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註冊制改革全面推進 頭部券商投行、自營業務或齊頭並進

由 證券之星 發表于 綜藝2023-01-30
簡介衛以諾表示,目前來看,2023年A股權益市場的修復將給自營投資帶來追逐超額收益的機遇,債市回撥的情況也有所改善,做市標的擴容也是重要提升方向,更看好重資本業務投入較大、投資標的佈局完善、團隊建設較強的頭部券商

什麼是註冊制

近日,首批券商年報出爐。記者發現,去年證券行業整體營收與淨利潤均有所下滑,投行業務是為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業務之一,自營業務成為券商業績的“勝負手”。

證監會日前表示,將深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這個本質,放管結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註冊制改革全面推進,將成為2023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頭戲。隨著註冊制改革推進,券商板塊將直接獲益。

註冊制助力券商

增加投行業務收入

在全面註冊制和估值修復的預期下,哪一類券商最受益呢?

西部證券非銀首席羅鑽輝表示,隨著註冊制改革推進,IPO發行家數預計將繼續保持在高位;再融資業務也將逐漸恢復增長,存量上市公司客戶數量多的券商預期將有競爭優勢。

他同時認為,註冊制改革對於投行業務增量貢獻有限,主要是因為2019年到2021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均實現註冊制之後,投行業務集中度提升明顯。分業務看,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經紀收入、投行收入、資管收入、信用收入、自營收益CR5集中度分別為34。4%、51。9%、62。8%、45。1%和57。5%,與2015年相比,除經紀收入下滑1。5個百分點外,其他業務分別增加15。3個百分點、6。5個百分點、4。0個百分點、14。8個百分點。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戰略研究負責人衛以諾認為,一方面,監管對於券商投行專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北交所、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相對主機板市值較小,專案利潤相對有限,為券商投行業務整體帶來的業績增幅可能較小,頭部強者恆強的效應加劇。

國信證券非銀行業分析師戴丹苗表示,註冊制背景下,券商的承銷職能隨著發行定價的市場化被大幅強化。未來投行業務的發展趨勢分為三個方面:行業格局上,頭部集中趨勢將更加明顯;服務方向上,將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型;業務模式上,將逐漸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表示,預計未來券商投行業務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銷售、研究、定價、風控能力出眾的頭部券商集中,而中小券商則亟待尋求差異化破局方式,或利用區位優勢強化本地專案承攬。

做市、衍生品等業務

助券商自營更加平穩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2023年市場或好轉,這將有助於券商自營收益回升。在市場波動下,如何更加平穩地獲取自營收益成為證券行業的重要課題。投資、投行聯動,做市、衍生品等非方向性的業務成為不少券商發力的方向。

長江證券認為,自營業務的主要差異來自資產配置結構和收益率。事實上,去年部分頭部券商的盈利並未受到顯著衝擊,主要是因為較高的固收和客需業務持倉佔比,預計這部分頭部券商的盈利韌性將有效提升整體盈利中樞。

衛以諾表示,目前來看,2023年A股權益市場的修復將給自營投資帶來追逐超額收益的機遇,債市回撥的情況也有所改善,做市標的擴容也是重要提升方向,更看好重資本業務投入較大、投資標的佈局完善、團隊建設較強的頭部券商。

除了權益市場的修復給券商的自營投資帶來超額收益之外,羅鑽輝認為,券商自營投資向低風險、非方向、多元化轉型趨勢不變。場外衍生品業務風險偏中性,可較好平滑業績波動,成為頭部券商爭相佈局的重要業務,做市商機制有望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因此,相對看好頭部券商機構的自營業務。

戴丹苗認為,做市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做市價差收益和交易所激勵,在證券公司交易投資業務向非方向轉型的背景下,發展做市業務有利於進一步熨平公司業績波動,拓展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場外衍生品業務為券商提供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空間,對服務機構客戶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