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解鎖興義經典名吃,你知道多少?

由 多彩黔行 發表于 舞蹈2023-01-27
簡介那一抹淡淡的蛋香味 煮熟後的槓子面吃起來會伴著淡淡的雞蛋清香,配上香濃鮮香的雞湯做成的湯底,再加上一勺炸脆的花生、美味的脆哨、細膩的肉絲和清脆的豆芽或是榨菜,它獨特的爽滑勁道的口感讓人連連稱讚

興義郵編是多少

多彩黔行

貴州旅遊攻略推薦,小眾景區玩法,最新鮮的旅遊資訊,跟著我們一起“多彩黔行”!

43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圖片

要說興義,山川秀麗,氣候宜人,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興義風光,那便是:“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

而這裡的美食,也同樣不遜色,很值得一試。

各式各樣的泡菜、冷盤,燙飯、炒飯、卷粉,還有那五步一店的羊肉粉、刷把頭、糯米飯、盒子耙……就像一座美食寶藏城,真的不愛都不行!

今天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我們貴州

興義

圖片

1.

名吃·刷把頭

“燒麥臉,包子心”

名牌經典小吃

圖片

XIN GYI FOOD

經典

圖片

圖片

看這個外表長了一副燒麥的臉,內裡卻有一顆包子的心的食物,是不是很疑惑?它究竟是不是燒麥吶?

答案:不是。它只是長得像而已,並不是燒麥,而是興義的名小吃之一

——

刷把頭

圖片

再仔細一瞧,是不是還覺得很像一些家裡用來刷洗鍋的竹刷把?沒錯啦,正是因為它形似“竹刷把”而得名“刷把頭”。

這樣一道名吃如何來的呢?

興義刷把頭起始於清朝同治年間,做工精細,麵皮用麵粉、雞蛋、水等調製而成,再人工扦製成薄如紙的狀態。

圖片

其主料為

竹筍、瘦肉、麵粉、雞蛋,竹筍

切碎後放入開水鍋中過兩三次,再用清水衝五、六次,濾幹後用

豬油

烹出香味。

包制時先放瘦肉再放竹筍,最後攏成型放入蒸籠,猛火蒸制數分鐘。

吃起來會是怎樣的滋味?

圖片

蒸熟後的“刷把頭”比大拇指略大,看上去淡黃油亮。

一口咬下去

皮薄餡多、鮮香爽口,

與它最絕配的是一碗用土雞和大筒子骨熬製的高湯、油浸胡椒麵、醬油、蔥花等兌成的

蘸水

和一碗撒了蔥花和胡椒粉的

清湯

不得不讓人直呼:好一碗小巧的

刷把頭”

圖片

2.

名吃·槓子面

獨特的爽滑勁道

名牌經典小吃

圖片

XING YI FOOD

經典

圖片

圖片

說起興義的粉面,大概腦海最先冒出來的便是興義羊肉粉,這羊肉粉的滋味自是不消說。

我要說的也不是興義羊肉粉,而是另一道令人稱讚的名吃——

興義槓子面

,你可能不太熟悉,但當地人可是讚不絕口!

一碗頗為費事的傳統技法

圖片

槓子面的麵條一直以其

獨特的爽滑勁道

讓人嘖嘖稱讚。

槓子面為啥好吃?這可得從這做面的工藝上來說,可別看就這麼一碗貌不驚人的麵條,那做起來可真叫一個費事。

圖片

興義的槓子面可是根據中國手工麵條三大傳統技法

“壓”“拉”“切”

中研究出的

“壓面”

“切面”

,綜合而成的做法:派生面種,是“老槓子”麵坊的主打產品。

圖片

與其它制面方式不同,槓子面和麵時只用適量的麵粉和雞蛋,不用加水就直接和成麵糰,然後再用一套多達十三根的大小槓子進行擀麵,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一根大槓子,麵糰經槓子碾壓、摺疊一一碾壓……

如此反覆,最後再把麵皮切成細絲,槓子麵條就這樣完成了。

那一抹淡淡的蛋香味

煮熟後的槓子面吃起來會伴著淡淡的雞蛋清香,配上香濃鮮香的雞湯做成的湯底,再加上一勺炸脆的花生、美味的脆哨、細膩的肉絲和清脆的豆芽或是榨菜,它獨特的爽滑勁道的口感讓人連連稱讚!

圖片

當地人可是把槓子面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餐,他們喜歡吃槓子面就和蘭州人離不開牛肉麵是一樣的。

圖片

3.

名吃·雞肉湯圓

眾家皆甜,唯我鹹鮮

名牌經典小吃

圖片

你能想象雞肉和湯圓能摻和到一起嗎?

巧了,它們還真就摻和上了,以雞肉為內餡,以雞湯為湯底,全身都是雞肉味。因其

"眾家皆甜,唯我鹹鮮"

的味道,在興義一直是獨樹一幟。一時之間愛吃雞和愛吃湯圓人都愣了。

當雞肉“遇上”湯圓

圖片

興義雞肉湯圓,天下獨此一味,畢竟鹹湯圓不少,“原湯化原食”卻少見。

它始創於清末,至今已經四代傳人,有百餘年曆史。它不同於其他湯圓的關鍵在於:

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

圖片

它個小玲瓏,顏色雪白,漂浮在鮮黃透亮的雞湯裡,內裡是肥瘦相間還爆汁的雞肉餡,還有芝麻醬的濃香做點綴……

最重要的是,它竟有了原湯化原食的古老智慧,裡裡外外都是雞肉,如此低調奢華,唯有鹹黨。

圖片

4.

名吃·三合湯

幾天不吃餓的慌

名牌經典小吃

圖片

XING YI FOOD

經典

圖片

圖片

“三合湯、三合湯,幾天不吃想得慌。”

在黔西南州,喜愛吃三合湯的人們都知道這句順口溜,因為

三合湯

是當地的風味小吃。

一碗有糯米的湯?

圖片

居住在這裡的布依族和苗族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們喜歡以糯米飯為主食,並用糯米制作風味小吃。

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安龍置南籠府,根據《南籠府去》記載,明代就有

黃殼興義三合湯和紅殼兩種糯稻,顆粒飽滿,色白脂豐,米質優良。安龍也盛產芸豆,質地優良,潔白性糯,

當地常以此制粑作菜餚。三合湯就是這三種物產組合的美食。

三合湯的傳說

據傳,明末南明王朝的一位大臣正用午餐,忽接差報上朝,匆忙中用肉湯泡飯趕餐赴朝。退堂後,發覺腹中飢餓,回味午餐之食尚覺味存,於是,囑咐廚師照此製作,飯食竟美味無比。自此,這位大臣常食三合湯,並增添蔥、醋、胡椒粉等改善風味。

大臣因常以此食宴待客人,三合湯很快被仿效而流傳至上層之家,並慢慢傳入民間,成為地方著名風味小吃。

圖片

如今的三合湯,主料、配料、調料均有改進,是當地人早餐常用的大眾食品。除用豬腳外,也有用蹄膀(肘子)、排骨和雞絲替代豬腳的,並加入雞湯,味更鮮美。

三合湯清爽開胃,尤其是湯汁味道鮮美,深受眾多人的青睞。

俗話說美食千千萬,嘗一口便是回味無窮,心動不如行動,行動不如嘴動,趕緊去嚐嚐吧!

內容來源:

多彩

貴州文化雲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