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由 讀裁者黃遠輝 發表于 綜藝2021-06-08
簡介”農曆三月三日是中國古代的“上巳節”),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四十多人在紹興蘭亭修褉[xiè],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筆為詩集作序,是為《蘭亭集序》,該帖共28行,324字(其內容我曾在專欄上有專門聊過,說的是“曲水流觴”之人生

三蘇父子怎麼畫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

《中國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中國藝術與文化》《你不可不知的中國畫家及其作品》《移花就鏡》

,曹星原老師的專欄

《中國美術50講》

,黃小峰老師的專欄

《了不起的中國藝術史》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在中國書畫藝術史上,父子都名留青史的並不多。此前,我們聊過文學史上的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三蘇

(蘇洵、蘇軾、蘇轍)、

大小晏

(晏殊、晏幾道)等幾對父子(請關注回看),這次我們專門聊聊書畫史上的那些最牛父子,比如晉代

王羲之、王獻之

父子,世稱“二王”;唐代

李思訓、李昭道

父子,世稱“大小李將軍”,合稱“二李”;北宋的

米芾

米友仁

父子,世稱“大米”“小米”,合稱“二米”;南宋的

馬遠、馬麟

父子,世稱“二馬”。四對父子都是開宗立派的牛人,在書畫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王羲之、王獻之

王羲之出身於魏晉名門

琅琊王氏

(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王”就是指琅琊王氏,“謝”家的著名人物是謝安),是王曠的第二個兒子,太尉郗鑑的女婿(

東床快婿

的典故說的就是他)。王羲之憑藉門蔭,做官累遷右軍將軍,人稱“

王右軍

”。永和九年,組織蘭亭雅集,撰寫的

《蘭亭

序》

,米芾稱之為

“天下第一行書”

,有“

書聖

”美譽。王羲之善書法,擺脫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在書法史上,與鍾繇[yáo]並稱“鐘王”,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農曆三月三日是中國古代的“

上巳節

”),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四十多人在紹興蘭亭修褉[xiè],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筆為詩集作序,是為《蘭亭集序》,該帖共28行,324字(其內容我曾在專欄上有專門聊過,說的是“

曲水流觴

”之人生感嘆,請關注回看)。“上巳節”這天,古代人有外出踏青的傳統,到河邊沐浴洗滌,祛除身上邪氣,稱作“修禊”。因此,《蘭亭集序》也稱為“禊帖”,或者稱為“蘭亭修禊”。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神龍本《蘭亭集序》(唐·馮承素摹本)

《蘭亭集序》有眾多不同的傳世作品,最重要的一件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絹本《蘭亭集序》,稱之為“

神龍本蘭亭

”,作品的開頭蓋有唐中宗神龍年號的印章。這件作品並不是王羲之的真跡,據說是唐太宗時期書法家

馮承素

所臨摹。唐太宗時期的著名書法家

虞世南

歐陽詢

都臨摹過《蘭亭集序》。後來,清代乾隆皇帝共收集到八個不同版本的《蘭亭集序》,一一刻在石柱上,史稱“

蘭亭八柱

”。

王羲之的書法,《晉書·王羲之傳》評價為:“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唐代人李嗣真稱王羲之的草書:“草行雜體,如

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大家現在學習書法一般從楷書開始,學習楷書有“永字八法”,據說就來自《蘭亭集序》開頭一句“永和九年”的“永”字。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王羲之《喪亂帖》(唐摹本)

我們再來看王羲之的

《喪亂帖》

。《喪亂帖》其實是一封書信,王羲之聽說山東的祖墳由於戰亂遭到破壞,自己卻無能為力,發出深深的自責。王羲之在書寫的時候,體現出很強烈的情感,頭兩行寫得還比較工整,後面寫得越來越快,連筆越來越多,彷彿壓抑的情感突然爆發,尤其是“痛貫心肝”的“痛貫“二字,能感覺到王羲之書寫時的悲憤無奈心情。

《蘭亭集序》有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個“痛”字是經過塗改的,原先是似乎是寫成“病”字。這個“痛”字與《喪亂帖》中的“痛”字,顯然不是同一種痛,前者表達的是對生命易逝的無奈。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區域性,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王羲之還有一件傳世之寶——

《快雪時晴帖》

,全書共4行28字,是一封信札,大意是表達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和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快雪時晴帖》被譽為“

二十八驪珠

”,被古人稱為“

天下法書第一

”。全文如下: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據說養心殿三希堂曾存有乾隆皇帝的三件至愛之寶:王羲之的

《快雪時晴帖》

,王獻之的

《中秋帖》

,王珣的

《伯遠帖》

。王珣也是東晉時期書法家,丞相王導之孫、中領軍王洽之子,其代表作《伯遠帖》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王羲之、王獻之留世的書法大都是臨摹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皇帝奉為“三希”之首,最是愛不釋手,時不時拿出來欣賞觀摩。

《快雪時晴帖》展開約五米長,但是王羲之的字卻只佔據中間窄窄的一小塊地方。帖後有歷代名人題跋,尤以乾隆為甚。字帖最右邊是乾隆題的“

神乎技矣

”四個大字,乾隆後續又先後題上“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天下無雙,古今鮮對”等字,蓋上“乾隆御覽之寶”。

