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探索真實的大禹治水

由 字水一滴 發表于 旅遊2021-09-07
簡介而當大禹接手治水使命之後,盆地內積水水位很可能已達到堰塞壩壩頂併產生溢流

禹把都城建在哪裡地圖

在史書和傳說中大禹因為治水的巨大功績受到華夏族各部共同的擁戴,並由其子啟建立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在華夏民族文化和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有關大禹品行功德的各種傳說有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因此,能否 找到大禹治水的確切證據,對理清中華民族的早期歷史,確定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典籍和傳說中大禹治水地點有很多處。有說在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治理的水系有黃河、淮河、長江、等等。

《山海經·海內經》對這一事件的記載: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haiyou 見禹方坐熊,慚而去。

《史記·夏本紀》記載:

於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①,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④,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 ,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還有很多古籍,如《尚書》、《淮南子》、《水經注》等等對大禹治水都有記載。這些古籍和傳說的記載,以現代實證科學的觀點來看,很多都不能令人相信。但是根據過去民族民俗學者的研究,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一些民族的早期歷史和事件透過口口相傳,可以傳承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華夏民族關於大禹治水在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上就有多處記載。,《詩經》是由青銅器上有載的兩千八百年前左右的人尹吉甫所收集。《詩經》中的詩歌成形的時間應比尹吉甫生活的時間更早。與史傳上的大禹時代相隔並不是太遠。大禹治水的記載和相關傳說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和完全的虛構。歷史上理應有相似、相近或可以附會的事件。否則傳說和古籍記載就不是有這個樣子。如果從這些傳說和史籍的記載中歸納出一些線索,再按科學的方法去尋找就有可能得到大禹治水的真相,無論最後尋找的結果如何,對華夏早期信史的建立都仍有極大的意義。

儘管情感上我們認可大禹治水的史實,但是本著科學的態度,對大禹治水的真實性我們不作預設,而是根據史籍的記載結合現代科學知識嚴格進行考查。

首先是確定大禹治水發生的時間。

根據甲骨文及現代考古的結論,現在能夠確定的華夏第一個有信史的朝代是商朝。存在時間大約為BC1600年—BC1046年。商之前的朝代沒有成熟系統的文字,還不能完全證實其存在。但是考古已經發現了多個商之前具有都城規模的遺址。由於《史記》中關於商朝世系的記載與甲骨文和考古結果完全一致,可以合理推斷《史記》中對夏朝的記載是有所本的。商之前至少存在王朝的雛形並有了世代相承的領袖人物。《史記》中夏朝延續了約470年。因此,假定這個世代的首位頭領就是大禹,那麼大禹活動的年代距今應該在距今4000——3600年左右。

第二。洪水發生的的規模和時間長度以及洪水可能的發生原因。

洪水的發生是“當帝堯之時”。在華夏曆史的傳說和古籍記載中,在帝堯之前還有炎帝黃帝顓頊等人。與他們有關的事件裡並沒有洪水的傳說記載。因此帝堯之前是沒有大水的。堯舜禹時期的大洪水是發生在原本沒有大範圍水面的地域。規模上,由” 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等記載可知洪水的不是侷限在一個區域性區域,而是發生在堯舜統治的下的廣大疆域。並且由大禹治水時“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可知在發生洪水的範圍內不是所有地面都被大水覆蓋,其中仍然有山嶽陸地沼澤等地形。另外治水是從鯀到大禹,最終由大禹完成。大禹治水所花時間各種記載都是若干年。所以這場洪水持續至少有好幾十年。

從地理科學的角度,根據這些線索可以得出結論:堯舜禹時期的大水不僅僅是由降雨形成的。因為四、五千年前,東亞大陸並不存在連降幾十年豪雨的氣象條件。而且如果大水僅僅是由降雨形成,那麼雨停後大水自然會退。用不著花幾十年去治。因此大洪水的形成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具體講,就是由降水和某些地形改變形成了持續至少數十年,覆蓋很多原有生活居住地的、但是又最終能為當時人力人工消減的超大面積的積水。

第三,傳說和古籍中大禹治水使用的關鍵方法是“導”,即疏導河流,排洩洪水。而他的前任治水的方法是“堙”,即填土築堤。

根據以上三點,結合現代科學知識和已有考古成果,完全可以推斷出大禹治水發生的地點和治水的過程。

地理學家眼中,四五千年的時間在地質年代中只不過是一瞬間。除了一些區域性的小變化,比如山體區域性崩塌,植被變化,湖泊面積的增減等,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態,像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是不會改變的。像長江黃河這樣的大江大河,雖然在下游平原地區的河道有過區域性改變,但中上游河道早就已經形成。比如長江三峽,地質研究表明幾千萬年前就已出現,上百萬年前就完全成型。如果在堯舜禹時期發生過一場持續數十年,範圍波及整個王朝大部分生存空間的大洪水,那麼這場洪水發生時的地形與當代的地形不會有根本的區別。

