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由 真之道 發表于 綜藝2021-08-31
簡介隨著《塔木德》的出現,“口傳律法”不再需要口口相傳,“法利賽派”有了自己的經典,按照我們上文對於宗教經書的認識邏輯,“法利賽教”產生了,也就是如今的“猶太教”

奮銳黨是什麼意思

當今世界,無論就人口還是文化影響力,亞伯拉罕體系都可謂獨佔鰲頭。其中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並且這一位“神”在神學上是同一位。三者都樂意把“教史”匯聚到亞伯拉罕這一源頭,使得他們在信仰的不同層面都產生了不少契合點。回望歷史,三者分別結合政治後所形成的“三國殺”幾乎構成了半部世界史。

對於“天啟宗教”而言,“正統”是個格外重要的問題。這從邏輯上也不難理解,一神信仰下的各宗教與宗派好比帝王之家的眾子,嫡子,庶子乃至私生子無一不想參與太子之爭,倘若能贏,則是贏者通吃。雖然如此,三大宗教既然都“頑強”地存到如今,證明“神”的天下已經被三分了。因此,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正統”,而是長幼有序的問題。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透過上期的主題,我們知道了“體系化”與“規範化”對於“宗教”的傳承是多麼重要。以佛教為例,在“三寶”——“佛法僧”之中,“佛”不可見,只有“法”(經書)和“僧”(信眾)是可見的。兩者之中,“僧”的有限壽命決定了“法”對宗教本身的影響力更大。

經書的固化或相對固化,使得“宗教”能夠形成可持續的實踐,真正成為一種信仰正規化。因此,儘管歷史上有太多宗教先賢開宗立派,但嚴謹地來說,特定“宗教”的產生應以經書的出現作為分界點。在分界點到來之前,定義一個“宗教”是無憑無據的,更有點像道聽途說的。於是,經書的年齡,成為了判斷宗教年齡的重要因素。書寫介質的有限與寶貴,使得宗教早期均採用口傳模式。

因此,經書的實際年齡總是比考古所發現的經文殘片要早不少時間。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天啟宗教之中,伊斯蘭教經書降世的時間還是晚於另外兩者。

那麼,猶太教與基督教呢?

或許,大部分人會說,“先猶太教,後基督教”。“基督教就像猶太教的兒女。”那麼,事實果然如此嗎?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按照上文的判斷邏輯,我們先了解一下“聖經”的歷史。

如果拋開保守的考證,只以經書本身的記載來看,“律法書”(摩西五經)因著猶太民族的領袖摩西而降世。之後,因著“選民”逐漸隨從異教,“律法”日漸不受重視。根據考古學與文字批判學的成果,如今的《希伯來聖經》最晚於猶太人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6世紀)之前有了雛形。至少在那時的祭司階層,人們已經開始確立“聖經”的正典(canon)了。

流落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儲存信仰,使得“聖經”逐漸文字化、規範化。及至他們70年後迴歸猶太地,進入第二聖殿時代時,祭司以斯拉再次宣讀了“律法書”。除了摩西五經外,先知書最晚於公元前100年也都被收入了“基準”之中。在耶穌出現之前,最後一批“聖著”也被納入了《希伯來聖經》之中,形成了最終的24卷經書。

儘管卷數不同,《希伯來聖經》與基督教新教聖經的舊約部分一致(天主教聖經略有差異)。

顯然,共同的經書,使得兩者難分伯仲。那麼,基督教聖經的“新約”呢?“新約”確實晚於“舊約”幾個世紀,不過猶太教裡面還有晚於“新約”的經典——《塔木德》。

看來,以經書歷史作為長幼區分的方式似乎並不適用於猶太教與基督教?為此,我們不得不進一步深入問題的實質。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如上文所論述,經書的重要性在於規範信仰的正規化。而正規化包括外在的規範,如儀式儀文與禮儀禮節等;內在的教理,如信仰的目標、方式、意義與原則等。就公元1世紀的猶太基督徒來說,其外在規範與其他猶太教信徒並沒有什麼區別。正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2:28-29裡說的,真正區分人的是裡面的教理,基督徒才是“真猶太人”。那麼,哪個教理更早呢?

基督教由耶穌帶來的“啟示”而出現,而耶穌晚於摩西1000年以上,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們不能被“耶穌是猶太人,猶太人基本都是猶太教徒”的錯誤邏輯迷惑。

在這一邏輯裡“猶太教”的概念被偷換了。

“猶太人”指的是在血緣上認同祖先是亞伯拉罕的民族,為了彰顯這一點,他們往往有意或無意、主動或被迫地堅持祖先的傳統文化,包括最核心的“猶太教”信仰。正如我們剛才所提到的,公元前500-公元100年是《希伯來聖經》的定型期。經書的不完全穩定,使得定型期間的“猶太教”在教理上也是不穩定的,同時也具有了較強的可塑性。所以,

2000年前的猶太教不是當代的猶太教,乃所謂“古猶太教”。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古猶太教是一種集體信仰傳承與文化習俗交織的產物。在經書不定的時代,生活即信仰,因而更容易異化。

根據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2000年前的猶太信仰世界有5大教派,即法利賽派、撒都該派、艾塞尼派、狂熱派、撒馬利亞教派及數不勝數的神秘團體(密宗風格)。

