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豫西重鎮觀音堂,一個蘊藏眾多故事的地方

由 梁老師觀天下 發表于 旅遊2021-05-11
簡介到上世紀20年代,這裡已經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煤業市場,礦工們開採出來的原煤經火車運往東南各地,因此各地商家或煤販子都在觀音堂設立“辦事處”,以第一時間採購出產的原煤

觀音堂郵編是多少

在豫西的三門峽市澠池與陝縣交界處,有個觀音堂鎮。從鎮政府所在地往西500米,有座歷經數百年的觀音廟,廟裡至今還奉著巨大的佛像,每天香火不斷,觀音堂鎮由此而得名。

豫西重鎮觀音堂,一個蘊藏眾多故事的地方

位於觀音堂街中心的觀音寺

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詩人杜甫經過觀音堂鎮的石壕村,曾寫下了眾所周知的詩篇《石壕史》。

千百年來,這個地處崤山腹地的古鎮,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豫西重鎮觀音堂,一個蘊藏眾多故事的地方

唐朝大詩人杜甫經過的石壕村

上世紀初,隴海鐵路往西只修到觀音堂鎮,這裡便成了終點站。因此,大量的西運物資由火車運到這兒,或分載到船上經黃河水運,或用馬車載著經崤函古道西行,抑或是過黃河會興渡口(茅津渡)北運至山西。同時,西部、北部各地的物資又船載車裝拉到觀音堂等待裝火車東運,這兒由此形成了一個經濟中心,熱鬧程度可想而知。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與光緒逃至西安避難,後返回北京時就在觀音堂住宿。據說,當時給她修造的行宮因坐南朝北而引起慈禧的不快。她看了一遍嫌不吉利,便棄之不住,到當地大戶周員外家的豪宅過夜。

1914年春,馮玉祥將軍奉命到豫西剿匪,率部隊分乘三列火車第一次到觀音堂駐紮。7年後,他又率部西進,因觀音堂以西不通火車,只好再次到觀音堂停留,期間用炸藥炸開了一個山頭,將輜重暫存於此,留下專人看守。

1924年7月,魯迅先生到西安講學,他7月7日起程,先乘火車到觀音堂,然後乘船逆黃河而上,於7月14日到達西安,路上走了7天。據說,他從觀音堂到潼關90公里的黃河水道上就走了4天,可謂路途艱難,代價不小。但這90公里的水路卻給他帶來了創作靈感,寫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看鏡有感》與《說鬍鬚》。因為“斷頭路”而形成經濟中心,只是觀音堂的一個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在觀音堂鎮的地下,有豐富的煤炭資源,300多年前就開始開採了。到上世紀20年代,這裡已經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煤業市場,礦工們開採出來的原煤經火車運往東南各地,因此各地商家或煤販子都在觀音堂設立“辦事處”,以第一時間採購出產的原煤。由於經濟活躍,陝州的一些商家也看好這塊地皮,紛紛到此做生意,使得當時的觀音堂形成了比陝州城還要熱鬧的景象。在當時的條件下,觀音堂成為西部重鎮,也留下了革命的種子。1921年11月,隴海鐵路大罷工,觀音堂附近的鐵路兩邊工棚裡住著數千名修路工人,是鐵路工人中數量較多又較集中的區域。李大釗得知後,當即派羅章龍到此發動工人,指導、組織罷工運動,並取得了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家逐步改善條件,打通了觀音堂以西的鐵路,東西物流才得以順暢,觀音堂這個物流瓶頸也隨之消失了。往日熱鬧、活躍的市場氣氛,漸漸恢復了平靜。而且,這裡的煤炭資源經過幾百年的開採已逐漸枯竭,觀音堂鎮從此風光不再,回落到自身的農業鄉鎮隊伍之中。

豫西重鎮觀音堂,一個蘊藏眾多故事的地方

​ 如今的觀音堂街依然繁榮。

從19世紀中葉的煤業形成成熟的市場,到20世紀中葉開通隴海鐵路西部延長線,觀音堂鎮經歷了100多年的紅火期,由此演繹了許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