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金錢與權力的源頭:結一張自己的網

由 香帥的金融江湖 發表于 綜藝2023-02-06
簡介所以,社交媒體它突破的不僅是表達形式和傳播效率,還突破了幾千年來被限定的表達內容,某種程度上說,它拓寬了教育和思想的邊界——那些曾經(1991年之前)在人類歷史中只能沉寂的平凡靈魂,都擁有了被點亮,被賦能的新機會,去站上那個發光的“舞臺”,

名作狀與名作動如何判定

金錢與權力的源頭:結一張自己的網

金錢與權力的源頭:結一張自己的網

“金錢是我們時代的上帝,羅斯柴爾德則是它的先知。”

——海因裡希·海涅

關於

羅斯柴爾德家族

背後的財富秘訣,大概沒有人會拒絕瞭解。

尼爾·弗格森可以說是把羅斯柴爾德家族研究得最透的學者。在他的成名作《羅斯柴爾德家族》裡,描繪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如何透過構建一個關於金錢與權利的社會網路,來獲得富可敵國的財富。

在他的筆下,

由於這個強大的社會網路,羅斯柴爾德家族動一動,整個的歐洲版圖都會動。

因為,

站在社會網路的中心,就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而影響力就是金錢和權力最好的朋友。

社會網路

可以說是串聯尼爾·弗格森整個的研究體系的關鍵詞:社會網路究竟是什麼,如何構建社會網路建立影響力,獲得金錢和權利,以及如何透過社會網路影響全世界。

或許,從尼爾·弗格森《高塔與廣場》書中那些關於社會網路的縫隙中,我們可以瞥到關於財富背後的一些秘訣。

01

影響力的重要性

尼爾·弗格森也曾經以社會網路的角度研究過基辛格,寫成了一本《基辛格傳》。

他說,

基辛格是一個特別善於社交,利用自己的權力地位去加強自己影響力的人。

當他寫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去回想基辛格的很多言行,以及他的傳記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基辛格曾是美國第56屆國務卿,雖然位高權重,但說到底國務卿也不過是個職位,人走就茶涼了,在美國曆史上這樣的事情多的很。但基辛格很特別,即使已經退休幾十年,仍然在美國政壇保持著自己強大的影響力。他今年應該99歲了,前年的時候他還出來發聲,在中國和美國發生貿易衝突的時候,他還出來調節,對政壇仍然有影響力。

尼爾·弗格森在幫基辛格寫傳記的時候,做了一張社會網路圖,他發現

基辛格身邊有一個龐大的網路,而且這個網路的結構特別複雜。

我們回頭想一下自己,我們身邊其實也是一個網路,對不對?你身邊的家庭,你的單位,你跟世界的所有的互動,它其實就是一個網路。

但是你要想一想,

你是被網路裹挾,還是你主導著這個網路?

對於大部分人,可能是我動了,但是網不動,或者這個網動了,我會跟著動。

什麼叫影響力?其實就是你動了,你身邊的網路就會動。

通常來說,有影響力的人要麼有金錢,要麼有權力,這兩點都使得這個人會成為整個網路結構裡面的關鍵人物。比如說馬化騰,或者說政府重要官員。

但是尼爾·弗格森說,基辛格不符合這兩個要求,他並不是特別有錢,而且從title來看,也不及美國總統權力大,但是他的影響力其實比很多美國總統要大。因為,基辛格的社會網路特別複雜,而且

他處於那個網路裡面非常核心的地位。

“在網路中處於核心的地位”,

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才是影響力。也就是說,

你要成為一個樞紐節點,並能夠影響到那些有影響力的人。

比如說,“媒體”,尤其是那些有公信力的媒體天然會在社會網路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為什麼?因為媒體能影響很多有影響力的人,所以它天然會處於網路的樞紐節點上。

02

在網際網路時代,塑造個人影響力

過去,因為交通、傳播工具等的限制,一個社會網路的形成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但是1991年全球資訊網出現之後,全球資訊網把全世界連了起來,網路形成的速度大大加快,所有人都在網路的動態互動過程中,組成新的圈子、新的社會關係,連結成網。

網際網路天然就是社會網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資料量呈幾何倍增長,它帶來了兩個前所未有的變化。