王羲之還有一幅草書代表作——

《遠宦帖》

,亦名《省別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遠宦帖》是王羲之寫給好友周撫的一封信札,全書共6行53字,卷首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籤,全文如下:

“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王羲之《遠宦帖》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除了出身名門,其政治身份也不簡單,因為他不僅是簡文帝

司馬昱

[yù]的女婿,還是晉安帝

司馬德宗

的岳父。王獻之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基因,少負盛名,才華過人,後來還得到宰相謝安的賞識,官累遷至中書令。王獻之與新安愍[mǐn]公主

司馬道福

生的女兒

王神愛

,後來成為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后。

此前,我們在

《世說竹林七賢》

(請關注回看)專門聊過魏晉風度,該時期的文人都喜歡喝酒嗑藥,服五石散(又叫“五石更生散”,主要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黃等礦石配製而成),可以麻痺人的神經,提高人的興奮度。王獻之長期服散致疾,病逝時年僅43歲,算是英年早逝。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後期兼取

張芝

(東漢書法家,“

草書之祖

”,與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並稱“

書中四賢

”),自成一體。王獻之以行書和草書聞名,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

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王獻之小名)一人而已。

王獻之知道父親的字已達至美巔峰,想要超越只能另闢蹊徑。最後王獻之找到了突破,就是在書法中加入一點不平衡,製造出“

似歧反正

”的效果,似乎有點歪,反倒看起來更正。王獻之的傳世草書墨寶有

《中秋帖》《群鵝帖》

等,皆為唐摹本。王獻之的《中秋帖》行草,共22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傳·王獻之《中秋帖》,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王獻之《群鵝帖》,傳為米芾臨本

王獻之的書法地位一度很高,直到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王獻之的地位才有所下降。有現代學者認為,張旭、懷素一派的“狂草”,便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來。

二、李思訓、李昭道

我們曾在

《中國美術史上的那些扛把子及其代表作》

(請關注回看)中曾提到,董其昌在藝術理論上最大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

南北宗論

”。董其昌認為,南北宗之分始於唐,南宗以

王維

水墨山水

為代表,北宗則以

李思訓

李道昭

父子的

青綠山水

為代表。

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

陳繼儒

在《陳眉公訂定秘笈》中說:“山水畫自唐始變,蓋有兩宗:李思訓,王維是也。李之傳為宋王詵[shēn]、郭熙、張擇端、趙伯駒、伯驌[sù],以及於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皆李派。王之傳為荊浩、關仝、李成、李公麟、范寬、董源、巨然,以及於燕肅、趙令穰[ráng],元四大家皆王派。李派板氣無士氣,王派虛和蕭散,此又慧能之禪,非神秀所及也。至鄭虔、盧鴻一、張志和、郭忠恕、大小米、馬和之、高克恭、倪瓚輩,又如方外不食煙火人,另具一骨相者。”

李思訓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善丹青,尤以山水著稱,主要師承隋代畫家

展子虔

的青綠山水畫風,被譽為

盛唐第一

(《唐朝名畫錄》:“國朝山水畫第一”)。由於李思訓最後至右羽林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等職,因人稱“大李將軍”,李昭道雖官不至將軍,人們亦因其父而稱之“小李將軍”,父子二人並稱“二李”或“大小李將軍”。

唐代張彥遠在

《歷代名畫記》

中說:“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評價李思訓之畫:“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yǎo]然巖嶺之幽。”其代表作為

《江帆樓閣圖》

,青綠設色,將隋以來的

金碧山水

演繹成為一種以青綠為主的

青綠山水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傳·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關於李昭道的記載我們知之甚少,我們只知他門蔭入仕,起家太原府倉曹,遷集賢院直學士,官至太子中舍人。李昭道從小隨父親學畫,擅長青綠山水,後人評價他的畫“

能變父之勢

妙又過之

”。《唐朝名畫錄》則稱他畫的山水鳥獸“甚多繁巧,智慧筆力不及思訓”。李昭道的傳世作品有

《春山行旅圖》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方題有“唐李昭道春山行旅圖”,著錄於宋《宣和畫譜》。世間尚流傳一件李昭道的

《明皇幸蜀圖》

,兩圖的構圖及圖上的人物等場景大致彷彿。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傳·李昭道《春山行旅圖》

最牛父子系列之書畫篇(上)

▲傳·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明皇幸蜀圖》作為青綠山水的重要代表作品,這幅畫首先就是林立於畫面中的青綠色崇山峻嶺,高聳入雲、崢嶸險峻的山勢,其次是唐玄宗的行旅氛圍,再其次才是畫中人馬的動態。蘇軾觀賞此畫後寫道:“帝乘赤驃起三駿,與諸王及嬪御十數騎,出飛仙嶺下,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作徘徊不進狀。”

大小李將軍確立的“青綠為質、金碧為紋”的青綠山水畫,隨著以王維為代表的水墨山水的興起,漸漸歸於沉寂。直到北宋畫壇興起復古潮流,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等,青綠山水畫才重新進入畫家的視野。一般認為,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可能是宋人的仿唐之作。

未完,請關注看下篇(“二米”、“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