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由 如意吉祥的祥子 發表于 旅遊2021-08-12
簡介清乾隆對西郊的山水園林更是情有獨鍾,在擴建和修繕諸園的同時,發現在圓明園、暢春園和靜明園之間,尚有一片空白,於是就新建起一座皇家園林“清漪園”,即現在的頤和園前身

三山五園都是什麼地方

越是熟悉的地方,越是不知道該如何記起。美輪美奐的頤和園,不知來過了多少次,更是如此!北京的西郊山清水秀,吸引了遼金元明清幾代皇帝的目光。追逐山水本是草原民族的天性,當他們入主中原,成為這座城市的新主人後,便在西郊建造了一座座行宮別苑。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頤和園在建園之前就已經是塊風景名勝區。遼金時期,山叫做“金山”,水叫做“金海湖”,山上建有金山行宮。元代時傳說一老翁在山上挖得一石甕金豆,山就改名為“甕山”,山前地勢低窪處更是匯聚了玉泉山諸泉泉水,形成一個大湖泊,故名“甕山泊”,也叫七里泊。在甕山泊北岸,建有一座宏麗的“大承天護聖寺”,湖中有兩座水閣,元朝皇帝常到此遊覽駐蹕。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到明朝時“甕山泊”改稱“西湖”,“大承天護聖寺”重修後改名“功德寺”,當時環湖寺廟及附屬建築已不少,號稱“環湖十寺”。到明神宗時,又在甕山南坡的中央部位,新建了一座園靜寺。明人曾描寫到:“寺門度石橋,大道通湖堤”、“山頂有屋曰雪洞,俯視湖曲,綿亙無際”。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清代時的園林建造已經達到高峰,在西郊陸續興建了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和靜宜園。清乾隆對西郊的山水園林更是情有獨鍾,在擴建和修繕諸園的同時,發現在圓明園、暢春園和靜明園之間,尚有一片空白,於是就新建起一座皇家園林“清漪園”,即現在的頤和園前身。至此,完成了“三山五園”的最後一塊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當時正好有兩件事,促成了建造“清漪園”的實現。一件事是適逢皇太后六十壽辰,乾隆選擇在甕山圓靜寺舊址,興建大型佛寺“大報恩延壽寺”,為母后祝壽,並改甕山為“萬壽山”。另一件事是由於京城用水及皇家園林的灌溉需求,需要整修西山一帶的泉眼水道,拓展西湖的蓄水功能。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深挖後的甕山泊,上引玉泉水,下接長河,湖水面積和深度都擴大了兩倍,挖出的泥土則堆積到甕山東麓,使甕山更加雄偉,同時按造園意圖進行山水地形的整治,以其水景取勝的特點,取名“清漪園”,西湖則更名為“昆明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清漪園從乾隆十五年(1750年)開始修建,連續興工15年建成,從而將京西龐大的皇家園林連成一體,不僅成為三山五園的最後一塊拼圖,也成了“三山五園”的構圖中心。此後暢春園用於奉養皇太后,圓明園用於皇帝日常居住和理政,萬壽山清漪園和玉泉山靜明園作為皇帝理政之餘的消閒養心之處,香山靜宜園則是皇帝遊覽兼理政的地方。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1860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完整存在一百餘年的清漪園被付之一炬。1888年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重修清漪園,前後歷時八載,並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頤和園再遭劫難,此後又用了9年的時間重修,才有瞭如今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

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園,但從未在清漪園中居住過,他只是在圓明園理政之餘,或乘舟或策馬,一覽萬壽山昆明湖諸景後便返回。慈禧太后重修頤和園,則是作為她長期頤養居住及聽政的離宮御苑,她是真愛這座園子!

如今暢春園永遠消失,圓明園成為遺址,唯頤和園輝煌如初。遊覽頤和園,請記住兩個人:乾隆皇帝與慈禧太后!!

北京深度(32)頤和園一:從清漪園到頤和園,三山五園的最後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