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由 什麼值得買 發表于 動漫2023-01-18
簡介3、在家庭中做的一些專注力訓練,尤其是遊戲訓練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實話實說,全面向孩子傳遞相關資訊,既說缺點,也說優點

你會懲罰孩子嗎

作者:菲菲呂

專注力,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它一直被用來衡量成功與否的砝碼。無論成年人兒童還是青少年,專注力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讀過關於精力管理、時間管理的書籍,無一不提到專注力對效率、對成功、對幸福感的影響。

能認真做事情、學習是態度問題,但往往能不能把事情、學習做(學)好是能力問題。如果大多人的智力處於正常水平,那麼專注力才是決定把一件事做好的關鍵。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而決定專注力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我們人類一生要面對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我們知道的一個專注力很強的人,他並不是在處理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學習力、工作能力各方面都能面面俱到,他也只不過在某個特定領域,在自己擅長、喜歡的事情上表現出超強的專注力並獲得了成功。

如果“成功的人都有很強的專注力。”,那麼反過來理解“專注力超強的人一定能成功。”這句話是不被認可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成功的人都有很強的專注力。”是個偽命題。我們只能根據經驗和大機率推測,但並沒有科學依據論證它的真假。

如果培養專注力可以助力成功,那反觀我們一般人,尤其是資質平平的熊孩子,家長們是否看到了希望呢?

三歲半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探索,但是注意力停留時間短暫。家長應該提供一些繪本、玩具給予孩子適當的刺激,對於孩子探究的事情,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互動,鼓勵孩子的探索行為,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保持專注。

專注力對兒童的影響

到了學齡階段,學習成績的優劣無形中變成了老師和家長甚至周遭人評價一個學齡孩子的唯一標準。他們對學齡前的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能夠表現出絕對的容忍,但對於達到學齡階段的孩子表現出的專注力不足卻是零容忍。

時間一久“成績優秀”和“成績差”在當事人心裡就變成了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無形中會朝兩個相反的趨勢發展。而被定義成“差學生”的孩子,明明可以透過訓練專注力變得比以前更好,但卻被周圍環境消極的暗示放棄自我,他們有的會認為“差生或許不配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這種“習得性無助感”會扎進孩子的內心,對學習表現出逆來順受的消極行為!如果家長在這時不加以干預和重視,孩子將被淹沒在消極暗示的陰影中不能自拔,嚴重的還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天生好動,思維跳躍而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為學校裡“無法清晰地思考”的問題孩子被迫退學。但是懂孩子的媽媽卻沒有放棄愛迪生。做過老師的媽媽一直告訴愛迪生,他只是個奇特的孩子,並一直相信、鼓勵愛迪生!正因為有這樣無條件信任孩子的母親和她正確的引導,才成就了偉大的愛迪生。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小學階段是兒童專注力培養、訓練、矯正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孩子如果專注力不足,多表現為分心、多動、好動、衝動、缺乏時間觀念,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佳。

《專注力訓練》一書對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分析是這樣的:

1、容易分心:

是因為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好奇心是一切發明創造的心理基礎,愛因斯坦說:“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2、多動又衝動:

是因為他們充滿活力,精力旺盛,這證明他們是身體健康的孩子。

3、行為魯莽:

是因為他們有激情,無法長時間停留在一個想法上: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想象力和聯想才如此豐富。

4、行為笨拙:

這也許是因為他們正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事情。

5、做事雜亂無章、心血來潮、想一出是一出:

這是孩子自動自發工作的萌芽,也是奇思妙想出現的開端。透過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如果某件事是他們想幹、願意幹、有興趣乾的,他們會義無反顧地全身心投入,百折不撓,直至成功。

6、固執:

這恰恰是堅持精神的開始,表明他們不輕言放棄,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

7、反覆無常、讓人捉摸不定:

表明他們更善於打破思維定式,不拘泥於通常的做法。

8、情緒不穩定:

這是他們對新事物有敏銳的感覺後的自然反應。

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以上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家長不要過分焦慮,也不要聽之任之覺得孩子長大一點自己會改變,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專注力在成長的關鍵時期不加以干預和矯正,會伴隨人的一生。錯過關鍵期再加以矯正和訓練,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花費數倍的精力。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家長要相信,現在孩子在你眼中的樣子就是他將來成為的樣子。這就是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的表現,父母始終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多多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與幫助,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尊重,放大孩子的優點弱化他們的缺點。好習慣的習得需要21天,後期還要透過訓練加以強化。專注力的訓練和培養更是需要更持久的時間,甚至貫穿一生。因為不專注才是人的常態,我們幫孩子和自己做專注力訓練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怎麼說,不專心的孩子才會聽