第一,它改變了社會網路的屬性。

之前的社會網狀結構,基本上是以人為核心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是由人本身驅動的,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2008-2011之間)出來以後,現在人們之間的互動開始被演算法驅動了,這種物理的力量開始影響人類的互動行為,所以嚴格地說,

我們正處於一個基於資料和演算法的物理性網路的社會中。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它使表達和傳播的成本極速下降,降低了普通人獲得影響力的門檻。

從人類歷史的長河來看,思想傳播是創造網路的最大節點,而影響力是網路空間最厲害的一個要素。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為資訊、表達、思想傳播提供了絕佳的工具,大幅降低了思想傳播的門檻,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影響力。

正如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那句名言:在未來時代,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

2019年,十三邀的一期節目上,許知遠問馬東,會不會覺得這個時代的文化在走向粗鄙化。

馬東回答說,

在1949年之前,中國人的識字率沒有超過5%,

從文明整個程序來說,今天所有我們所說的文化、傳承,透過千年歷史煙霧的那些東西,都是這5%的人留下來的。如果一個社會一直只有5%的識字率,你當然看到的都是精緻。

但是今天,我們的識字率是90%以上,每個人都有了一個自媒體的權利,

所以,我們能看到今天這樣各種各樣的聲音。

這一段回答,給了我很深的啟發,讓我重新理解了媒介,也重新理解了網路社會。

我一直是比較喜歡文字的,在得到做課程的過程中,他們告訴我,這門課程不是講給三四十人聽,而是講給三四十萬人聽,大家接受資訊的場景不是書桌、課堂,而是音訊、是碎片時間。

比起文字重邏輯重結構的「冷」特點,音訊更「熱」一點,也就是要短,要設定聽覺路標,要用熟悉的詞解釋新概念,要用聲音傳遞知識、溫度和情緒。

2018年後,

短影片時代來了,這又是一次非常大的變革——動態影象。

比起音訊和文字,影像和畫面的表達才是第一性的,因為這是我們觀察生活和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我是這幾年才慢慢想通,社交媒體(包括短影片)的出現幹了一件大事。原來真正有文字能力的人其實是少數,像馬東說的,從人類歷史看只有5%,絕大多數人都是缺少文字表達能力和表達途徑的,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表達的需求,所以

社交媒體把表達的門檻從音訊降到影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用最樸素最純粹的方式提供內容,

比如有的人吃飯特別香,有的人整理家務能力特別強,還有像手工耿一樣“無用”的創造能力特別旺盛,都透過影片呈現了出來。

你覺得沒有人會喜歡這些東西嗎?不是的,對這些內容的需求迅速蓬勃起來,有的人就是願意看別人吃飯那麼香,有的人就是願意學習她的家務小妙招,還有的人就是偏偏喜歡在手工耿的影片裡尋找快樂。更驚人的是,這些快樂、知識,你還都可以免費獲取,用最便宜的方式獲得了最不便宜的快樂和資訊。

所以,社交媒體它突破的不僅是表達形式和傳播效率,還突破了幾千年來被限定的表達內容,某種程度上說,

它拓寬了教育和思想的邊界——

那些曾經(1991年之前)在人類歷史中只能沉寂的平凡靈魂,都擁有了被點亮,被賦能的新機會,

去站上那個發光的“舞臺”,成為社會網路中的大節點,實現自我價值,哪怕只有15分鐘。

技術進步,它確確實實使所有人都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另外,

社交媒體擁有快速結網的能力,

這種能力使新技術的供給和需求快速匹配、產業化、形成市場,才能成為一個自我演化、自我擴張的生態。

舉個反例,為什麼蔡倫的造紙術更早誕生,卻沒有在華夏大地上更早迎來思想革命和工業革命?其中有很多歷史、文化和政治因素,但從生態演化來看,

很重要的一點是這門技術被壟斷在一小圈人範圍內,

沒有在當時的中國推廣開來,它的供給和需求沒有結成一張社會網路,更沒有形成市場。所以,

如果一個技術的迭代和進步,有機會形成市場,它才有可能產生更大的作用。

回頭看,我們真的處在一個對個體更友好的時代。

所以,你要勇敢啊,努力在這個時代結一張自己的網,做一個閃閃發光的節點,釋放自己的影響力。

無論持續多久,無論閒銀碎兩,無論高臺閒庭,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