規劃》明確,將針對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禮儀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居中道路遺存,與現代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的不同特徵,分類制定遺產構成要素的保護管理措施。

比如,針對故宮,除了文物建築修繕,保護措施還包括城垣院牆修繕、傳統鋪地修補、古樹名木養護、筒子河濱水環境整治等;正陽門箭樓突出文物建築修繕、文物展示利用、大樹景觀最佳化、北京雨燕保護;永定門御道遺存側重石質文物保護和展示設施最佳化。

《規劃》體現了“整體保護”原則,提出重點對與北京中軸線相關的景觀視廊、城市天際線、歷史城廓、歷史街巷、城市標誌物等制定保護管理措施,依託老城整體保護,烘托北京中軸線空間統領作用。

《規劃》強調,要保護遺產真實性,保持遺產特徵的豐富性。要從大歷史觀角度認識遺產,尊重歷史發展全過程,保護與展示北京中軸線及其環境在各時代形成的歷史遺存與城市發展印跡,保持各區段差異化的典型特徵,充分展示北京中軸線的多元文化魅力。尊重和保護不同時代、不同風貌的歷史文化印記,精細評估遺產儲存狀態,保護修繕堅持最小干預,系統展示闡釋北京中軸線悠久歷史和多元文化魅力。

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

記者注意到,《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強調的“人民至上”原則在《規劃》中得到了體現。

《規劃》充分考慮北京中軸線與老城的緊密依存關係,透過遺產保護最大程度推動區域功能最佳化、民生改善、環境提升等多重目標實現,促進遺產保護區域內外的良性互動,進而帶動老城整體保護,以遺產的合理有效利用,帶動更大區域功能最佳化;以重點文物的騰退保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以重要節點、道路的整治,最佳化老城歷史格局與傳統風貌。

針對北京中軸線構成要素管理層級複雜、相關利益人較多、社會關注面廣的特點,《規劃》提出,將健全職責清晰、執行順暢的遺產保護管理體系,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持續提升保護管理綜合能力,完善專家諮詢機制,全程指導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制定鼓勵支援策略,促進遺產傳承利用和公眾參與,最終實現對遺產的長期、有效保護與管理。

此外,《規劃》提出,要高標準建立遺產監測評估系統,強化預防性保護,對遺產的儲存狀況、環境狀況、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監測;搭建遺產檔案資訊系統,不斷完善基礎資料支撐。

■知道多一點

1.為什麼要編制《規劃》?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規劃所副所長葉楠表示,遺產區跨東城、西城兩區,沿線用地權屬複雜,用地功能多元,保護整治任務重、時間緊,因此建立共識、明確標準、制定計劃、統一步調是關鍵。

《規劃》是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必備材料之一,是有效保護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內在要求。同時,編制《規劃》也是《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基本要求,是落實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重要抓手。經批准後,《規劃》將成為指導北京中軸線保護、展示、利用、監測、研究等的基本依據。

2.編制《規劃》的依據是什麼?

據瞭解,編制《規劃》要對標世界遺產保護的管理要求,落實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銜接現有各類規劃管理體系。

葉楠介紹,編制工作必須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的框架內進行,依據遺產構成要素及遺產價值,劃定保護管理分割槽,即遺產區和緩衝區,並明確相應的保護管理要求,而這些要求的核心內容也被納入《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之中。

3.編制《規劃》的原則和目標是什麼?

《規劃》主要包括突出遺產價值、突出整體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發展四項原則。

《規劃》堅持以保護北京中軸線突出普遍價值為核心,確保遺產的完整性、真實性,不斷保持並強化遺產價值;堅持從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北京老城整體保護出發,對北京中軸線及其環境實施全要素保護和全過程保護。

在妥善保護的前提下,透過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展示併發揮遺產價值,引導全社會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統籌整合各項資源,切實考慮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關係,促進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

據瞭解,《規劃》旨在保護並傳承北京中軸線遺產價值,維護遺產完整性、真實性,提升遺產保護管理水平,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

4.北京中軸線的突出普遍價值是什麼?

《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名檔案》(階段稿)顯示,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歷經逾7個世紀曆史演進而延續至今持續影響城市發展。

北京中軸線是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且儲存完好的物質遺存,它的區域選址展現了人與自然融合的基本觀念,其規劃格局完整展現了《考工記》所載理想都城規劃正規化,建築序列構成了富於層次與秩序的城市景觀。

此外,北京中軸線持續的延續與傳承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徵,它與一系列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事件直接相關。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