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由 歷史解密坊 發表于 旅遊2021-07-24
簡介據明代朱國楨《湧幢小品·駱賓王冢記》所載:在明正德9年時,南通地區有一個姓曹的農民在城北黃泥口開荒掘地,偶然間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墓葬上石碑的題名,赫然寫著“唐駱賓王之墓”

駱賓王的墓為什麼在狼山

唐朝是富有詩情畫意的朝代,同時也湧現了諸多的大文學家,素來有“初唐四傑之首”的駱賓王正是其中之一。可是您也許不知道,這位本應該吟風弄月的大詩人,其最終結局卻成了千古的謎團。他的一生究竟經歷了什麼?百年之後又留下了哪些故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初中的教材中,我們曾學過一篇文章,名為《傷仲永》,講述了一位神童逐漸變為普通人的故事。可是神童並非只有這一位,還有一位真實的神童遠超於他們,甚至在成人之後仍然名垂青史,威震詩壇,此人便是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句看似童謠的詩歌作者正是駱賓王,短短18個字中,作者不僅令詩歌的韻律朗朗上口,而且還以“白毛”、“綠水”、“紅掌”、“清波”四個詞語,描繪出了一幅色彩與聲音完美結合的動態畫面,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駱賓王在作成這首詩時只有7歲。作為古人口中盛讚的“初唐四傑之首”,我們有理由相信,駱賓王兒時的確聰慧無比,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神童。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外國有句名言曾經說過,“上天為你打開了一扇門,必然會再為你關上一扇窗”,這句話放在駱賓王的身上再貼切不過。駱賓王雖天資聰穎極富才學,但是一生仕途卻多有坎坷,從武功主簿到長安主簿,幾番折騰下來,其最高職位不過才是一侍御史,而後便是被人陷害下獄,徘徊於底層鬱郁不得志。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可能是自身的才華被壓抑得太久,亦或是源於對功名的渴望,駱賓王終於有了爆發的一天。公元684年,英國公徐敬業於揚州起事,自稱是匡復府大將軍,以匡復李唐基業為理由公開反對武則天。為了能夠在道義上佔據優勢,徐敬業特地派人請來駱賓王,請求其為自己寫一篇討武檄文。駱賓王欣然應允,隨即揮筆寫下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該文開篇歷數了武則天的累累惡行,並以極為華麗的詞藻,對徐敬業起兵的正義性加以闡述,具有極強的表現力與說服力,甚至武則天看罷,也嘖嘖讚歎“如此人才,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不過“槍桿子裡出政權”,駱賓王的揮斥方遒,雖慷慨激昂,卻不能左右戰爭的態勢。武則天隨即便派出30萬大軍前來征討圍剿,將義軍被打的七零八落,徐敬業也慘遭殺害,反武的事業未競,成了一大遺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徐敬業義軍的土崩瓦解後,駱賓王也不知所蹤。歷史上對於駱賓王的結局也多有猜測,《舊唐書》中認為,駱賓王在兵敗之後,於亂軍中身死,還被武則天扣上了一頂“反賊”的大帽子。《朝野僉載》則記述駱賓王聽聞徐敬業兵敗的訊息後心灰意冷,隨即投河自盡,留下了千古的遺憾。還有一種說法更離奇,認為駱賓王經此一事後看破紅塵,隨即在靈隱寺出家為僧,甚至還在晚年時偶遇宋之問,對其進行了一次意味深長的點撥。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一直以來,駱賓王的下落都是一個謎,甚至不少史學家都在致力於尋找有關他的蛛絲馬跡,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駱賓王的墓葬終於得以重見天日。據明代朱國楨《湧幢小品·駱賓王冢記》所載:在明正德9年時,南通地區有一個姓曹的農民在城北黃泥口開荒掘地,偶然間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墓葬上石碑的題名,赫然寫著“唐駱賓王之墓”。農民出於好奇的心理將墓葬掘開,見墓主人全身完好且面色衣冠如新,立即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匆匆將墓葬重新埋好,只帶走了墓旁的石碑。可是這位農民天生膽小,對於此事越想越怕,為了不惹火上身,他便將墓碑打碎,重新扔回了原處。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此事是否真實發生過呢?在清乾隆時期,閩南名士劉名芳揭開了這一秘密。他在編撰《五山志》時,偶然在書中讀及此事,於是便悉心前往黃泥口尋找。在其著作中,他對此進行了描述:“訪得之:一抔殘土,半浸水中,掘地得斷石‘唐駱’二字,唐字未損,駱字蝕其下半矣。因請於太守董公(董權文),效前守彭士聖移金將軍墓故事,移葬狼山”。也就是說,曹姓農民發現駱賓王墓葬之事確實存在,並且還被後人再次發現,並將其骨骸遷移至狼山埋葬。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後人為何要將駱賓王埋葬於狼山呢?後世歷史學家曾對此進行過分析,並給予瞭如下三種解釋: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首先,狼山是著名的自然風景勝地,其與馬鞍山、黃泥山、劍山、以及軍山併成為“五山”,除此之外,狼山又是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是一座享譽盛名的宗教名山。駱賓王一生命運多舛,胸中抑鬱之情有目共睹,故此將其埋葬於此處,完全是想以佛家清靜無為之氣抹平其心中業障,以令其早日獲得解脫。

其次,從狼山的名字來看,其本身不免帶有凌厲之氣,不過該名字正好符合駱賓王的性格,其雖為一介書生,卻有傲世天下的氣勢,造反反對武則天,這份膽識,稱得上無人可比。

他是個文人,卻敢於起兵反抗武則天,死後埋狼山的原因應該有三點

最後,駱賓王長眠於狼山其實並不孤獨,相反他還有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為伴。在潺潺流水的山嶂之間,埋葬著宋代文天祥僚屬金應將軍、灤州的起義領袖、清末狀元張謇以及白雅雨烈士。

作為一代文人,駱賓王的傲骨錚錚受到了後人的尊敬,他以柔弱之筆描繪了一世的英名,甚至連許多武將都為此而自慚形穢,故此,埋在狼山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