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新時代新魯軍|王韻:我該是一名文字織夢者

由 小乑賞文 發表于 綜藝2021-07-09
簡介”於是,也就有了讀者看到的,王韻近年以國企改革、職工分流為背景創作的,反映下崗職工在國家大變革中自強自立、努力尋找和實現自我價值為題材的系列散文作品,如《身份不明的人》《低飛》《生育記》《三隻貓》《塵埃之下》等,這些文章被多位評論家在《文藝

王韻一年收入多少

從下崗女職工到山東省作家協會第五批簽約作家,萊州女作家王韻,將人生“寫”成一本書。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至今,王韻文章多見於《文藝報》《人民日報》《時代文學》等,併入選《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以及年度權威散文選本,被多位評論家在《文藝報》《作品與爭鳴》等報刊評介。2019年簽約省作協,王韻又開始了新的創作征程。

新時代新魯軍|王韻:我該是一名文字織夢者

文學傳遞夢想拯救人生

魯迅先生說:童年的情形便是你將來的命運。在王韻的成長道路上,童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同時也為她今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說,從小喜歡安靜的自己,在無邊無際的寂靜孤獨中,開始了最初的寫作。尤其是當初中時的習作在《中學生》上發表後,這個願望更是一發而不可收。“從中學到踏上工作崗位之初,我已寫了十幾萬字,陸續在《東方少年》《中學生之友》《福建青年》等報刊發表。”這些作品,是關於青春的記憶,成長的歷程,是如詩的少女歲月中,關於青春期的魅力與危險。“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條路,每一條路的一生都銘刻著一個座右銘。我把那些青春的文字結集整理,起名為《夏日的雲》。”王韻回憶。

然而,母親的離世、結婚生子和單位改制,王韻的人生漸漸發生變化。“人生在短短几年發生了重大逆轉,而我也從此由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單純女孩,變成世間一粒卑微的塵埃、漂泊的浮萍,飽嘗了人情冷暖,閱盡了世態炎涼。”王韻坦言,彼時心田乾涸,整整12年,自己寫不出一個字。“囿於巨大的生活壓力,每天為基本的生存疲於奔命,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攜著失重的生活與超重的苦痛,踉踉蹌蹌在滿世界奔走。在每一天每一年之中,因為生活中的失意而茫然,因為缺乏信仰而內心浮躁。”然而,只要人類存在著,文學就不會死亡,“每當我拖著一天的疲憊與苦痛進入夢鄉,夢中總是在讀書寫字看文章,醒來仍沉浸其中,意猶未盡。咀嚼著夢中特有的書香、文字的甘甜,想到第二天又要踏上奔波的旅程,沒有靜下心來寫作的時間和空間,常常淚落潸然。”尤其是獨處時,王韻會長久地注視著自己的內心,她想她該是一名織夢者,她的人生不應該僅僅只是這樣,這種生活只會讓自己枯萎。所以,她再一次融入書中。“我相信,走過陰霾,一定會有屬於我的一片陽光,這也成為我創作的強大精神動力和不竭的生活源泉。”

於是,也就有了讀者看到的,王韻近年以國企改革、職工分流為背景創作的,反映下崗職工在國家大變革中自強自立、努力尋找和實現自我價值為題材的系列散文作品,如《身份不明的人》《低飛》《生育記》《三隻貓》《塵埃之下》等,這些文章被多位評論家在《文藝報》《時代文學》等專門撰文做重點評介。

文字始終是最為溫暖的堅守

“文學於我而言,是心靈的救贖,精神的皈依。它帶給了我人格的尊嚴和生活的充實。因為文學,有限的生命得到無限延展,人生有了聊以安放靈魂的意義。”王韻說道,自己終於發現,只有寫作才是最能讓她感到幸福的一件事,它能夠在自己最迷茫的時候帶來信心。對於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過重的生命來說,生存決非易事,在艱難之中,只有反覆追尋生命的意義,把痛苦、希望、把全部的精華和夢想,輸入文字之中,使之豐富充盈,才能夠藉以擺脫孤獨存在的命運,與文字近處關照,相互夢見。

她認為,讀書的人有自己的宇宙,其他的事,都因此而微不足道。當你沉浸於書中時,那些瑣碎的不快、那些塵世的哀傷,就會在瞬間忘卻,進入另一個只屬於你,和你的書的世界,“寫作是一件寂寞的事情,不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也就難以觸及自己心裡埋藏著的那個世界。本質上講,一切文學都是回憶,都是往日生活的復活。有對人生歷練的感悟,有對行走方向的眺望,在這些感悟與眺望中,文學始終是最為溫暖的堅守,是一個人精神之所在,是在找尋內心渴望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生命的價值。”

當然,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自己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名萊州本土作家,故鄉給予王韻靈感和豐富的創作源泉,她也深沉地熱愛著萊州這塊土地。在已發表作品中,王韻有近一半文章與萊州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有關。2017年9月,以萊州東海神廟為題材的文化散文《心靈棲息的居所》獲第七屆“岱山杯”全國海洋大賽二等獎;2018年,以萊州海洋生態文化系列為題材的長篇非虛構作品《吾鄉是海》入選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專案;同時參與編輯出版200萬字五卷本大型《萊州文學作品選集》,以及編輯校對30萬字《印象萊州》文集和19期《萊州灣》文學雜誌等,尤其是為萊州作者義務校對修改書稿達600多萬字。

創作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今,作為一位自由撰稿人,王韻的生活既簡單又充實。簡單在於對物質生活的要求,而充實則是精神的豐富。“能夠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心無旁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過程,本來就是充實愉悅的。有時候,創作出一篇自己滿意的作品,就像10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孩子,那種文字本身帶來的愉悅、滿足、成就感,可能不是金錢所能代替的。”王韻表示,“當然,金錢物質、柴米油鹽都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寫得越來越好,有能力實現時間與經濟的獨立與自由,能夠真正把文學當做一生的事業。王蒙先生曾說‘文學的人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精神的,一個是現實的’。雖然物質條件拮据,卻內心豐盈、精神充實,文學的力量,就是能夠使我們在生活的摸爬滾打中,依然擁有詩和遠方。”

成為省作協簽約作家,對王韻來說,是一種榮譽和認可,更意味著從此肩負著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尤其對於像她這樣沒有穩定收入的自由撰稿人來說,更意味著身份的認同和物質的保障,“我不再為生計奔波,安心創作。有了這樣的條件,沒有理由不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小朱(山東省作協會員 山東省全民閱讀推廣人)

新時代新魯軍|王韻:我該是一名文字織夢者

作家簡介:

王韻,女,1973年7月生,自由撰稿人。自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共發表、出版200多萬字,出版散文集2部。在《文藝報》《人民日報》《時代文學》《光明日報》等發表作品多篇,併入選《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以及年度權威散文選本,被多位評論家在《文藝報》《作品與爭鳴》等報刊評介。曾獲中國作協紀念抗戰70週年徵文獎;第六屆冰心散文獎;《人民文學》首屆、第二屆“觀音山杯·美麗中國”徵文獎等30多個獎項。作品曾入選山東作協重點扶持專案和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專案,“齊魯文化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