其中,撒都該派是祭司階層,

因為職位緣故,地位是最高的。

法利賽派多文士

,他們每天面對經書工作(抄經),所以在經書方面是最鑽研的,自然也是猶太知識分子的代表。

艾塞尼派有很多貧困階層,

所以他們選擇遠離城市生活,採取社團化的生活信仰模式。

撒馬利亞派源自猶太民族的南北分裂,

作為北國的傳統信仰,他們只承認摩西五經的“神聖性”。

“奮銳黨”,即狂熱派則致力於政教結合,

以武力反抗羅馬人為志向,又被稱為匕首黨,以其成員身懷匕首搞暗殺活動而著稱,致力於實現民族獨立,恢復馬加比王朝的狀態。

至於其他小團體(包括耶穌的拿撒勒派),則各有自己的“拉比”(老師),自成一派教理。這些派別之間的關係類似如今佛教各宗派,互不干涉,各自解經,對《希伯來聖經》不同書卷的偏重不同。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宗教會異化,宗派則亦然。追本溯源,

如今存在的“猶太教”起源於法利賽派

,而基督教則是拿撒勒派發展壯大後的產物。

法利賽派取得“猶太教”牌匾的過程乃是這樣。

首先是祭司階層的衰弱。

祭司的職能是代表人與神發生關係,在猶太信仰文化之中,祭司與聖殿息息相關,而兩次聖殿被毀,使得祭司一職逐漸無用武之地。對於以信仰立國立族的猶太人來說,面對聖殿消失這樣的民族浩劫時,盡全力儲存信仰習俗、文化是重中之重。在第一聖殿被毀之後,開始編撰《希伯來聖經》,還興起了“會堂”取代“聖殿”,使之作為信仰生活的中心。如此,鑽研“獻祭”儀式被鑽研“經書”所逐漸取代。

起初的會堂是由一個或幾個家族之中最“資深”的人來召集帶領,每週定期聚會,研討經書,致力於將經書與異邦生活所產生的問題相調和。當然,要談對經書的理解水平,失業的祭司階層,無疑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最早的會堂領袖,多半被原祭司家族佔據也不足為怪。作為“學院派”,他們開發了“口傳律法”作為經書的配套,以滿足大眾生活需求。

其次是口頭律法的普及。

第二聖殿的落成使得祭司階層得以復甦,但是聖殿已不再是唯一信仰場所。“學院派”分化為管聖殿的“撒都該”與管會堂的“法利賽”兩派。立足會堂這個平臺,法利賽人相比撒都該人更受到民眾歡迎,口頭律法成為了他們的法寶。撒都該人拒絕法利賽的口頭律法,並僅根據經文字面理解,

類似於如今的“基要派”。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撒都該人放棄了變通的“口傳律法”,其生活過於嚴謹,而法利賽人具有“改良色彩”,是真正懂律法的“拉比”。 馬加比王朝覆滅後,法利賽人繼續堅持猶太法律與傳統,被認為是最精確的猶太法律專家和解釋者。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最後是《塔木德》的編撰。

第二聖殿被毀前後,古猶太教之中的有識之士(多半是法利賽人),意識到即將再次面臨民族危及。所以,他們著手兩件事,一是徹底定型《希伯來聖經》,二是開始編撰《塔木德》。《希伯來聖經》與基督教新約定型時間差不多。之後的300多年裡,他們的精力主要在後者之上。

短期內復國無望,猶太民族散居範圍的擴大,使得法利賽派決心將流行於世的“口傳律法”彙編成書,即《塔木德》。《塔木德》分為《密示拿》與《革馬拉》,真正的“口傳律法”都在《密示拿》之中,而後者是對前者的進一步補充解釋。為便於記憶,我們可以說,《密示拿》是《希伯來聖經》的註釋,《革馬拉》是註釋的註釋。

基督教和猶太教到底誰先誰後?

那麼為什麼《塔木德》需要那麼多註釋呢?因為《希伯來聖經》有太多在普通人看來難以理解的地方。既然找不到標準答案,那麼就某一問題的各種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討論都會被羅列其中,供讀者按需取用,是為“猶太智慧”。

《塔木德》的精髓即真理是無止境的,沒有人擁有絕對真理,真理是多數人思考下的產物。隨著《塔木德》的出現,“口傳律法”不再需要口口相傳,“法利賽派”有了自己的經典,按照我們上文對於宗教經書的認識邏輯,“法利賽教”產生了,也就是如今的“猶太教”。

當然,這個“猶太教”在啟蒙運動之後繼續分化為“正統派”、“保守派”、“改革派”與“重建派”等等。無論如何,這些派別都可溯源至“法利賽”這個古老的教派,因為他們的信仰基石取自於《塔木德》(邁蒙尼德撰寫的“信仰原則十三條”)。

法利賽派的《塔木德》有兩種,《巴勒斯坦塔木德》完成於公元450年左右,《巴比倫塔木德》完成於公元550年左右。保守估計,拿撒勒派的《新約》的全部書卷最晚於公元350年左右被彙編成書。那麼,回到起初的那個問題,

猶太教與基督教誰先出生呢?經書歷史原則在這裡又適用了吧。

2000年前,紛繁的猶太信仰文化立足於“希伯來聖經”,各教派無一不是自詡代表了真理。然而,只有兩部新的經書產生,並由此誕生了兩種宗教。一是“法利賽教”,二是耶穌與門徒共同建立的基督教。這兩個宗教是人類最古老天啟宗教——“古猶太教”的“見證者”。

下一期,我們就將討論後者的誕生,敬請關注“基石系列:他們為什麼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