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由 長江日報 發表于 綜藝2023-02-01
簡介”日前,主攻近代城市與建築方向的江漢大學數字建造與爆破工程學院教師陳剛,經數年文獻研究與實地調研,出版新著《近代漢口社會轉型與住居形態發展1889—1938》(武漢出版社出版),探討近代以來漢口城市空間與住居形態的轉變,即從沿江沿河一帶的“

漢口住哪裡比較好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近代漢口社會轉型與住居形態發展1889—1938》書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16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李俊)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後樓外樓’,此言形象地道出漢口的今世前緣。其實漢口城市面貌和代表性居住方式實質轉變在19世紀末到抗戰前這一段時間。”

日前,主攻近代城市與建築方向的江漢大學數字建造與爆破工程學院教師陳剛,經數年文獻研究與實地調研,出版新著《近代漢口社會轉型與住居形態發展1889—1938》(武漢出版社出版),探討近代以來漢口城市空間與住居形態的轉變,即從沿江沿河一帶的“前店後宅式”傳統住宅,轉變為“底商上宅式”近代商業住宅,與此同時出現了接近現代居住方式的“聯排式裡分住宅”。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書中圖片。

陳剛是老武漢,又是研究近代建築與本土城市的學者,對家鄉具有特殊的情感。他從小生活在漢口的裡分,童年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諸多記憶,小時候在裡分上幼兒園和那些熟悉的叫賣聲,以及與小姨穿梭於江漢路的街巷中,這些情景在書中都有描述。陳剛的爺爺輩曾是洋行職員,他作為第三代武漢人,對老漢口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結合早年的親身生活經歷,陳剛查詢歷史文獻,帶領學生到漢口老街區實地踏訪和拍攝,透過真情實感的論述方式,最終寫出了老漢口人經歷的居住方式與生活環境變遷。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作者陳剛手繪漢口黎黃陂路上的西式住宅。記者萬建輝 翻拍

陳剛介紹,1861年開埠前的漢口是河港集鎮,直至晚清發生根本性改變。當時的住屋形式是“前店後宅式”傳統住宅,主要分佈於漢口華界舊市區沿江沿河一帶的漢正街片區。此類住宅往往帶有一個“天井式院落”或“四水歸堂”的佈局,前為臨街商鋪,後為就寢部分;多為東西向,佈局緊湊。這類住宅的使用群體多為到漢口經商而居的商人士紳。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作者陳剛手繪漢口蔡鍔路上一棟民居。記者萬建輝 翻拍

辛亥革命到抗戰前,是漢口社會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也是漢口城市空間急劇變化的時期,在城市經濟的推動下,漢口華界“前店後宅式”傳統住宅,逐漸讓位於“底商上宅式”居住方式。這一時期漢口人口的增長,也讓早期漢口華界的那種“前店後宅”式的住宅越來越不適應城市用地緊張的現實。這一時期漢口華界開闢了新的城市道路,沿兩側的街道形成了新的住居形式,即業主將上下樓層分隔經營出租,城市管理者要求臨街商業住宅,樓上要有出挑陽臺,留三開間的立面構圖。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作者陳剛手繪漢口勝利街207號住宅。記者萬建輝 翻拍

漢口裡分則是近百年漢口民居文化的縮影,也是漢口開埠之後西方低層聯排式住宅和中國傳統的多進院落式建築的結合體。作為東西方建築文化交流的產物,其建築時間大約從1900年左右開始至1938年武漢淪陷之前基本結束。作為那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居住方式“裡分”,主要分佈於華界模範區和外國人居住區,該型別住宅,尤其晚期裡分,是供給城市中產階層的職員為主,故而該住屋所對應的是一種更多基於近代職業特性的職員文化,接近於現代的城市居住方式。

從“前店後宅”到“聯排式裡分”,一本書講透漢口居住方式變遷

書中圖片。

武漢城市史專家分析,1889年張之洞督鄂後修鐵路、發展工商業等一系列有利於近代城市發展的舉措,特別是築建張公堤後大大擴大了城市面積,漢口城市的發展速度也變得更快。1889—1938年是近代漢口城市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由於其城市經濟與社會形態的近代轉型迅猛,使得原有城市空間及其住居方式發生跨越式轉變,老漢口市民先於當時國內許多城市和地區率先進入到新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環境。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