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 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

由 開朗的翠翠 發表于 旅遊2021-11-12
簡介遼朝為了在國防需要,在西北的邊防沿線上設定了一些州、軍、城

遼朝後族是漢族嗎

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機仿照漢族政權,正式稱帝,建立“契丹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遼朝。那麼,作為基本同北宋一朝同期的少數民族政權,它的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呢?

契丹人在建國之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基本沒什麼行政區劃,只是建國後,為了加強對漢族居住地區的統治,也就採用了漢族州縣制的方法進行管理,但又不同的地方。同時,他們對本契丹人仍保持著原來部落、屬國的統治方法。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 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

遼朝所採用的州縣制基本上是承襲了唐代制度而來的,州設刺史,縣設縣令,京城所在地稱府。並且,在州之上以五京為中心,分成五道,即上京道、東京道、南京道、中京道、西京道。五道是中央分治的區域,採取分權而治的辦法,所以還不能正式算作地方行政區劃。

由於整個遼朝大部分時間與北宋同期,而且自從1004年兩國簽訂“澶淵之盟”後,兩國開始和平交往,所以遼朝又不免受到宋朝一些制度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道一級所設的行政機構上就和北宋路一級所設的行政機構相仿。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 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

遼朝的道採取三權分立制度:所設都總管府是承襲唐代的都督府而來,掌一道之軍權,相當於宋代路中“帥司”的安撫使司;所設的處置使司掌一道司法監察之權,相當於北宋路中“憲司”的提點刑獄司;管理財政方面僅南京道稱轉運使司,其它各道名稱均不相同:上京道為鹽鐵使司,東京道為戶部使司,中京道為度支使司,西京道為計使司,這些都相當於北宋路中“漕司”的轉運使司。

除此之外,遼朝的行政區劃還有一些獨特的地方:

一、遼朝的行政區劃中有的州下又有屬州,有的屬州領縣,有的屬州不領縣,不領縣的屬州其實相當於縣。這種現象以前還未曾有過,發展到後來便有直隸州與散州之分了。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 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

二、遼朝的貴族在戰爭過程中俘虜來的人口,成為他們私奴,然後建為州縣,叫做“投下州軍”。當時規定只有諸王、國舅、公主及大臣才能創立這樣的州城,其餘的貴族即使有私奴,但也不得建城。

這些投下州軍按被俘人口的多少分為州、軍、縣、城、堡等層級。這些投下州軍主要分佈在今天遼寧、吉林省接壤的遼河以西至阜新一帶。

三、斡魯朵所轄州縣。斡[wò]魯朵是遼朝皇帝、皇后的宮殿、行帳所在地,遼朝大約有十二宮一府。遼朝有些州縣屬的某某宮就是這種,這些實際上是皇帝、皇后的私產。

契丹人建立遼朝後, 行政區劃是如何設定的

四、西北沿線的邊防城。遼朝為了在國防需要,在西北的邊防沿線上設定了一些州、軍、城。這些邊防城完全是為了國防所需,因而不承擔賦稅之責。

據《遼史·地理志》中記載遼朝:“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及於流沙,北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南至白溝(今河北拒馬河),幅員萬里。”

本文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史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