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茶卡鹽湖:美麗的鹽海之濱

由 臥談匯 發表于 美食2022-12-07
簡介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qiǎ)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

鹽海茶湖的鹽可以用來洗腳嗎

茶卡鹽湖,又稱為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

茶卡鹽湖:美麗的鹽海之濱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附近(東經99°02′~99°02′,北緯36°18′~36°45′),在茶卡盆地的南面有鄂拉山,北面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

鹽湖長15。8km,寬9。2km,面積154k㎡,湖面海拔3059米;邊緣呈放射狀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烏蘇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區東部泉水發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補給茶卡鹽湖湖盆。

茶卡鹽湖:美麗的鹽海之濱

茶卡鹽湖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一樣大。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鎮地處109、315國道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東距西寧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歷史上是商賈、遊客進疆入藏的必經之地。

鹽湖景區氣候乾旱—溫涼,年平均氣溫4℃,1月氣溫-12。2℃,7月氣溫19。6℃;年平均降水量210。4mm,年蒸發量2000mm,年平均相對溼度45%-50%,常刮西北風,平均風速3m/s,為乾旱大陸性氣候。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但不可直接使用。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初步探明的儲量達4億4千萬噸以上。

茶卡鹽湖茶卡鹽湖資源是固液相都存在的石鹽鹽湖礦床。鹽湖滷水礦化度322。4g/L,相對密度1。2178,pH值7。8,滷水的水化學型別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

茶卡鹽湖鹽類沉積礦物由石鹽、石膏、芒硝、無水芒硝、瀉利鹽、白鈉鎂礬和水石鹽等組成。石鹽礦層出露湖面,鹽層厚1。2-9。68m,最厚15m,平均4。9m。

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現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5%,據說可供全國人民使用約85年。

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qiǎ)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茶卡鹽湖曾經是一個外流湖,向東流入共和盆地,注入黃河。10~13萬年左右發生了構造隆起,使得茶卡鹽湖變成了內陸湖。與這裡面積比青海湖小,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入到這裡的水量特別少,加上這裡蒸發又特別厲害,故能形成這個含鹽量極高的鹽湖。

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季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