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由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發表于 影視2021-11-25
簡介通常,我們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會在潛意識認同這種悲慘,併產生兩種不同的“理所當然”的情感:悲憫大於同情:對於身處悲痛之中弱者,在同情心的驅使下,過度關注他的缺失,並企圖用各種形式激勵他人,或者充當英雄拯救於人,在心理層面時刻用優勢佔據道德制

力所應當是什麼意思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電影《觸不可及》無論是法國版還是美國翻拍版本,都受到了全世界觀眾的好評。除了故事情節上能引起情感的共鳴,部分原因也源自來自真人真事,改編於一位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

很多人感動於,一位高位截癱的富翁和一位社會底層的黑人相互錯位而真摯的友情,但仔細分析這份友誼為何難能可貴?除了顯而易見的階級反差,人文道德的層面,還有對社會倫理中,人們常常習以為常對弱者的態度。

人人都想成為一名強者,但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終究會有成為弱者的時刻。有時候是天災人禍,有時候是選擇錯位下的不幸,有時是無法選擇的出身貧寒,有時候是大多數人走向的衰老和垂死邊緣,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弱者。

現代社會文明發展迅速,幫助弱者已經達成社會共識,但潛意識的“理所當然”的宿命感。過度的關心,效果卻適得其反。而這部影片,隱喻的正是弱者真實的內心的渴望。

01、「面對弱者的宿命」:潛意識“理所當然”是另一種歧視

菲利普是高位截癱患者,除了脖子以上能動,身體毫無知覺,坐在輪椅上即便衣冠楚楚,家財萬貫,也是十足的弱者形象。

菲利普面試高階生活助理的場面,面試者表達了肺腑之言,有鼓勵的“殘疾不是喪失能力,是擁有新的能力”,“我認為重要不是你失去了什麼,而是你賦予了什麼”,有雞湯治癒型的,聲稱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從此擺脫痛苦。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大家都習以為常,不覺得這是對弱者一種“理所當然”的強烈情感碾壓,而菲利普厭惡正是這種視他的宿命為“理所當然”的同情和優待。

通常,我們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會在潛意識認同這種悲慘,併產生兩種不同的“理所當然”的情感:

悲憫大於同情:對於身處悲痛之中弱者,在同情心的驅使下,過度關注他的缺失,並企圖用各種形式激勵他人,或者充當英雄拯救於人,在心理層面時刻用優勢佔據道德制高點。

迴避大於幫助:害怕觸碰別人的傷痛,刻意迴避敏感詞彙和接觸。人們往往在得知他人苦難時,會有第一衝動“我要關心他”,之後會猶豫“如果說錯話會怎麼辦?”然後會推遲提供幫助,知道內心被罪惡感包圍。

戴爾是第三種情感:自尊的對待

菲利普在這場面試中,出人意料的選擇了一位毫無經驗,甚至看起來就是不良青年的黑人戴爾,所有人都困惑不解,菲利普的理由卻直擊人心,他說:

“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對於弱者來說,適當的關懷是溫暖可以幫助他們重燃生活的希望,但是把過度的同情與悲憫當做“理所應當”的待遇,就是一種傷害。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前幾天,一位患有腦癱的外賣小哥成為媒體關注的物件,雖然身體不健康,工作起來很困難,但他一直努力的過正常一樣的生活。然而,在工作中卻遇到很大問題,有客戶嫌棄他樣子嚇人給與差評,有的嫌棄他太慢給差評,平臺也幾次封了他的號碼。

媒體曝光後,外賣小哥收到了很多捐款,但他顯得很尷尬,

他說,我不想要同情,只想要和普通人一樣的尊重。

這種善意,有時候會變成一種束縛,是一種歧視,增加他人的自卑感,對他們來說,同情有時候就是一個框架,即限定了他們的自由,又間接證明了他們的無用。

茨威格在《同情的罪》說:

“同情有點像嗎啡,它起初對於痛苦確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療的靈藥,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會變成最可怕的事物。”

02、「平等的尊重是弱者的“按鈕”」:按照他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

這部影片劇情受到觀眾的好評如潮,除了跌宕起伏的情節還有傳遞了善待弱者的最好的方式,給與社會道德觀於讚譽和顛覆,幫助他人,也許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是按照他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

在我們受到的社會價值觀中有一項重要的法則:你希望他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他人。在《另一種選擇》書中,謝麗爾·桑德伯格提到在他人經歷痛苦時,我們應該遵循“白金法則”。

“白金法則”法則就是:按照他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從行動上給予迴應。

有一個著名的壓力試驗,接受試驗的人被要求執行專注的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會突然響起令人不悅的巨大噪音。人們開始流汗,心跳加劇、血壓飆升,即便掙扎集中精力,還是容易出錯。

