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又見代客炒股!成交過億 營業部老總被罰

由 證券之星 發表于 綜藝2023-01-22
簡介12月29日,證監會官網資訊顯示,因私下接受客戶委託買賣證券,證券公司從業人員肖某頊被雲南證監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的罰款

2萬炒股一年能賺多少

時值年底,又有證券從業人員因代客炒股被罰!

12月29日,證監會官網資訊顯示,因私下接受客戶委託買賣證券,證券公司從業人員肖某頊被雲南證監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的罰款。

又見代客炒股!成交過億 營業部老總被罰

據悉,肖某頊共接受兩名客戶的委託買賣證券,累計交易金額達1。11億元。不過,肖某頊並未從中獲利。目前中證協網站上,已無法查詢肖某頊的執業資訊。

來看詳情——

代客炒股交易額過億

首先來看肖某頊的從業情況:2007年9月至2017年11月,肖某頊就職於湘財證券昆明證券營業部,先後擔任客戶經理、投資顧問;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肖某頊就職於某證券,先後擔任某證券昆明西園路證券營業部和某證券昆明湖畔之夢證券營業部負責人。

至於委託肖某頊進行證券買賣的,分別是兩名“老客戶”。據悉,客戶李某在2009年8月就已開立普通資金賬戶。接受委託後,2015年6月日至2019年8月,肖某頊使用李某名下證券賬戶買賣多隻證券,累計交易總金額5146。37萬元。

類似的,肖某頊私下接受客戶王某委託買賣證券,2014年9月至2020年8月使用王某實際控制的某證券賬戶買賣多隻證券,累計交易總金額5988。74元。

為兩名客戶私下交易金額高達1。11億元,但肖某頊並未取得違法所得,屬於“無償服務”。然而,由於證券從業人員不得私下接受客戶委託買賣股票,無論是否取得報酬均屬違法行為。

面對監管的處罰,肖某頊及其代理人在聽證及申辯材料中提出:一是立案後未及時告知;二是接受李某委託買賣證券的行為已過行政處罰時效;三是部分證據合法性存疑;四是接受李某委託買賣證券的時間區間、交易操作人、交易的計算方法標準等事實認定不清。

對此,雲南證監局認為:立案後給當事人送達《立案通知書》符合相關規定;當事人肖楊頊私下接受客戶李某和王某委託買賣證券的違法行為有連續狀態,在2020年8月仍存在私下接受王某委託買賣證券的行為,其行為未過行政處罰時效。

此外,雲南證監局表示,其收集的相關證據符合法律規定;相關詢問筆錄、賬戶交易流水等證據證實肖某頊私下接受李某委託買賣證券事實清楚,交易的計算方法標準清晰。

最終,雲南證監局對肖某頊及其代理人的申辯意見不予採納。雲南證監局決定對肖某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二十萬元罰款。

目前中證協網站上,已無法查詢肖某頊的執業資訊。天眼查資訊顯示,肖某頊於2018年3月擔任某證券昆明湖畔之夢證券營業部負責人,後於2020年8月不再擔任該職務。

又見代客炒股!成交過億 營業部老總被罰

“代客炒股”屢禁不止

就各地券商分支機構違規受罰情況來看,證券公司從業人員“代客炒股”屢禁不止。2022年以來,各地證監局已開出十多張針對代客炒股的罰單,其中不乏代客炒股後出現虧損的情況。

例如,今年5月,寧夏證監局對華林證券寧夏分公司及該公司財富經理萬某作出罰單。據悉,萬波接受客戶委託資金60萬元,頻繁交易後致使賬戶內累計虧損18萬餘元。客戶發現嚴重虧損後修改了賬戶密碼,不再讓萬某代為操作賬戶。寧夏證監局對萬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

與此同時,該分公司也被寧夏證監局採取相應行政監管措施,理由是客戶投訴後,公司未建立客戶投訴書面或者電子檔案,未對客戶投訴情況進行記錄,且對該影響客戶權益的重大事件未及時報告。

今年6月,廣東證監局對廣發證券東莞長安證券營業部員工張某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2年監管措施的決定。從違法事由上來看,張某存在在外兼職並與他人簽訂相關協議、約定代客戶管理賬戶並進行收益分成的行為,違反了《廉潔從業規定》以及《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中關於不得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相關規定。

同期,天風證券東莞鴻福路證券營業部員工李某亮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年,處罰機構同樣是廣東證監局。據悉,李某亮的違規事由是介紹他人進行賬戶管理,並作為擔保人簽署相關協議。雖非自己親自代客炒股,但介紹他人幫忙“賬戶管理”並提供擔保,同樣違反監管規定。

從過往罰單來看,無論“代客炒股”的賬戶是否獲利,從業人員是否從相關交易中獲得報酬,都將遭遇監管處罰。而從交易的實際情況看,公佈交易情況的案例基本是“賺少賠多”,且出於賺取佣金等考慮,“代客炒股”的交易頻率往往相對較高,頻繁短線交易反而降低了盈利的目標。

“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不得私下接受客戶委託買賣證券”,這是寫入《證券法》的行業嚴格禁令。但在三令五申之下,仍有多名從業人員“以身試法”。有證券從業人員表示,一線員工的考核壓力較大,私下接受客戶委託並非出於牟利,很多時候是為了維護客戶關係而為之。隨著買方投顧業務的發展,預計後續情況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