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使用針灸治療時,為什麼不建議空腹狀態進行?主要是預防不良反應

由 張紅林教授 發表于 明星2022-12-06
簡介在使用針灸治療的時候,臨床上多數情況下不建議空腹進行針灸,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眼底視網膜脫落能治好嗎

針灸是一項中醫臨床治療性操作,包括針刺和艾灸兩種具體操作方法。

針刺是指採取金屬針具刺激人體穴位,艾灸則是透過艾柱燃燒的溫度刺激人體穴位,有著微創、有效、安全、簡便的臨床特點,對多種臨床疾病特別是慢性疼痛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中樞及外周神經損傷如腦梗死、腦出血、面癱,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有著較好的臨床療效。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能夠刺激穴位達到緩解疾病的效果。

在使用針灸治療的時候,

臨床上多數情況下不建議空腹進行針灸,以免產生不良反應。但對於某些特殊情況,可以遵醫囑在空腹狀態下進行針灸。

使用針灸治療時,為什麼不建議空腹狀態進行?主要是預防不良反應

#針灸#大多數不建議空腹進行

那麼為什麼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建議空腹針灸治療?

因為空腹針灸時體內沒有熱量供應,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增加暈針反應,如出汗心慌、噁心欲吐、頭昏、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比如

有些女性在空腹時比較容易引起低血壓和低血糖

的情況,因為

針灸時

要持續半個小時左右,所以低血糖或者低血壓

會出現

眩暈甚至昏厥的現象

空腹進行針灸有可能會導致暈針,所以不建議患者在空腹的時候進行針灸。

而過飽的時候也不要進行針灸,因為吃的東西太多在進行針刺時可能會因為行針時出現的痠麻脹痛而引起嘔吐,所以過飽過飢時都不可以進行針灸。另外由於患者自身氣血不充盛,所以也有可能降低針灸治療的療效,可能會表現為大汗、虛脫等症狀

比如

常見的疾病

關節病、腰腿痛、頸椎病等,一般不建議空腹進行針灸治療。

特別是使用艾灸治療疾病的時候,

空腹艾灸對人體

是不益的

。艾灸是對人體特定部位施以艾柱或艾條燻灼,以刺激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疾病目的。透過溫熱性刺激,艾灸時面板溫度升高,血液迴圈加快。

在空腹的狀態下本身氣血是有點不足,在受熱的情況下加速血的逆行,控制不住氣血的流竄

,很容易

艾灸過程中

出現暈灸的現象,

比如

出現乏力、冷汗、甚至暈厥等低血糖的表現,因此不建議空腹艾灸。過飽和過飢時都不宜艾灸,建議可以在餐後

1小時艾灸比較好。

使用針灸治療時,為什麼不建議空腹狀態進行?主要是預防不良反應

艾灸治療

那麼是不是在使用針灸治療的時候,都要吃飯後再進行?這個不一定,比如

部分消化系統手術後的患者,排氣後才能正常進食。由於受麻醉和手術的刺激導致恢復較慢,所以可透過針灸改善腸道功能,幫助排氣,這種情況下可以遵醫囑空腹進行針灸。

除空腹外,針灸治療的時候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當患者感覺勞累、疲乏、大汗,以及存在出血或自發性出血疾病時,都不建議針灸。若此時針灸,就有可能導致患者脈象紊亂、出血不止等症狀出現。建議及時告知醫生,進行對症處理。

在針灸期間應放鬆心情,有不適症狀應立刻告知醫生以免影響操作及療效。做完後要在醫院觀察三十分鐘後才能離開,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針灸後不要立即洗澡,要喝溫開水,避免涼水,要注意頸部休息,不要老低頭,避免吹風受寒

建議在進餐一個小時以後進行針灸治療,禁忌飢餓狀態或是飲酒、劇烈運動、暴飲暴食後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