很多人受不了,放棄了試驗,研究者給剩下的人提供了一個按鈕,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停下噪音。拿到按鈕的人變得異常平靜,出的錯也少了,憤怒程度也降低了。

但事實上,沒有人按下按鈕。以此證明,掌控按鈕可以使得人們可以忍受壓力,減少焦慮。

在弱者承受著痛苦之中時,他們需要一個“按鈕”。一個可以隨著自己內心而行的可支配的行為。

戴爾沒有最好的護理能力,卻有一顆比愛心和同情心更讓菲利普需要的“尊重”。在熱狗店,戴爾說要一個份熱狗,服務員看了一下菲利普,問戴爾還有呢?戴爾說,他就在這兒,你可以自己問他。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這個細節讓觀眾隨著菲利普的內心受到了暖化,然而,幫助像這樣的殘障人士點餐,幫助他們減少溝通和異樣的陽光,一直是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禮貌和愛心。

這是對社會道德觀的重新審視和顛覆,也是一種質疑:我們之前做的是真的對嗎?

菲利普內心一直追求“平等與為所欲為“的自由,但卻無法躲避從內到外的愛護和幫助。直到戴爾帶他為所欲為的嘗試普通人的生活:上街頭抽菸,開超速車、演戲騙警察、 甚至帶他去嘗試曾讓他高位癱瘓的跳傘運動。

菲利普感受到了“按鈕”的存在,那是對生活對自由的掌控感,即便那個按鈕是沒有能效的,卻減少了真正的痛苦和焦慮。

對弱者的“平等尊重”就是他人生的掌控“按鈕”,尊重比愛和同情心更高階,更能幫助他人。

03、如何幫助正在承受痛苦的人?

對電影而言,

訴諸情感可以藉由操縱人們的情感而非有效的邏輯,引起人們的情緒認同。影片以過年為背景,在模糊化設定下展現親情主題,最終成為一部具有震撼力的微電影。雖然場景普通,但引發了觀影者的情緒震盪。

①幫助他人從心理上得以解脫,不幸不是一個人的過錯。

已經有百項研究表明,人們只要意識到陷入困境並不是完全是自己的錯誤導致,困境的障礙會減輕,增強復原力。並非所有的災難都因自己而起,困難是無處不在的。

戴爾最後帶著菲利普去跳傘,當他再一次在天空中,驅趕了無數個夜晚的噩夢,帶著他從心理上解脫這份孤獨和落寞,才是對他人最好的幫助。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諸多問題,有時錯失機會,有時遭遇疾病或事故,有時尊嚴盡失,有時緣盡人散,有時不僅是生離還面臨死別。

我們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會提供這麼做的機會。有時很花力氣,有時卻輕而易舉,但是很多人卻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②真正的幫助,是恰如其分實質性行動和心理上的尊重

同情,本是一種美德,但被同情的人,往往並不願意被看成弱者,幫助是為了讓他們走出困境,而不是讓他們拿尊嚴來接受施捨。如果在幫助的同時,給了受助者屈辱的感覺,那麼第二次傷害只是偽善的幫助。

荷蘭最大的慈善機構——荷蘭鬱金香基金會的總部院子裡,有一座紀念該國慈善家費爾南德的塑像,塑像的底座刻著一行字:

一手給予幫助、一手給予尊重。

他們把“尊重”提到和“幫助”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慈善活動的兩個核心,可見在同情、幫助別人的時候,是很容易挫傷受助者自尊心的,這也是給予幫助的人,要考慮到的。

③打破固有認知,幫助拓展夢想的邊界

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義大利著名歌手安德烈·波切利是一位盲人。

看不見東西並沒有干擾他,反而讓他在音樂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獲得過聖雷莫音樂節最佳新人、古典音樂獎傑出音樂貢獻獎、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等多種獎項。專輯《神聖詠歎調》,銷量超過500萬張,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古典樂專輯。他被評作“擁有被上帝吻過的嗓子”。

電影《聽見天堂》同樣是盲人的校長堅持固有認知說:“自由是我們盲人不能奢求的”。他堅持盲人兒童就要循規蹈矩的學習盲人技能,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孩子們卻想利用自己所長用“聲音”編織童話故事,演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

這是打破對殘疾人固有認知的故事,他們努力不受侷限,過正常孩子的生活,我們作為周邊人,做到最大的幫助,是能夠幫助他們實現正常的夢想。

《觸不可及》|“理所應當”的過度同情,有時是另一種歧視

結語

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一直處於能夠優勢之中,對於身邊的弱者的態度,也許成為了他們存活下去的希望。給與恰如其分的自尊;對於不幸運的人而言,是最大的肯定和關懷。

人在任何處境都渴望擁有掌控的“按鈕”,拼盡全力去過上正常的生活,作為旁觀者,我們至少應該做到不被區別對待。

作者介紹:榮榮透過影視看世界,透過閱讀看人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