因此這場大洪水發生的地區不會在中國東部的平原和近海山地。因為這些地區沒有可被大水持續淹沒幾十年的地形條件。能夠形成這樣洪水的地形只可能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封閉的,擁有狹窄外流水道的盆地。審視中國地形,符合條件的只有兩個。一個是關中盆地,一個是四川盆地。其他盆地要麼太小,要麼不具備完全封閉的積水地形。

進一步的仔細考察會發現關中盆地也不可能是大洪水的發生地。關中盆地的盆底是渭河平原。是由河流的沉積物堆積而成。內部沿河有寬窄不一的多級臺地,但是沒有丘陵和山地。因此即使盆地河流的出口被堵塞,水位上漲形成大面積積水也不會出現“懷山襄陵”的景象。而且關中盆地地形狹長,綿延300多公里,海拔300至800米,高差約500米。盆地出口在黃河三門峽。現代建成的三門峽水庫大壩壩頂海拔高才三百多米。河道兩邊山頂高也只有四五百米。即使出現山體崩塌,堰塞體到達山頂也不會淹沒整個關中盆地。所以關中盆地不是大洪水發生地。大禹治水也不在三門峽。當然更不可能在魯冀、蘇皖、江浙等地。

尋找大禹治水的發生地還要注意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那時人擁有的工程能力。根據考古,4000年前華夏地區還處在新石器時期向青銅時期過渡的階段。人們生產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和工具絕大多數是陶器、石器和木器。農作工具主要是木質耒耜。銅製工具只發現有小型刀具。沒有劈山開河的工程能力。從考古發現的良渚遺址、石峁遺址、二里頭遺址及陶寺遺址看,此時的人類族群已經擁有修城、築壩的能力,但是挖掘能力很有限。可以在平原軟質土地上挖坑或修建小型水渠。但是劈山開河是做不到的。目前考古沒有發現上古劈山開河的遺蹟。

有人認為大禹開山導河可以採用後世李冰治水時用火燒潑水開鑿玉壘山的同樣方法。實際上那時做不到。根據《四川通史》的記載的考古結果,李冰開鑿都江堰寶瓶口時那裡早已存在一條狹窄的夏季洪水期能夠過水的通道,而且通道並不完全是堅硬岩石。李冰治水時只是加寬加深了這條通道,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劈山開河。而且也花了數年的時間。

現在看到的寶瓶口水道是經過兩千五百年的河水沖刷形成的,僅二十多米寬,幾米深。上世紀四十年代水道中仍有一根與離堆相連的象鼻狀大石柱,1943年才被水沖毀。對比李冰時代與大禹時代能動員的勞力,以及寶瓶口水道與在山地開鑿一條全新河道的工程量,可以得出結論,大禹時代依靠人力開通一條全新的河道完全不可能。

但是這並不意味史上就不會發生一場能“懷山襄陵”的大洪水,也不意味大禹不能依靠人力消減這場大洪水。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生活在四川盆地及周邊山地古代人的特殊經歷使得大洪水的發生與人工消減具有實現的完全可能。

前面說了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生活在四川盆地及周邊山地古代人的特殊經歷使得“懷山襄陵”大洪水的發生與人工消減具有實現的完全可能。

四川盆地是一個近似長方形的盆地。長邊為東北-——西南走向,短邊為西北——東南走向。盆地面積26萬平方千米。盆地周圍山地海拔在1000米至3000米左右。盆地內平均海拔為330米左右。盆地內由西向東分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三個部分。

川西平原的海拔大部分在400米到600米之間。考古發現川西平原內及周邊有多處早期人類的生活遺址。著名的三星堆遺址就在其中。遺址海拔在475米左右。川中丘陵海拔在300米到500米之間。川東平行嶺谷由數條海拔1000多米的山脈和其間平緩開闊的谷地組成。其中谷地海拔也在300米至500米之間。

盆地東北角的長江三峽是盆地內水系唯一的外流出口。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峽江水面的海拔高度接近100米。寬度在200——300米左右。最窄不到100米。長江三峽段的山峰高出江面可達700米到1500米。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的海拔都在700米以上,有兩座超過了1000米。考慮到自然侵蝕,4000年前有些山峰應該會更高。

