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萬年文化史再添“實錘”史前人群用羽毛作裝飾品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綜藝2022-12-04
簡介在張樂看來,這項工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史前人群與鳥類關係的探討與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區域性案例,水洞溝先民以鳥類羽毛作為裝飾品的科學發現則為“我國一萬年的文化史”又增加了新的研究視角與內涵

史前文化何時開始

◎本報記者 陸成寬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鳥類,它們也是現代陸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一個類群。然而,相對哺乳動物而言,史前遺址出土的鳥類骨骼極為稀少。

“這或許與鳥類的骨骼相對纖薄、難以儲存有關,也可能與鳥類的生理特徵、生態習性乃至古人類狩獵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絡。”8月4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樂指出。

透過對寧夏靈武水洞溝遺址第12地點(距今約1。07萬年—1。02萬年)出土的鳥類骨骼進行研究,張樂等人找到了史前古人類系統利用鳥類資源的證據,並首次在中國發現萬年以前人類利用羽毛作為裝飾品的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考古學與人類學科學》。

考古學家認為,最初鳥類並不是人類的獵捕物件,主要是因為鳥類會飛,獵捕難度高;同時,其營養物質含量相對較低。

直至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特定捕鳥工具、技能的出現,鳥類才開始逐漸成為史前人類的常規獵捕物件。

最近3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就與鳥類之間產生了極為密切的聯絡:除了捕食外,史前人群還將鳥類的羽毛和爪子製成裝飾品,肢骨製成工具和樂器等。

然而,“這些考古發現都集中在舊石器時代的歐洲和西亞,在舊大陸的另一端——中國乃至東亞卻鮮有鳥類與史前人類關係的研究報道。”張樂坦言。

依託水洞溝遺址第12地點出土的414件鳥類骨骼,研究人員進行了埋藏學研究。他們發現,水洞溝遺址第12地點的鳥類以環頸雉、石雞和山鶉等雞形目為主,鷹形目和鴞形目等肉食性鳥類次之。古人類在鳥類骨骼表面造成的切割、敲砸、燒烤與劈裂等痕跡,主要分佈於雞形目的多肉部位以及猛禽類前肢的肢端部分。

“這一現象表明,水洞溝史前人群捕獲的雞形目鳥類主要是為了食用,而捕獲猛禽類則主要為了獲取羽毛。”張樂表示。

同時,民族學研究顯示,現代狩獵採集群體有以肉食性鳥類羽毛作為裝飾品,以彰顯其狩獵能力或社會地位的傳統習俗。張樂認為,水洞溝遺址第12地點的史前人群可能也以猛禽羽毛作為個人裝飾,以吸引其他社會成員或群體的注目。

在張樂看來,這項工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史前人群與鳥類關係的探討與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區域性案例,水洞溝先民以鳥類羽毛作為裝飾品的科學發現則為“我國一萬年的文化史”又增加了新的研究視角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