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由 海潮地理時空 發表于 旅遊2021-05-02
簡介八百里洞庭洞庭湖的擴大,固然與洞庭湖區沉降有一定的聯絡,但本質上洞庭湖非構造湖,所以洞庭湖的變遷,與荊江的發育過程,及四水變化息息相關,就說荊江,在缺乏大堤控制江水形勢時,一旦河水氾濫,就向兩岸漫溢,呈氾濫平原特徵,公元450-524年,荊

沿江在哪裡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中下游的長江,兩處大折彎都出現了我國數一數二的淡水湖,其中,說起洞庭湖,“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就會朗朗上口,再者會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其實,洞庭湖不是“雲夢澤”的殘跡,它們之間是沒有直接繼承關係的。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洞庭湖是湖南的地理名片,是極為重要的溼地資源,作為連通長江的吞吐型湖泊,洞庭湖總是被密切關注著,當然人們關注的層面相比於古代已經有很大的變化,文人墨客的詩詞佳作已經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演變趨勢——洞庭湖還能留存多久?

既然想看洞庭湖的未來,就得正確認識洞庭湖的過去,下面,以地理、地質考察研究結果為主、古代文獻為輔,一起來看洞庭湖從哪裡來,將嚮往何處!

盆地老,成湖新

洞庭盆地是洞庭湖發育的地質基礎,它於古生代白堊紀初期開始形成,此時正值燕山運動晚期,劇烈的造山運動使盆地的東、南、西三面相繼隆升,或成丘陵,或成山脈,斷陷的地帶就是後來洞庭盆地。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地球有四十多億年,洞庭盆地開始形成距今不過一億兩三千萬年,相對於地球,它是年輕的,但相對於人類,洞庭盆地是古老的;新生代古近紀時,洞庭盆地繼續沉陷,到了新近紀,盆地邊部構造回升,巨厚的碎屑沉積填充在盆地中,此時的洞庭盆地仍然沒有湖泊發育。

到了第四紀更新世時,洞庭湖盆地仍然是水流深切、河網交錯的平原,華容隆起的存在,使洞庭盆地與江漢平原在地質構造上是獨立的;進入全新世後,特別是在新石器時代,洞庭盆地才出現了氾濫平原的地貌,由此給新石器時代的先人們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發展活動場所。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洞庭湖的出現已經是比較晚近的事了,即使是東洞庭湖,現代的淤泥層之下還是河流相沉積物,表明早先的這裡是河流擺動地帶,或是河間窪地湖,碳十四測年顯示成湖年代下限不超過一萬年,可以說洞庭湖的成湖是新近的。

從洞庭之野到洞庭湖

湖區的安鄉、沅江、南縣和大通湖、漉湖、錢糧湖一帶,普遍發現了先人遺址,在地下2-7米左右的地方發現的石器甚多,正是因為那時的先人喜歡在河流旁邊的二級階地上居住,這樣便於取水,又能避免洪水侵襲,也說明了距今4000年及以前,洞庭湖區是河網交錯的平原。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這樣的地貌或許維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天運》中就有“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的說法,莊子是戰國中期的人物,其時的“野”既指郊野之區,也指偏鄙之地,“洞庭之野”或是洞庭湖區的原野場景,或是偏遠的洞庭湖區,這時的洞庭湖區已經有了氾濫平原的地貌景觀,原長江水利委員會就調查到洞庭湖區的最老圩堤,時間為戰國時代。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圩堤是沿江濱湖的人們圍湖造田的產物,圩堤圍住的地方,兩湖地區稱之為“垸”(音yuàn),可以說,最遲在春秋時代,洞庭湖區的地貌由氾濫平原向湖群演變,出現原始洞庭湖,戰國後它才逐漸擴大,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南北朝時期。

“洞庭湖”從哪裡來

春秋到戰國中期,相關文獻中只有“雲”或“夢”,而沒有“雲夢”,此時的“雲”是專名,指漢水東岸今京山縣境內的故䢵國,“夢”為楚語,乃通名,僅有地貌含義;“雲夢”組合在戰國後期到西漢初出現,它既是地名,又指地貌,但範圍不出江漢地區。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雲夢”被稱為“澤”已經是西漢中前期以後了,毫無疑問,洞庭湖的成湖與所謂的“雲夢澤”是沒有繼承關係的,洞庭湖不是“雲夢澤”的殘存,孟浩然的詩應該使用了借代之辭。

洞庭湖得名於“洞庭之山”,《山海經·中山經》說“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位於“江淵”(河流回水區域,東洞庭湖最早的湖泊水體)和長江交匯地帶(或為今天的君山),屈原的《九歌》中有“洞庭”,即“洞庭波兮木葉下”。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有洞庭之山方有“洞庭之野”,洞庭之野中的大湖即為洞庭湖,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直接言明“湖即洞庭湖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四水就是湘江、沅江、資水、澧水,接著他又寫道“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與其中”,其實酈道元沒有到過洞庭湖,應該是綜合他人關於洞庭湖的記載而寫的,這時的洞庭湖仍處在擴大過程中。