一、用正向的方式,與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問題

1、要告訴孩子全面的情況。

2、我們要向孩子明確說明他們所面臨的困境,正向教育不是粉飾太平,而是在正視現實的基礎上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

3、在家庭中做的一些專注力訓練,尤其是遊戲訓練

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實話實說,全面向孩子傳遞相關資訊,既說缺點,也說優點。說優點時,可以放大些;說缺點時,不迴避現實,不藏著掖著,對缺點的本質、危害不做半點隱瞞。但儘量要用積極的方式來表述,也就是盛行於民間的一句老話——壞話好說。

二、 “我們是盟軍,不是敵人”

在與不專注的孩子交流時,我們要想和他們建立起盟軍關係,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理解而非指責

2、幫助而非懲罰:只要不是替代孩子做他該做的工作。

3、引導而非強制

三、以身示範,別讓問題成為藉口

找藉口是人們逃避指責最本能的反應。我們該如何在交流中化解這些藉口呢?

1、不讓孩子把專注力問題當藉口,首先是做父母的不要為孩子製造這種藉口。

如果你整天把孩子的這一毛病掛在嘴邊,就是對他們問題行為的強化,是對他們“問題兒童”角色的強化。

2、別教孩子遇上事就找藉口,要讓他多從自身找原因。

3、別給孩子樹立找藉口的榜樣

4、和孩子平心靜氣地共同分析——不專注,是因為主觀上不夠努力嗎?

家長會透過各種手段幫助孩子,讓孩子能從內在認識自己發掘出內在驅動力,摒棄找藉口的習慣,如果不能從內在改變孩子是不可能會取得很好的幫助效果。陸游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想改變孩子的專注力,需要改變他的對待這件事的決心。

四、5分鐘之內,給孩子一個聽你的理由

強調和孩子談話,不超過5分鐘。如果說為避免超限效應的消極影響,與孩子談話做到要言不煩,那麼,與不專注的孩子談話時,就更要注意這一點,因為他們本來注意時間就短,容易分心走神,情緒還會衝動,長篇大論更是有害無益。除了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引發親子衝突。

長話短說,不是簡單的削減時間,而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切中要害。這個要害有三種表現形態,

一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教育者的角度去討論問題;

二是迅速引發情感共鳴,以情動人;

三是有理有據的說辭,以邏輯力量去說服人。

專注力訓練的方法在《專注力訓練》一書中有幾個實用的方法,每一招都好像可以貼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一、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建立孩子內心的秩序感

這裡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整潔的家庭環境給孩子帶來內心的安定,父母的言傳身教從內心深處改變孩子的行為。

二、幫孩子管理好情緒小怪獸

易衝動的孩子在自己無法掌控事情的局面時,容易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時不能繼續訓練,而要幫孩子建設強大心理背景。我們只有在積極情感的主導下才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做事,並出色地完成,給孩子引導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比訓練更加重要!

三、幫孩子制定短期容易達成的小目標,讓孩子有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幫孩子制定的目標要清晰易達成,一旦達成要有及時的表揚。讓孩子在一次次的正向刺激中獲得成就感,再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管理不斷強化正向刺激,讓孩子習得的目標變成能力。

四、家長要和學校老師一起努力

學校和家庭是孩子訓練專注力最主要的場所。為了孩子家長一定要在家校溝通中主動積極,多與老師溝通請教孩子的近況,請求老師多鼓勵關注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與同學的相處!

五、家庭專注力訓練小遊戲

1、“創造一個有聯結的童年”。

不能讓學業充斥孩子的童年,家長應該讓孩子得到多方面的發展,讓孩子與家庭、學校、朋友、喜歡的活動、大自然、資訊與自己的想法、與過去、電子產品有一定的聯結,如此眾多的活動,足以消耗掉孩子那旺盛的精力。這些聯結活動對於孩子人格的完善、知識與能力的增長、積極情緒的培養、良好意志品質的塑造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與作用,這不正是我們期待的一舉多得嗎?

2、參加體育活動

3、做家庭小遊戲

家長帶孩子多做安靜下來的遊戲,也可以帶孩子體驗正念冥想,現在被大量用來訓練孩子和成人專注力。

4、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

六、等待訓練法

大家可以參考書中第四章內容

七、專業的專注力測試與訓練法

孩子有了改變自己的動機,家長才能實施具體訓練方法,讓孩子把專注力變成一種本能。選擇堅持下去,家長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有個好心態。

第二,正確看待專注力訓練的“瓶頸期”。

第三,要求嚴格,氛圍輕鬆

第四,可以拿孩子和他的過去比,萬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第五,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接下來就是專注力訓練小技巧的分享

一、上課不專注,設定“專注力警察”,發展內在自控力

1、做作業要求孩子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

2、設定“專注力警察”。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比如在作業本、課本上貼黑貓警長小貼畫,與孩子約定當看見黑貓警長是就要集中注意力。