若是某個時間點遇上連續多天的豪雨又恰逢地震,江邊某座高峰就可能崩塌滑入江中,形成高達數百米堰塞壩。如果這個堰塞壩的高度達到海拔450米左右,考慮到水流的頂推作用,長江和岷江的回水區可達海拔470——480米。經過數年,積水形成的堰塞湖就可以覆蓋四川盆地幾乎所有低於海拔四百六七十米的地區,出現“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的景象。這是堯舜禹時期發生大洪水唯一合理的解釋。

探索真實的大禹治水

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形

探索真實的大禹治水

長江三峽山崩多發點

事實上,有文字記載三峽地區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山體滑坡江水堵塞。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的一次山崩就曾使江水倒流一百多里。這至少說明當時形成了數十米高的堰塞壩。近代也發生過類似事件。1985年發生的一次滑坡就將江邊的新灘鎮全部推入江中。滑坡量高達3000多萬立方。

有史書上這樣記載:青灘“始平坦,無大灘”:漢永元十二年(公元101年),“崩填溪水,壓殺百餘人”;晉太元二年(公天378年),“山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宋天聖七年(公元1030年),“蛟出山崩,水石噴湧,害舟不可勝計,”堵江20餘年,至皇佑三年(公元1052)才疏鑿通;明嘉靖二十一年(1543),久雨,“新灘北岸山崩五里,逆浪百餘里,江塞,舟楫不通,壓居民百餘戶”,堵江長達82年,至天啟四年(1625)才得疏通……

如果採信史上的大洪水是發生在四川盆地,而且是由於長江三峽段出現了超大規模的滑坡引起的結論,那麼古籍中與大禹治水有關的重要事件都可以得到科學的解釋。

第一,傳說中大禹之前帝堯是派鯀負責治水。鯀用的治水方法不是後來大禹採用的導江也不是築堤擋水。他是想用一種神奇的可以不斷生長的名叫“息壤”的土,在水中造出可供生存的土地。但是鯀失敗了,因為大水的上漲超過了土地的生長。

探索真實的大禹治水

盆地海拔450米水淹形勢圖

按照現代科學的觀點,這則傳說實際上反映的是大洪水的發展過程。根據現代水文資料,長江川江段常年流量約為4500億立方米。這些水可以使十萬平方千米的水面一年內上漲4。5米。十年就能上漲45米。考慮到四川盆地的平均海拔為330米左右,4000年前四川盆地氣候比現在溫暖潮溼得多,三峽江段年流量更大,一旦三峽出現幾百米高的堰塞壩,要不了幾年四川盆地中大部分平原丘陵和谷地都將成為澤國,原有的人類居住地會逐漸被水淹沒。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堰塞湖面積巨大,水位的上漲不像夏天河道漲水那麼快,是全水面同步緩慢上漲。逐漸淹沒人類居住地。這種大水堵是無從堵的。所以當時的人不可能用修堤的辦法去治水。但是用填土的方法,就像現代填海填湖那樣,有可能在短時間形成小塊陸地。隨著堰塞湖水位的持續升高,這些人造陸地終歸還是要被淹沒。這就是鯀治水失敗的真相。

第二,關於大禹化熊拱山通河傳說。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導”,這一點在各種古籍中是統一的,沒有爭議。大禹治水能採用“導”絕不是心血來潮。

根據考古,在大禹治水時代之前,良渚人已經有了治水的經歷。在良渚遺址中發現了多處水利工程的遺蹟。但是這些水利工程無一例外都有人工築堤。也開挖有人工渠道。到了後來的戰國,在除蜀地以外的地區也出現了多處水利工程,例如鄭國渠等。然而這些水利工程仍然只有築堤和開渠。並沒有採用疏通河道。這絕不是偶然的。這是由於在地形比較平坦的地區引水灌溉和應付季節性洪水的需要。在那些地方沒有出現過大範圍的後天形成的長時間的積水。所以也就不會產生“導河”的治水方法。

考古發現在岷江上游現在的川甘陝相鄰地區早在五、六千年就有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其中一部分沿岷江及其他河流的河谷下到了川西平原。這其中大部分在後世被稱為羌人。他們遷徙路徑經過著名的龍門山斷裂帶。由於經常有地震發生,這個地區的河道上很容易出現因地震滑坡產生的大大小小的堰塞壩和堰塞湖。現在這樣的堰塞湖還能看到不少。堰塞湖壩的自然垮塌與小型堰塞湖的人工消減對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來說並不罕見。

史書記載大禹是西羌人。大禹應該聽到過甚至親身經歷過堰塞壩的形成和消除。鯀治水時,由於三峽地區的堰塞壩離羌人居住地很遠,還不能即時認識到大水是由河道堵塞引起的。所以用“堙”的方法治水導致失敗。而當大禹接手治水使命之後,盆地內積水水位很可能已達到堰塞壩壩頂併產生溢流。大禹追蹤水流就能發現三峽的堰塞壩從而產生“導江”這種正確的治水方案。大禹之後的李冰在治理岷江和石亭江時都採用“導江”方案也出於類似原因。“導江”治水方案在中國古代其他地方沒有大規模應用的例項。就在於沒有四川盆地這種特殊地形。