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的擴大,固然與洞庭湖區沉降有一定的聯絡,但本質上洞庭湖非構造湖,所以洞庭湖的變遷,與荊江的發育過程,及四水變化息息相關,就說荊江,在缺乏大堤控制江水形勢時,一旦河水氾濫,就向兩岸漫溢,呈氾濫平原特徵,公元450-524年,荊江南岸的太平、調絃兩口潰決,江水進入洞庭湖區,極大干擾了洞庭湖水系。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唐朝後期到清朝前期,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所以唐詩宋詞中的洞庭湖非常廣闊,一眼望去浩瀚無邊,有《岳陽樓記》中的“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之景觀,洪水季節更甚,唐末至北宋,洞庭湖區的沉降速度加快,導致江水從岳陽城江口向南倒灌洞庭湖,五代的《北夢瑣言》、北宋的《岳陽甲志》和《岳陽風土記》皆有描述。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浩浩湯湯

江水倒灌給洞庭湖區帶來水量的同時,也輸入了大量的泥沙,泥沙在湖底淤積,使湖水深度減小,最後導致了汛期時洞庭湖水面大為擴充套件,洞庭湖群連成一體,《資治通鑑》注引《巴陵志》有“(洞庭湖)西吞赤沙(湖),南連青草(湖),橫亙七八百里”這一的景象,《太平寰宇記》也有描述。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湖泊淤淺、水面擴大的同時,人口也在增加,北宋時,洞庭湖區已經出現了圍垸造田;到了元代,重開荊江南岸的楊林、宋穴、調絃三口,江水大量湧入洞庭湖區,加上四水的含沙量也增加,淤出的陸地增加,圍垸造田更加簡單。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洞庭湖之夏

明代,大規模的圍垸造田在洞庭湖區開啟,形成了湖泊淤淺→圍垸造田→容蓄量減少→水位上升→水淹圩垸→湖泊淤淺惡性迴圈,這樣在短時間內,既讓洞庭湖水面擴大,也為洞庭湖的萎縮埋下了伏筆。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洞庭湖上的舟船

明代有大規模圍垸造田的現象,但洞庭湖水面並未明顯減少,汛期時還擴大了,嘉靖年間的《常德府志·地理志》說“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氾濫,方八九百里”,明尺的“方八九百里”約等於6000-7000平方公里,羅洪先《廣輿圖》的洞庭湖大小也應該在這範圍內,洞庭湖全盛時期或許就在16世紀的明朝中期。

洞庭湖到哪裡去

明末清初,洞庭湖水面有所減少,變化趨勢是容蓄量、水面變小,康熙末年的《大清一統輿圖》上,洞庭湖的水面在4000-5000平方公里之間;到了19世紀中期,荊江南岸大堤在藕池(1852年、1860年)和松滋(1870年)潰口,太平、松滋、藕池、調絃出現了江水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這不僅造成了洞庭湖水沙失去平衡,湖底泥沙淤積的速度遠快於地質沉降速度,洞庭湖水面一度增加,在5000-6000平方公里之間,只是此景不長,隨後100年中,泥沙快速淤積,湖面逐漸淤高,加上人工圍墾,洞庭湖水面急劇減少到2740平方公里,“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稱號落到了鄱陽湖。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豐水期時湖天相接

進入新世紀新時代,三峽工程的執行,長江的來沙量已然減少,未來的洞庭湖盈縮,會在於洞庭湖區的地質升降,也會在於四水來沙量和人們對湖泊的利用態度,利用湖濱、湖水發展先進農業、養殖業也好,利用湖泊調洪、航運也罷,只有把握吞吐型湖泊演變規律,真正理順人湖關係,因勢利導,洞庭湖才能陪伴我們更長的時間。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岳陽的國際碼頭

洞庭湖伴隨著長江、四水的變化而演化,它是通江的吞吐型湖泊,這些吞吐型湖泊的最終命運是消亡,人類的力量可以加快或減緩這一過程,洞庭湖對湖南的重要性、在長江中下游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它並非一城一地的私家池塘,而是大家共同的珍寶,伴隨著綜合治理的推進和落實,希望能緩解它的生態危機。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岳陽樓與洞庭湖

洞庭湖濱的岳陽樓,留下了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情懷,對於洞庭湖的未來,更應該記得杜牧的警世之言——“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唯有如此,才能守住美麗的家園。

參考資料:

《全新世以來洞庭湖的演變》,作者:張曉陽、蔡述明、孫順才

《洞庭湖的形成與演變》,作者:官子和、蔡述明

《洞庭湖變遷的歷史過程再探討》,作者:周宏偉

從第一到第二,洞庭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