3、環境的積極暗示。

在家父母帶頭養成學習的氛圍,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4、找字對聯的遊戲、玩撲克牌、圈字遊戲

,從簡單到難,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訓練。

二、寫作業磨蹭的訓練方法

1、改變考核指標。

以利益驅動孩子的執行力,這一招對大人都能百試百靈,更何況對孩子呢。以孩子喜歡做的希望得到的事情引導孩子,快速完成作業,並滿足他的願望。提高了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也避免了親子衝突,何樂而不為呢。

2、分段作業法

幫孩子按科目分段完成,讓孩子自己預判一個可以完成一項作業的時間,完成後按實際完成的時間再與預判時間作比較,如果在預判時間內完成了,就給予表揚,再按同樣的方法完成下一項作業。這樣分解了目標,減少了孩子的壓力,作業也能輕鬆完成。

3、積分獎勵法

只要孩子有進步家長給予及時的獎勵,這種零碎的獎勵可以用小貼畫代替,和孩子約定好累積滿多少小貼畫可以帶他完成自己的心願。這和第一種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三、提升成績的訓練方法——不能忽略平時無關緊要的“小問題”

從小聽到最多的就是“細節決定成敗”。既然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不改掉身上的“小問題”,讓自己優秀起來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兒子期中考試因為一道題沒看清楚與100分擦肩而過,事後他還懊惱自己的失誤。這種反應在試卷中的低階錯誤,正能映射出孩子平時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漏洞。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總結歸納,和孩子一起努力改正。而我兒子考試丟掉的4分正是因為平時做作業檢查沒有的習慣。

面對這些低階錯誤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用大資料、統計分析低階錯誤教育孩子

整理出試卷中出現的錯題分類整理,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錯誤。從而讓孩子重視自己的習慣,並加以改正。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2、家長不要好心辦壞事

做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家長的事情。家長不能打著陪讀的幌子對孩子的事情越俎代庖。你越“勤勞”孩子便越懶惰,你為孩子負責孩子就沒了責任心。長期以往無意中把孩子培養成了低能兒去不自知。更有甚者孩子下考場都答不完試卷,犯的低階錯誤歸咎於家長沒有給他檢查,簡直不要太可笑。所以把孩子還給孩子,檢查作業、完成作業的時間都交給孩子自己去做。

三、訓練孩子的自控力與專注力

對於孩子常犯的低階錯誤,不是孩子想去範,而是平時的訓練不足。

常用的方法有:圈字訓練法和抄寫訓練法。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四、改掉孩子“丟三落四”的訓練法

人們常以為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是因為記憶力差,其實不是。是因為長期處在一個秩序混亂的環境中,比如家庭環境不整潔,給孩子混亂的思維薰陶,養成了丟三落四的習慣。想要改變孩子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就給孩子提供一個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學會把東西歸置在它該去的地方,比如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完的玩具,培養孩子清晰有序的思維,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的榜樣勝過一切說教。

《專注力訓練》中有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把乒乓球拍平放在胸前,保持平衡不傾斜。然後把乒乓球輕輕放在球拍的中間,球放穩後拿開手,目光一直專注於乒乓球上,從乒乓球放穩之後開始計時,直到乒乓球從球拍上掉落。

要想保持乒乓球不掉下來,最需要的就是高度專注。這種遊戲也可以父子、母子一起玩,看誰的乒乓球會先掉下來——競賽會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五、專注力訓練的最高境界就是對時間的掌控力

1、和孩子一起觀察沙漏,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2、和孩子一起規劃時間

家長是輔助孩子是主導者。家長幫助孩子在時間的分配上分清事情的主次順序,主要的事情可以佔用次要事情的時間,次要事情不可以佔用主要事情的時間。如果主要活動拖延,就會壓縮自由活動的時間,反之亦然。具體,可以讓孩子規劃出行的行程安排,家長負責記錄孩子做這件事的過程,事後記得和孩子一起討論改進。

3、讓孩子主動管理時間

讀書筆記 篇九:面對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一起看過來吧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離開寫作業的陪同模式,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能忍,忍住催促、忍住代勞、忍住檢查作業、忍住幫孩子盯著時間,家長只要告訴孩子時間節點,在時間節點前完成作業,如果不能完成作業,也不能繼續做了,因為休息時間到了。這個過程會令孩子很痛苦,熬過一週試試,情況一定會有所改變。

其實家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時也反思了自己,反思了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並拿自己的童年和孩子的現在做對比。所以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堅持下來,改變的不只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專注力水平也會提升。而這個過程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家長要像愛迪生的母親一樣認同孩子的奇特,無條件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用偉大且無私的愛支撐自己幫助孩子做出改變!

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