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第12周 活字印刷術發明與應用—技術與文明(五)

由 大氣鉛筆依然 發表于 攝影2023-02-07
簡介儘管如此,古登堡本人卻沒有因為這項技術賺到錢,因為當時絕大多數人是讀不懂拉丁文的,能讀拉丁文的只有神父和大學教師,所以印刷的數量很少

在活字印刷術前人們用什麼

你好,歡迎來到一週一本書。今天我們繼續聊這本《技術與文明》。

歷史上有許多的發明不只發明了一次,比如前面我們說的蒸汽機,今天我們說的活字印刷術也是發明了兩次。

第12周 活字印刷術發明與應用—技術與文明(五)

活字印刷術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由北宋的畢昇完成了第一次發明。15世紀,德國商人約翰內斯·古登堡又一次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畢昇和希羅一樣,雖然他發明得早,但沒有被廣泛的應用,這是為什麼呢?

畢昇的活字是先用膠泥“刻”字,然後火燒變成活字,中國漢字太多了,光常用字就有3500字,每一個字都需要獨立製作,很難進行批次生產,這樣實際效率還不如雕版印刷。

古登堡的活字是“鑄”出來的,是透過模具澆鑄活字,這樣就可以批次製作,再加上,標準拉丁字母只有26個,算上數字、符號和變體字母,總共也不過一百多個,字模的重複利用率很高。

一個技術誕生後,如果有明顯的優勢,有利可圖,就會不斷地迭代升級,就像我們前面說的火炮、蒸汽機一樣。然而這件事情在畢昇那裡並沒有發生。

畢昇活字印刷最大的問題是,印刷工人需要從幾千個成型的活字模中選擇需要的漢字,如果工人不識字,這個工作就幾乎無法進行。對商人來說,改進技術不是太難的事,找一批識字率很高的工人才是真正難辦的大事。而西洋文字由字母組成,即便工人不識字,也可以透過辨認字母來選擇字模,這項技術的普及難度自然低了很多。

畢昇的活字印刷比起雕版印刷自然是進步的,但從商業上講,它卻是失敗的。因此,一項技術是否能夠大規模普及,往往不止取決於它本身的先進與否,也取決於它的商業應用效果,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援,是不可能被普及應用的。

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術也遇到了市場問題,他創辦的印刷廠,最早印製的是拉丁文版的《聖經》,它的印刷效果非常精美,得到了教皇的稱讚。

儘管如此,古登堡本人卻沒有因為這項技術賺到錢,因為當時絕大多數人是讀不懂拉丁文的,能讀拉丁文的只有神父和大學教師,所以印刷的數量很少。而且,一本《聖經》只要儲存得當,可以用上幾十年。再加上人工和紙張成本高昂,以及與投資人的糾紛,最後,古登堡破產了。

幸運的是,古登堡的印刷術沒有重複畢昇的命運,這項技術在他的同行手中得到了發展。

第12周 活字印刷術發明與應用—技術與文明(五)

他的同行們碰巧遇到一個重大商機。在當時,活字印刷術最適合印耗費紙張少、印刷週期短、市場需求大的印刷品,還有,主要內容是文字而不是影象,而且文字還不能一成不變,否則還是沒辦法跟雕版印刷競爭。巧合的是,剛好就有這麼一種印刷品同時滿足這幾項要求,那就是教會的“贖罪券”。

“贖罪券”就是教會斂財的一種手段——教會號稱,信徒購買贖罪券,就可以被上帝赦免罪過,死後靈魂得到解脫,不必再加入十字軍。用當時的話說:“當你為某個煉獄中的靈魂捐獻銀錢,投進捐獻箱,發出叮噹一響時,這個靈魂就從煉獄中應聲而出。”透過贖罪券聚斂而來的錢財,基本上都進了教堂的小金庫,用以翻修神殿,修建圖書館,或者成為某些主教的私產。

15世紀歐洲的印刷品中,有10%的只有一頁,有三分之一是贖罪券,據推算,當時至少印製了200萬張贖罪券。印刷廠的老闆和工人們,也都成為教會斂財的幫兇。

從本質上來說,技術是中性的,技術只有先進與落後的區別,沒有善惡之分。有善惡之分的,是發明和使用技術的人類。

16世紀,印刷術迎來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併為推動宗教改革發揮了重大作用。

馬丁·路德撰寫了以反對贖罪券為主題的《九十五條論綱》,隨後大量印製這份檔案,並寄送給宗教界和知識界人士。他的舉動很快受到公眾的支援。隨後,他乾脆用德語寫了一份簡易版的宣傳冊,把自己的主張傳播給更多的普通民眾。

宣傳冊的觀點簡潔明瞭,比如,第十三條講的是,人的原罪不能被救贖;第十四條講的是,贖罪券根本不能幫你改善自己的道德;第十六條說的是,與其透過捐助修廟,還不如透過努力工作來幫助他人……。隨便哪一條,對當時的信仰體系,都能夠產生巨大的衝擊。

馬丁·路德還是一個營銷天才,他出版了很多兒童入門讀物,告訴人們如何培養子女成為虔誠的教士。這些小冊子跟贖罪券一樣,短小精悍,印刷週期短,成本低,市場需求量巨大,不斷地被重印,影響力很快就超越國境,引發了席捲全歐洲的宗教改革風潮。

到1517年,馬丁·路德已經成為古登堡發明印刷機之後銷量第一的作者,而且,他把這項記錄一直保持到16世紀末。不過,他本人並沒有從中得到商業回報,不是不能,而是他不願意被利益所綁架。

印刷術的發明為歐洲宗教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援,宗教力量也反過來挽救了印刷術。從此人類對知識儲存、複製、分享的成本大大降低,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程序。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裡這麼說:

從本質上看,印刷是所有變革之母。印刷而成的思想,是插上雙翅準備高飛的思想,無處不在,無堅不摧,像群鳥一樣翱翔四方。

第12周 活字印刷術發明與應用—技術與文明(五)

好,《技術與文明》這本書就聊到這裡,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如何推進了文明的進步;也讓我們看到,技術如何把成千上萬的人送進戰爭的絞肉機、關進毒氣室、實施大滅絕。

用作者的話說,“我們今天已經擁有為數十億人提供糧食的能力,但也擁有毀滅數十億人的生命,以及掌握數十億人的資料、操控其生活與思想的能力。”

生活在一個被技術徹底重塑的時代,或許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但是,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繁榮和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特殊危機。我們要時刻提防有人利用技術作惡。因為,在現有科技的巨大作用力下,一旦作惡,就可能給人類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這本書還有許多精彩的內容,有鐵路、原子彈等等技術發明,你可以閱讀一下原書。今天就到這裡,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你可以把這本書分享給你的朋友。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