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各類城市排行榜看什麼?城市競爭要人均收入更要居民幸福感

由 肖鋒說趨勢 發表于 旅遊2021-10-29
簡介當然,也有以城市人均收入和居民幸福感作排行指標的

城市排名按什麼資料來排

閆肖鋒

各類城市排行榜看什麼?城市競爭要人均收入更要居民幸福感

城市競爭看排行。近年來,媒體熱衷於打造各類城市排行榜,城市們亦將其當作宣傳的由頭。在這些排行榜中,尤其以城市GDP排行榜、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城市商業價值排行榜最受推崇。當然,也有以城市人均收入和居民幸福感作排行指標的。

最近,媒體梳理統計15個新一線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出“新一線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其中蘇州、杭州和南京列前三,人均收入均超過6萬元,長沙在中西部領跑,並且超越了東部的青島和天津。

當前,所有城市競爭中,尤以新一線城市之間的招商引智大戰最為激烈,這些城市搶奪高學歷年輕人口的“人才大戰”甚至一度出現白熱化傾向,比如為搶奪博士落戶西安,民警開車專程到火車站迎接,還比如為搶奪北京高學歷人才天津一度實行“秒落戶”新政。

必須承認,城市之間的有序競爭對促進各地經濟發展是多贏的,因為這多少都會促進生產要素流動、當地經濟發展並倒逼城市提升管理水平。針對以上人均收入排行榜,輿論焦點除人均收入比拼外,還關注城市發展前景、城鄉差距和居民幸福感,其中幸福感尤其是普通民眾所關注的。

不錯,在新一線城市中,蘇州、杭州、南京經濟實力毋庸置疑,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城市。當地居民一說起所在城市的發展前景就自豪滿滿,但一說起房價又不免一片唉聲嘆氣。明星城市固然好,談經濟喜人,談房價則傷人又傷感情,令幸福感大打折扣。

這就對所有城市管理者提出了個難題:既要努力發展經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要同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抑制物價、房價過快上漲。經濟學上講,競爭力綜合排名意味著擁有更多、更快、更好、可持續地創造財富的能力,而社會學上講,排名也意味著城市的人文建設如何及居民幸福感如何。

城市競爭最終要兌現為居民的幸福感,不是嗎?幸福感理應是城市競爭力重要指標,甚至是最重要指標。城市排行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招商引智,是為了經濟發展,但最終還是為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樣才能與中央提出的“人民滿意”四個字相一致——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黨及廣大黨員幹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最高標準,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釋出了《上海宣言》,“讓上海世博會的理念與實踐得以永續,激勵人類為城市創新與和諧發展而不懈追求與奮鬥”,並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城市日主題。對於世界各地的城市而言,這意味著既要追求創新發展、城市轉型,也要追求城市多元包容,追求生態宜居城市和幸福感城市。對於城市管理者而言,這是雙選項,也是必選項。

首先,創新發展仍是城市第一大主題,要將創新的勢能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動能。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機會較多,工資水平較高,吸引人口流入也多。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創新力、發展動力和輻射力。比如蘇州背靠上海,接受上海的產業溢位效應十分顯著,同時注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十分顯著,成為地區發展的領頭羊。比如杭州在資訊經濟的引領下,吸引來自京滬和其他城市的新興產業人才,打造出網際網路城市新標杆。還比如近年來長沙憑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醫藥、汽車一躍成為中部明星城市,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慧等裝備製造企業,成為一方翹楚。

其次,城市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追求宜居生態城市目標,追求綠色發展理念。四年來的雄安建設就一直努力打造一座“未來之城”的理想樣板。

還有,城市要實現多元包容,實現包容+公平+多元的目標。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自由創業、自由遷徙。城市的魅力也在於參差多型。城市不可能都是高素質、高收入人群,排斥所謂“低端人群”只會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降低經濟活力,也損傷了城市的長遠競爭力。

最終,城市要讓居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些指標對城市的評判應該是一票否決的。我們注意到,在前述“新一線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上,長沙趕超了青島、天津,更值得關注的是,長沙不但收入高,而且房價水平一直保持較低水平,一直是“收入高、房價低”的典範。長沙現在是全國所有大城市裡房價和收入比最低的城市,一個普通家庭工作6。4年就可以買100平米的房子,年輕人不靠父母,和伴侶一起就可以輕鬆交首付供房。管控好房價是居民生活幸福感強的重要因素,也是市長們的硬任務。

城市競爭力不只看人均收入,還要看居民幸福感,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變為生動的實踐。

各類城市排行榜看什麼?城市競爭要人均收入更要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