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由 文博元宇宙 發表于 旅遊2022-12-28
簡介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推測,這件金面具是覆蓋在青銅人頭像面部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獨立使用的器物

三星堆一共有幾個坑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2021年3月三星堆啟動再次發掘,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展露真容。6個“祭祀坑”平面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間。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三星堆3號“祭祀坑”的“亮點寶貝”。

據介紹,3號坑出土各類器物殘件和標本共729件。較完整遺物共478件(組),殘件141件。其中,較完整器物包括銅器293件、玉器45件、象牙100根、金器7件、骨雕2件、石器2件、海貝26件(組)以及材質不明器3件。3號坑出土的銅頂尊跪坐人像,由上半部分銅尊與下半部分人像組合而成。銅祭壇、神樹紋玉琮等器物,題材獨特、細節豐富,均前所未見,為進行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被稱為“奇奇怪怪”的神壇

3號“祭祀坑”內發現的一件超過半米高的青銅神壇,因為造型奇特,考古人員打趣地描述為“奇奇怪怪”。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3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神壇

雖然這件神壇上下都有殘缺,但豐富的人和動物形象以及他們奇特的造型仍給人帶來無限遐想。

“新出土的這件器物獨一無二,完全無法想象。之前在三星堆從來沒見過撲臥姿勢的人像,人的姿勢在一件銅器上能出現三種,只有原來在2號坑發現的神壇上有這樣的造型。”

最大型的青銅尊

銅尊在商代是重要的祭祀禮器,也是貯盛美酒的重器,圓口方尊在我國發現的極少。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圓口方尊

3號坑出土的方形銅尊紋飾精美,儲存得十分完好。專家指出,這件青銅方尊在三星堆遺址是前所未見的,在同時期整個南方地區都十分罕見。3號坑內發現的大口尊,可能是三星堆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型的青銅尊。這也是經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圓口方尊

完整金面具續寫“金色”奇緣

這張薄如蝶翼的金面具寬37。2釐米、高16。5釐米,重約100克,眉眼鏤空,兩耳輪廓圓潤,鼻樑高挺,嘴形大而微張,造型威嚴神聖。出土時,這件金器彷彿一張稿紙被揉成一團,難辨形狀。修復人員用了不到一週時間,使一張完整的金面具緩緩呈現。是目前三星堆考古發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推測,這件金面具是覆蓋在青銅人頭像面部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獨立使用的器物。“黃金的延展性很好,可以敲打得很薄,再嵌刻成需要的造型貼合在頭像表面。

青銅鼎尊人像

115釐米的青銅頂尊人像,其中尊高55釐米。青銅人的造型奇特:跪姿、著繡花短裙、雙手叉指合攏、頭像大眼咧嘴,表情誇張、神態虔誠。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3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頂尊人像

人像頭頂著有龍形飾件的青銅尊,這件將人與尊組合為一體的大型青銅藝術品在中國與世界均屬首次發現。這對於研究三星堆宗教信仰、三星堆和商王朝關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器物。

神樹紋玉琮

是出土於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的國寶級文物。整件器物由整塊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對應的兩側線刻神樹紋樣,刻痕甚淺。帶有神樹紋的玉琮前所未見,為今人研究古蜀社會中神樹的意義、象徵等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3號“祭祀坑”出土的神樹紋玉琮

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還在繼續,相信會有更多驚世文物和文化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揭開神秘面紗,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博精品數字藏品持續推出中

掃碼關注公眾號!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文博數字藏品

微訊號 | gh_57ac730ef8cf

「回望三星堆」“再驚天下”,新發現6座祭祀坑亮點梳理(一)

文博元宇宙

微訊號 | metacollection

關於文博元宇宙

文博元宇宙是文博領域頂級數字藏品發行平臺和收藏社群,費米坊旗下文博數字藏品發行平臺。中國科協科技傳播科證鏈戰略合作和技術支援。

旗下的【文物裡的中國】(IP)文物傳播平臺作為整合平臺式文創叢集,透過簽約知名文博IP、文博文創機構以及原創藝術家等形式,持續推出文物傳播數字藏品精品,宣傳文物和歷史。與頂級文博單位合作,圍繞館藏文物設計開發文創類數字藝術品展示推廣交流,並以全媒體形式在各平臺廣泛傳播。

以“讓文物活起來”為宗旨,應用“科技+文物”這種順應大眾需求和時代發展趨勢、加強文物考古大眾傳播和文博科普教育,推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長足發展,實現文物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促進文化的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