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談談情不如彈彈琴

由 往一之 發表于 影視2022-12-08
簡介漢代蔡邕就曾在《琴操》中對古琴的型製作了更具體的描述:“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

只彈琴不談情意思是什麼

古琴的確切誕生時代已無據可考,但大量古籍資料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古琴就已經出現,成為了當時禮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中反覆出現古琴的身影,即是明證。譬如《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所寫“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等,可見在古時,古琴就早已經是古人生活中的常見之物。

談談情不如彈彈琴

古琴初制時只有五絃,弦名“宮商角徵羽”,外合金木水火土。後周文王為悼念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加一文弦,周武王在伐紂時,為鼓舞士氣,再加一武弦,故古琴也稱“文武七絃琴”。及至漢魏,古琴制式已大致確定,唯項,腰之處有些許差異。漢代蔡邕就曾在《琴操》中對古琴的型製作了更具體的描述:“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也”。

而自周代起,就開始出現了許多傳世名琴,如周代有“號鍾”,春秋有“繞樑”,漢有“綠綺”,唐有“春雷”等。它們或許形制有所差異,音色也有異同,但都具有清和、淡雅、純淨的音樂品格,深得博學灑脫,志存高遠之人的喜愛。

談談情不如彈彈琴

所以對於古人而言,彈琴不僅只為欣賞古琴清、微、澹、遠的琴聲,更重要的是體味撫琴時忘情忘景忘我的意境。

劉禹錫《陋室銘》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恬淡的畫面徐徐展開,一群品性高雅之人,在陋室中,坐而撫琴,談經論道,琴聲穿過簡陋的房子,與山川河流,飛鳥走獸合鳴,琴聲漸遠,而後歸於歷史的平靜之中。

古琴之學,幾近道矣,不僅悅耳,更可悅心。

明代琴學家徐上瀛所作《溪山琴況》中寫到:“稽古至聖,心通造化,德協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於是制之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一把琴,要人與神相合,要性與情相合,要個體與群體相合,古人賦予琴內在品格如此深雅,是超脫了器物本身,而到達一種物與精神相合的境界。無怪乎琴棋書畫君子四藝,琴為首。

談情還不如彈琴。

談談情不如彈彈琴