三峽峽谷段基本上由沉積深厚的碳酸鹽巖類構成,易被水流溶蝕。峽谷中的寬谷段主要為砂岩、泥岩夾灰巖等構成,風化嚴重,巖體往往比較破碎,很容易發生崩巖滑坡。這樣形成的堰塞壩壩體往往也比較破碎,很少含有特別巨大的岩石。從1985年新灘滑坡體就能看到這一點。堰塞壩比較高時溢流的沖刷力會很大,只要帶領人在堰塞壩上開挖和逐漸加寬溢流槽,江水的沖刷就可以加速堰塞壩的垮塌。即使有數百米高的堰塞壩,經過十數年或更長時間的人工破拆再加江水沖刷也會基本消失。從而使盆地內大面積積水消退。

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前,三峽中有多處險灘。這些險灘一般由高度為數米的河中臺階和一個或兩三個較深的河槽構成。臺階上往往散佈大塊的礁石。著名的青灘、崆嶺灘都是如此。這些險灘極有可能就是古時堰塞壩的遺蹟。從衛星地形圖上可以看到,在現三峽大壩上游方名為小青灘的江段有兩塊平板狀山坡,斜坡面上有若干條數百米長的垂直於江流方向的平行溝槽。下方有舌狀山體伸入江中。明顯是古代滑坡的痕跡。這段江面最窄處不到200米。兩邊臨江山峰都在千米以上。左岸山峰海拔最高超過1600米。這裡是古代堰塞壩最可能的位置。而且圖片上滑坡痕跡的最高處海拔超過600米,滑坡形成的原始堰塞體高度完全可以達到海拔400米以上。

探索真實的大禹治水

第三,大禹與塗山女的傳說。塗山在大禹治水傳說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大禹不僅在這裡娶妻生子,產生了三過家門不入的佳話,而且後來還在此與諸侯會盟。那麼塗山在哪裡呢?說法很多。比如有當塗、紹興(會稽)、壽春、等等。認可度最高的是現蚌埠市渦淮交匯處的塗山。但是這些地點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全部都靠近東海。海拔只有十幾米。四周沒有比較封閉的大面積的,且含有高山和丘陵的窪地。不可能形成維持幾十年的積水。4000年前還沒有黃河大堤,因此也不會有後世的黃泛區積水。這些地方根本就不是大禹治水之地,當然真正的塗山也就不會在這些地方。《華陽國志。巴志》記載“禹娶於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江州即現在重慶。考察地理壞境和位置,可以發現位於重慶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的塗山才是真正符合大禹治水傳說的塗山。

從地圖上可以看的很清楚,若大禹治水是追蹤三峽堰塞壩溢流後的水流去到三峽的,那麼他必然會經過江州(重慶)的塗山。根據現代考古,江州到三峽的長江沿岸分佈有多處古人生活的遺址。塗山氏其實就是生活在這一帶的一個氏族。三峽大滑坡產生的堰塞壩引起盆地積水上漲不僅影響西部平原和丘陵地帶氏族的生存,同樣也會影響到東部谷地的氏族,迫使他們向山上轉移。如果把塗山氏理解成是一個母系氏族部落,那麼大禹與塗山女結婚就是兩個部落在共同利害下結成的聯盟。大禹屬於生活在盆地西部的氏族。三峽堰塞壩在盆地東邊。江州塗山恰好在兩地之間。可以作為治水時的後方基地。由於塗山是塗山女的居住地,不是大禹真正的老家,所以傳說中大禹治水過程中來來往往三過家門不入就非常合乎情理。

第四,與大禹治水有關的一些神怪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比如傳說中大禹治水時遇到並擒獲了一個叫無支祁在水中興風作浪的外貌像猴子的妖怪。很據記載三峽地區古時存在不止一種猿類。如果意識到大禹治水是發生在三峽裡面,這個神話顯然就是來自大禹治水時在三峽與野生猿類的遭遇。

雖然前面用科學的方法合理地分析了大禹治水的發生地和治水過程,但是要證實還得要證據。這一點並不是太難。上面說過引起四川盆地大水的三峽堰塞壩的海拔高度應該在450米左右。目前已建成的三峽水庫的最高蓄水位是175米。因此在水庫水面以上肯定還會有古堰塞壩的遺存。只要能在疑似古堰塞壩遺址中用C14測年法找到若干距今恰好4000年左右的生物樣品,那麼大禹治水發生在何處的公案就可以徹底了結。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